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3 学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5431496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5.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探究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3、分析引用论证法、喻证法并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和本课素材写作一、1.“讽、谏、谤、讥、说”浅析   “讽、谏、谤、讥、说”,这五个字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字,从表面上看,它们的字义颇为相近,其实它们的字义是有差别的,下面略作阐释   讽: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例如:“优孟常以谈笑讽谏”(《史记滑稽列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两个“讽”字的意义都是指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对方在古汉语中,“讽”大都不含贬义   谏:意思是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下对上,用言语纠正君王或尊长的过失例如:“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战国策赵策四》),《谏逐客书》(秦,李斯),《召公谏厉王止谤》(《国语周语上》)上面三例中的“谏”都是下属或臣子对上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谏”在大多数场合用作动词,有时也用作名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谏”,动词转化为名词,是“纳”的宾语   谤:意思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义词用例如:《召公谏厉王止谤》中,“厉王虐,国人谤王”,“谤”,就是公开指责厉王的过失,在这里,“谤”没有贬义色彩。

      不过,“谤”有时也用作贬义词,即指说别人坏话,诽谤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此处的“谤”是指诽谤   讥:“讥”也是指责别人的过失,但与“诽”“谤”的意义稍有差别,“谤”是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诽”是背地议论别人的过失;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讥,有时也作讥笑讲,如:“称郑伯,讥失教也《左传隐公元年》)   说:意思是用话语劝说别人,使之听从自己的意见例如:《触龙说赵太后》和《庄辛说楚襄王》《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二1、文学常识填空 (1)魏征(580~643) 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省晋县)人,封郑国公,谥文贞,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______”称之唐代______、______、史学家曾主持编撰《隋书》《群书治要》,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贞观十一年上《十思疏》,有诗五古《述怀》等30多首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____________,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2)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又称______、______,多分条陈述 2、本文阐述了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用原文) 3、名句填写 (1)臣闻求木之长者,_______________;欲流之远者,_______________;思国之安者,_______________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 (3)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所宜深慎 4、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 (3)、终苟免( )而不怀仁( ) 5、难句翻译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4)、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课堂学习案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浚:必浚其泉源( ) 2、当:当神器之重( ) 3、景:承天景命( ) 4、董:虽董之以严刑( ) 5、克:克终者盖寡( ) 6、作:将有作( ) 7、牧:则思谦而自牧( ) 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 ) 9、黜:则思正身以黜恶( ) 10、简:简能而任之( ) (二)、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 (三)、一词多义 1、安: 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 )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⑤既来之,则安之( ) 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 ⑦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⑨安土重迁( ) 2、信: ①信者效其忠( )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③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 ) ④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⑤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⑥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⑦愿陛下亲之信之( ) ⑧言必信,行必果( ) ⑨忌不自信( ) ⑩烟涛微茫信难求( ) 低眉信手续续弹( ) 3、求: 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 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4、治: ①文武兼用,垂拱而治(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 ④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⑤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 5、当: A、dāng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 ②当场。

      当是时 有大石当中流 ( )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 ) ④各当时而立法( ) ⑤犯法当死( ) ⑥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 ⑦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⑧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B、dng①安步以当车( ) ②岂非用赏罪当邪( ) 6、下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 ④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 ⑤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 ⑥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 ) ⑦徐孺下陈蕃之榻( )⑧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 7、克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 ③奉公克己( ) ④与克期俱至( ) 8、所: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 ②山峦为晴雪所洗( ) 9、盖: 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③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 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⑤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 ⑥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 ⑦盖亦反其本矣( )10、哉: 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 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 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四)、词类活用 1、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重:人君当神器之重( ) 3、下:则思江海下百川( ) 4、终:克终者盖寡( ) 5、虚: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正: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 7、宏:宏兹九德( ) 8、乐: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9、能,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 (五)、古今异义词 1、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纵情: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3、以为: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 4、虚心: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 二、实词意义推断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4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6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7苏子愀然,正襟危坐8势拔五岳掩赤城实词意义推断方法总结:三、典型论证手法辨析运用(一)找出下面画线句的出处,说说引用的作用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出自《诗经大雅》“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君则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诚能见可欲(出自《老子》上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引用了《易经》“卑以自牧”的意思)   (5)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垂拱而天下治明确:(二)、本文第一段提出了什么观点?是如何提出的?四、写作片段训练: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第3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 学案.doc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赤壁赋第三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学案2苏教版必修3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烛之武退秦师一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3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荷塘月色第三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14阿房宫赋导学案3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doc 中国成语大会成语大会主持词.doc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doc 网络营销价值分析.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听听那冷雨导学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荷塘月色一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2 学案.doc 【最新】谈谈本单位党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doc 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苏教版必修3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课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案.doc 网络营销市场营销论文范文浅析网络营销课程本科教学的深思论文.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赤壁赋第二课时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doc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赤壁赋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学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