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和氨基酸价值评定方法.docx
7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蛋白质和氨基酸价值评定方法 蛋白质养分价值评定体系 一、非反刍动物饲料中蛋白质养分价值评定方法 (一)粗蛋白质CP CP反映饲料或饲粮含氮物质的总量,是饲料养分价值评定和合作饲粮的根基指标测定方法简朴,应用广泛 (二)可消化粗蛋白质DCP 饲料中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吸收的片面,是饲料总蛋白质减去粪中排出的片面即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乘以消化率 饲料可消化蛋白质含量是表达蛋白质质量的指标之一 (三)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V 表观生物学价值(ABV)指动物沉积氮与吸收氮之比 食入氮-(粪氮+尿氮) ABV = ──────────×100% 食入氮-粪氮 真生物学价值(TBV)在ABV根基上从粪氮中扣除内源的代谢粪氮(MFN),从尿氮中扣除内源尿氮(EUN) 食入氮-(粪氮-MFN)-(尿氮-EUN) TBV = ──────────────×100% 食入氮-(粪氮-MFN) BV反映了蛋白质消化率和可消化蛋白质的平衡 BV高,说明饲料中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组成与动物需要更接近。
不同饲料对猪的表观生物学价值(BV) 饲料 鸡 蛋 牛 奶 鱼 粉 肌 肉 大豆(热处理) BV 96 92 76-90 75 75 饲料 小麦麸 生大豆 棉 籽 玉 米 豌 豆 BV 64 64 64 54-60 48 不同饲料对猪的表观生物学价值(BV) 饲料 马铃薯 酵 母 谷 物 (四)净蛋白利用率(NPU) 指动物体沉积的氮与食入的氮的比 沉积氮 食入氮-(粪氮+尿氮) NPU = ─────×100% = ──────────×100% 食入氮 食入氮 也可以应用BV×氮的消化率 净蛋白利用率是饲料蛋白质养分价值的综合评定指标,既反映了饲料蛋白质的消化性,也反映了消化产物中氨基酸组成的平衡状况 (五)蛋白质效率比PER 蛋白质效率比是动物体增重与食入蛋白质或氮的比例 体增重(g) PER = ────────── 蛋白质或氮的食入量(g) 蛋白质效率比也是饲料蛋白质养分价值的综合评定指标,与净蛋白利用率相比,用体增重代替了蛋白质或氮的沉积量,更为简朴、直观。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净蛋白利用率、蛋白质效率比、化学比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缺陷: 都不具有可加性,反映的是单一饲料的养分价值,不能预料几种饲料合作使用时氨基酸互补效果,从饲粮原料的养分价值也不能揣测出饲粮的养分价值在评定饲料养分价值时存在片面性,目前已很少使用 (六)氨基酸含量 氨基酸含量是目前饲料养分价值评定和饲料配方时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是饲料中氨基酸的化学分析值 BV 71 70 64-67 饲料 小麦谷蛋白 蚕 豆 明 胶 BV 40 38 25 它具有可加性,可以反映饲料氨基酸平衡状况,但不能反映饲料蛋白质的消化性 (七)可消化氨基酸 可消化氨基酸是摄入的饲料氨基酸减去粪中排出的氨基酸 按照排泄物收集部位的差异,可分为回肠末端可消化氨基酸和肛门可消化氨基酸 按照是否从粪氮中扣除内源氨基酸分为真可消化氨基酸和表观可消化氨基酸 可消化氨基酸 表观可消化氨基酸(ADAA)是食入氨基酸与粪中排出氨基酸的差 真可消化氨基酸(TDAA)是从ADAA中扣除内源排泄氨基酸后的氨基酸量 氨基酸消化率是指可消化氨基酸与采食氨基酸的比。
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 氨基酸真表观消化率 标准可消化氨基酸 在扣除氨基酸内源排泄量时,用无氮日粮法测定内源氨基酸含量,这种方法测得的真可消化氨基酸称为标准可消化氨基酸 (八)可利用氨基酸 可利用氨基酸特指动物摄入饲料中可以被用于蛋白质合成的那片面氨基酸 这片面氨基酸与氨基酸摄入量的比值称为饲料的氨基酸利用率 在家禽饲料养分价值评定中通常采用可利用氨基酸和氨基酸利用率 蛋白质养分价值评定体系 二、反刍动物饲料中蛋白质养分价值评定方法 旧体系(粗蛋白质体系) 采用粗蛋白质、可消化粗蛋白质、蛋白质当量及酸性洗涤不溶性氮来评定蛋白质养分 缺点: 表观消化率误差,消化率差异很大,粪蛋白来源于日粮的比例不一样 (一)粗蛋白质体系和可消化粗蛋白质体系 Mitchell(1951)提出,以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为根基 主要缺点表现在: 1.没有考虑饲粮蛋白质在瘤胃中可以分为降解蛋白(RDP)和非降解蛋白质(UDP)两片面,以及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的数量和效率 2.没有区分真蛋白(TP)和非蛋白氮(NPN)的养分价值,导致对非蛋白氮的养分价值估计偏高。
3.没有反映微生物蛋白和非降解蛋白进入小肠后,被吸收氨基酸的数量和组成到达小肠后的粗蛋白质或可消化粗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很难切实评定饲料蛋白质的价值和需要量 (二)英国降解和非降解蛋白质(RDP-UDP)体系 将饲粮蛋白质分为降解蛋白(RDP)和非降解蛋白质(UDP)两片面 将RDP进一步划分为快速降解蛋白(QDP)和慢速降解蛋白(SDP),分别用尼龙袋技术和微生物标记技术测定瘤胃降解蛋白和微生物蛋白 优点:该体系较好的反映了蛋白质在瘤胃中的消化代谢过程,而且考虑到了微生物蛋白的合成及其合成效率,强调饲料中RDP对瘤胃微生物的可利用性和UDP在真胃和小肠中的可消化性 (三)美国可代谢蛋白质体系(MP) MP指瘤胃饲粮非降解蛋白质和微生物蛋白质在小肠中被吸收的量,与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概念一致 代谢蛋白质体系包括以下参数: 1.瘤胃可降解蛋白质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的效率为100%,吸收蛋白质的40%在代谢中损失掉 2.提出了尿素发酵潜力(Urea formation Potential,UFP)的概念和相应估测公式,估算饲粮中尿素能被利用的量。
(四)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 CNCPS将化学分析法和反刍动物的消化利用结合起来,操作简朴,易于标准化和计算机模型化,可以精确估测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养分价值 康奈尔的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将微生物划分为两类,发酵非布局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微生物和发酵布局性碳水化合物(SC)的微生物 SC细菌仅利用氨作氮源,而NSC细菌可利用氨、氨基酸和肽等氮源 根据饲料在瘤胃中的降解度,将碳水化合物分为4个片面 将蛋白质划分为非蛋白氮、真蛋白和不成利用氮三片面,并进一步将真蛋白分为三片面:快速降解片面、中速降解片面和慢速降解片面 (五)其他蛋白质评定体系 ·德国可降解蛋白质体系 ·法国小肠可降解蛋白质(PDI)体系 ·中国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 ·瑞士小肠可吸收蛋白质体系 ·北欧小肠可吸收氨基酸(AAT)体系 ·北欧瘤胃蛋白质平衡(PBV)体系 ·荷兰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 主要识别在于对蛋白质降解率的测定方法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估测参数的差异,参数的差异产生了评定体系的差异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