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第31题 化学反应原理.doc
6页1第 31 题【试题】31. (16 分)亚磷酸(H 3PO3)是二元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HPO31)PCl 3 水解可制取亚磷酸:PCl 3+3H2O = H3PO3+________2)H 3PO3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 3PO3 H+ + H2PO3- ①某温度下,0.10 mol·L -1 的 H3PO3 溶液 pH=1.6,即溶液中 c (H+) = 2.5×10-2mol·L- 1求该温度下上述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 K,写出计算过程H 3PO3 的第二步电离忽略不计,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根据 H3PO3 的性质可推测 NaHPO3 稀溶液的 pH_______7(填“>”、 “=” 或“ <”) 3)亚磷酸具有强还原性,可使碘水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电解 Na2HPO3 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下: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HCl (2 分)(2)① (5 分) H3PO3 H+ + H2PO3- 起始时各物质浓度(mol•L -1 ) 0.10 0 0反应的各物质的浓度(mol•L -1 )2.5×10 -2 2.5×10-2 2.5×10-2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mol•L -1 )0.10-2.5×10 -2 2.5×10-2 2.5×10-2 3-232 1.8105..)( POcHKmol•L-1 ② > (2 分)(3)H 3PO3 + I2 +H2O = 2HI + H3PO4 (3 分)(4)① 2H + + 2e- =H2↑(或 2H2O+2e-=H2↑+2OH - ) ( 2 分)② HPO 32- + 2H+ = H3PO3 ( 2 分)或:HPO 32- + H+ = H2PO3- 、 H2PO3- + H+ = H3PO3(各 1 分)注: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2【命题意图】本题利用亚磷酸(H 3PO3)这一陌生物质结合其制备和性质,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以及新情景下利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沿用近三年高考试题的风格和思路,设问层次性好,综合近年高考题中的重要考点和热点,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习所应具备的基础思想和基本素养第(1)小题的知识落点是盐类水解的应用,能力落点是利用旧知识(盐类水解的原理)解决新问题(PCl 3水解)能力;第(2)小题知识落点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及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能力落点是从定量角度用微观的视角分析平衡体系中各粒子的存在情况,同时能通过这些信息推测物质的未知性质这题很好地考查了化学的基础思想——微粒观第(3)小题的知识落点是陌生方程式的书写,能力落点是能够熟练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并结合元素周期律正确推导生成物,写出方程式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守恒思想的灵活运用第(4)小题的知识落点是电化学原理,能力落点是结合题给信息,找到电解过程阴阳极的反应实质,进一步分析解决与其相关的其他问题本题利用一个陌生物质,同时考查了溶液中水解平衡、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电化学原理,一题多变多考点,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化学的微粒观和守恒思想,一举多得,回会是高考的出题方向。
答题情况】本题全市平均分 8.35 分,难度 0.52 水解原理的应用和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掌握较好,但陌生方程式书写和电解原理的应用未尽理想,出现两极分化题号 考点 常见典型错误 原因及对策(1)水解原理的应用错误很少在题给信息的帮助下,学生能够较好的用水解原理解决新问题后期复习可以继续利用陌生物质训练或增加难度练习,如:双水解离子方程式书写等2)①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a. 平衡时 H3PO3 溶液浓度代入为 0.10mol/L,忽略已经电离的部分b. 平衡常数表达式错误,常见错误有:K=c(H+)·c(H2PO3-)、K= [c(H+)+c(H2PO3-)]/c(H3PO3)、c. 浓度和平衡常数表示符号书写不规范(浓度 c 应该小写,平衡常识 K 应该大写) d.表述不完整:没有计算过程;没有列出平衡时各成分浓度及单位;写出表达式后没有代入数字过程;结果 K 没有写单位d.结果表达不规范:0.83×10 -原因:①电离平衡常数概念模糊不清②错误认为已经电离的 H3PO3 浓度可以被忽略③解平衡常数的常规步骤(三步式)和规范表达没有形成良好习惯④数学四则运算能力不强对策:① 对照 2010 年高考 31 题,分析平衡时弱电解质浓度能否作近似处理及作近似处理的标准。
② 强化解平衡常数的常规步骤和思路,列清楚三步式及标明单位(一般换算为浓度作单位,三步式按照起始浓度、变化浓度、平衡浓度顺序三行列出,建议不要画成表格) ③ 采用一题多变方式强化三步式训练32、0.83%e.计算结果错误或没有按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注意问题的引出方法:考查哪一个平衡?起始、变化、平衡三行数据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题目给出的物理量是什么,是否要转化为浓度?反过程中有没有体积改变及对三步式有没有影响?代入公式是哪一组数据?④ 计算题训练中增加四则运算的难度(2)②盐溶液酸碱性判断少数判断为 pH<7 或 pH=7原因:没能理解题目给出信息:“亚磷酸是二元酸,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 “H3PO3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3PO3 H+ + H2PO3- ”,判断不出Na2HPO3 是亚磷酸和 NaOH 反应后的正盐,而且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误认为 Na2HPO3 是酸式盐,还能电离H+,水溶液呈酸性或者误认为Na2HPO3 是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对策:① 从多元酸(强酸和弱酸)入手举例分析对应正盐、酸式盐形成过程及溶液酸碱性判断方法,逐层深入剖析,用微观的视角分析平衡体系中粒子的存在情况,建立化学的微粒观,设问的问题可以是:溶液中的主体粒子是什么?溶液中存在什么平衡状态?溶液酸碱性?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② 选用新的物质进行拓展,如:有机酸(氢原子不止一个但不能全部电离) ;假设某些特殊电解质给出电离情况信息,如:H 2A=H++HA-;HA -H+ + A2-。
3)陌生方程式书写a. 生成物判断错误:价态对,产物错:HPO 3、P 2O5价态错误:H2PO4、 PO3、H 2PO3、H 4PO4、PO 2、PI 3、P....自创产物:HPIO2、I 3PO3、 IPO2....b. 碘水的成分当成 HIc. 碘水看成溴水原因:①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价态转化规律及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等运用不熟练②陌生方程式书写中未知产物推断没有从常见物质入手,忘记正磷酸(H 3PO4)存在;或者没有结合某些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如:P 2O5 会与水反应生成正磷酸4d. 反应物漏“水”e. 离子方程式拆写不正确:H3PO3 被拆、 HI 忘拆③没有结合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化合价,P 作为主族元素最高正价数值是最外层电子数,磷酸中没有+6 价④定势思维,审题不认真,把碘水当做溴水⑤强弱电解质区分不清,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物质要拆写不清晰⑥不会借用反应介质对方程式进行补充,化学反应中的守恒意识不强策略:①落实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强调价态转化规律和守恒思想的运用②从常见物质入手落实陌生方程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包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方程式等。
重点在产物判断、守恒(得失电子、电荷、原子)思想的运用、物质补充等方面离子方程式还要落实物质拆写原则,最好直接记住常见物质是否要拆写③重新落实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强调元素周期律中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指出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对未知物质及其性质具预测功能同时为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主族短周期元素可以直接给出各种价态常见物质及通常情况下在空气和在水溶液中能稳定存在物质4)①电解原理中阴阳极放电规律及电极反应方程式书写a. 2H2O+O2+4e-=4OH-b. 4OH—-4e-=O2↑+2H2Oc. Na++e-=Nad. Fe3++e-=Fe2 e. 2H+-2e-=H2↑f. H++e-=H2↑(4)②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a. 分步写方程式漏写其中一个,多数只写 H2PO3-+H+=H3PO3b. HPO32-+H2O=H3PO3+2OH- c. HPO3-+2H+=H3PO3d. PO33-+3H+=H3PO3e. H3PO3 H++H2PO3-原因:①电解原理中阴阳极的放电规律不清晰:没有判断出不锈钢是阴极不参与放电,溶液中是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溶液中阳离子放电顺序不熟悉②电荷守恒意识不强,得失电子及数目判断有误。
③没能正确分析装置中各室水溶液阴阳离子的存在情况及其运动方向④离子反应和电离过程混淆,符号用错对策:①设计不同电解池装置巩固电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和应用,可以:调换阴阳极、改变电极材料、改变电解质溶液成分和浓度、组合原电池和电解池5f. 2Na++HPO32-=Na2HPO3g.HPO32- - 2e-+2H+ = H3PO3h.“=”写成“ ”一起考查等②结合选修 2 中氯碱工业,介绍氯碱工业发展过程和阴阳离子交换膜的应用教学建议】反应原理的复习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建构有效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有理可循、有例可援,能从题干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解题反应原理在高考中的常见考点主要有:盖斯定律的应用、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常数、溶度积)的计算、平衡移动原理在化学反应和溶液体系中的运用和电化学原理的运用,后两者也是高考的难点对于这些常见考点或难点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常规思维模式,结合具体例子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以便学生在同类型的考题中能从题干中快速提取有用信息答题下面列举两例以供参考:1、溶液体系中平衡原理应用的思维模式:① 确定溶液组成成分,找出溶液中的主体粒子及其浓度的确切值或比例关系。
特别要注意如果是混合溶液首先考虑物质间是否有化学反应,如果有反应一定要按量反应后才能最终确定溶液的组成成分② 分析溶液中的粒子存在何种平衡(水解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对溶液酸碱性有何影响,同时找出溶液中的非主体粒子及比较得出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③ 外界条件改变对溶液中的何种粒子的何种性质产生影响,能否引起平衡移动以及移动方向④ 发生平衡移动后,溶液中各粒子变化情况2、电化学原理应用的思维模式:① 确定是原电池装置还是电解池装置原电池装置必须有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作支持,要结合物质性质或题干信息找出作依据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装置必须有外接电源② 原电池原理应用思维模式:a.从电池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b.氧化剂在正极得电子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在负极失电子生成氧化产物c.依据氧化剂或还原剂物理性质选择对应电极材料如:固体金属可以直接充当电极材料;离子则通常要另选惰性物质(Pt、石墨)充当电极材料d.电极反应式书写首先正确判断产物,标出变价元素化合价并确定电子得失数目,结合电解质依次按照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进行配平③电解池原理应用思维模式:a.依据外接电源情况确定阴阳极。
b.看阳极材料确定是否活性阳极c.分析电解质溶液中主体粒子存在情况d.阳极若是活性电极首先自身放电,若是惰性电极则是吸引溶液中阴离子按照还原性强弱依次放电阴极自身不参与放电,吸引溶液中阳离子按照氧化性强弱依次放电e.电极反应式书写首先正确判断产物,标出变价元素化合价并确定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