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六千吨再生氨纶纤维项目环评报告书.doc
335页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六千吨再生氨纶纤维项目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六千吨再生氨纶纤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呈报单位: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新乡市蓝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二○二○年三月 目 录第1章 概述 11.1 项目由来 11.2 建设项目的特点 2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3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41.5 与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的相符性 41.6 评价思路及重点 51.7 评价工作程序 61.8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8第2章 总则 92.1编制依据 92.2评价对象、评价目的 132.3环境影响因子识别与筛选 142.4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62.5评价等级及评价因子 172.6评价范围 202.7环境敏感点概述 202.8评价标准 222.9规划相符性分析 272.10环境保护责任目标 382.11新乡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 382.12政策相符性分析 422.13 区域污染源调查 59第3章 工程分析 623.1项目概况 623.2工程分析思路与方法 653.3现有工程 653.4新厂区在建工程简要分析 933.5本工程分析 1033.6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141第4章 自然环境概况与环境质量现状 1524.1 区域环境概况 1524.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55第5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95.1环境空气影响预测 179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2085.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2125.4声环境预测与评价 2365.5固废 2385.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2385.7环境风险分析 239第6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分析 2516.1施工期治理措施分析 2516.2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546.3工程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2656.4厂址选择可行性 2676.4总量控制分析 270第7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747.1 社会效益分析 2747.2 经济效益分析 2747.3 环境损益分析 275第8章 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 2818.1环境管理 2818.2 环境监控计划 2848.3工程概况及信息公开内容 2868.4工程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2918.5排污口标志管理 296第9章 评价结论与建议 2979.1评价结论 2979.2建议 3029.3总结论 302附 件附件一 环评委托书附件二 项目发改委备案确认书附件三 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环保监管局关于该项目执行标准的函附件四 现有工程监测报告附件五 现状污染源监测报告、现状环境质量监测报告附 图附图一 项目地理位置及监测布点图附图二 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三 用地规划图附图四 厂区污染防渗分区图附图五 厂址现状照片附图六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图附件七 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设防图附件八 报纸、网站公示截图VIII第1章 概述1.1 项目由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国营新乡化学纤维厂,始建于1960年,建厂初期的项目为年产粘胶长丝2000吨和粘胶短纤维3400吨,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公司的产品由建厂初期的两大系列三种产品发展为当前的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公司当前的主要产品有粘胶长丝、粘胶短纤维和氨纶纤维,产品的注册商标为:“白鹭”牌。
公司现拥有两个生产基地,第一生产基地位于新乡市凤泉区(老厂区,始建于1960年),第二生产基地位于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厂区,始建于2005年)目前,新厂区现有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为粘胶长丝3.5万吨/年,粘胶短丝4万吨/年和氨纶10万吨/年根据目前国内主要化纤企业的实际投产规模及运行情况,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主要是氨纶和粘胶长丝,随着氨纶产能的增加,氨纶废原液、废丝的绝对量也随之增加,为实现资源化,降低成本,合理利用氨纶废原液、废纺丝液和废丝,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24000万元建设“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六千吨再生氨纶纤维项目”项目建成后,新厂区主要产品生产规模为粘胶长丝3.5万吨/年、氨纶10.6万吨/年、粘胶短纤维4万吨/年本项目选址位于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内(新乡市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新长北路南侧),由于新、老两个厂区距离较远,且排污许可证均单独持有(老厂区排污许可证编号914100001700014285001P;新厂区排污许可证编号914100001700014285002P),因此本次评价仅针对新厂区进行评价,老厂区情况不再涉及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该项目属于“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 第27项“废旧木材、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印刷电路板、废旧电池、废旧船舶、废旧农机、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及纺织废料和边角料、废(碎)玻璃、废橡胶、废弃油脂等废旧物资等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设备开发及应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该项目已经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备案,备案编号:2019-410772-28-03-071725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保护部部令第1号),本项目属于第十七项“化学纤维制造业”第44条“化学纤维制造”,名录规定:“单纯纺丝”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除单纯纺丝外的”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本项目将废丝切断与废原液溶解后进行纺丝,不属于单纯纺丝,故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本项目同时属于第三十项“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第86条“废旧资源(含生物质)加工、再生利用”,名录规定:“废电子电器产品、废电池、废汽车、废电机、废五金、废塑料(除分拣清洗工艺的)、废油、废船、废轮胎等加工、再生利用”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除以上之外其他的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本项目将废丝切断与废原液溶解后进行纺丝,属于废丝、废原液再生利用,故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综上,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受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新乡市蓝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要求,并依据环评导则和有关技术规范,认真贯彻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本着“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精神,在对项目生产工艺、排污特征、综合治理技术及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等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建设项目的特点1.2.1工程特点(1)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拟建工程位于现有厂区内,不新征土地;(3)项目生产工艺为采用间歇溶解、干法纺丝的生产工艺,工艺成熟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再生氨纶原液制备工艺,提升原液品质;通过提升溶解工序的自动化水平,分级包装入库装车系统采用无人化、高智能控制系统,改善作业环境、减少人工参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4)本工程以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溶剂属低毒,本项目溶剂回收率达99%以上,工程污染相对较轻,主要污染物为含特征污染物DMAC(二甲基乙酰胺)的废气、废水;(5)本项目选址位于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现有厂区内,工程废水拟排入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3.8万t/d,处理工艺为“调节池+水解酸化+氧化沟+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入新乡市小店污水处理厂再经深度处理后最终排入大沙河;本工程使用蒸汽依托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2170t/h+1台75 t/h锅炉的供给(2170t/h锅炉已验收),本项目不新建蒸汽锅炉1.2.2环境特点①本项目废水经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小店污水处理厂,经进一步处理后排入大沙河。
大沙河属黄河水系,规划功能区划为Ⅳ类水环境功能区②本项目所在区域根据大气功能划分原则划分为二类功能区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区域环境空气PM10、PM2.5、NO2和O3的监测浓度不能满足相关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未达标区③根据《国家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图(1~3类)(2011~2020)》,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噪声功能区划为3类声功能区④项目厂址不在新乡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⑤项目厂址1km范围内暂未发现地表文物保护单位1.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019年11月,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启动,新乡市蓝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对拟建厂址及周围环境情况进行了实地踏勘,并收集了相关资料2019年11月,新乡市蓝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对建设单位的生产情况、工艺过程、设备及原料、产排污情况进行了考察记录2019年12月,建设单位委托郑州德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环境现状监测及污染源排放情况监测2019年2月,新乡市蓝天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新乡市生态环境局、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环保监管局以及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环境空气:重点关注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及敏感点的影响,卫生防护距离的符合性分析;地表水环境:重点关注项目废水收集、处理措施的可行性、区域污水处理厂的可依托性;地下水环境:重点关注项目原料储罐库、精制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防渗措施的可行性;声环境:重点关注项目实施后高噪声设备对区域声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固体废物:重点关注项目产生的固废收集、暂存、处置措施的合理性,防止二次污染。
1.5 与产业政策、区域规划的相符性(1)产业政策相符性本项目属于资源再生利用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项目建设符合《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新乡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