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 觉空金刚自相释.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 觉空金刚自相释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觉空金刚自相释——显浅义论 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索达吉上师译 希RA千措上师释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法王如意宝! 顶礼文殊菩萨! 全论分三:初善;中善;后善 甲一、初善:分二:皈依发心;释题 乙一、皈依发心,分二:皈依;发心 丙一、皈依: 心离得净即为佛,无变无垢为法宝, 功德圆满乃僧众,是故殊胜自心性 释:这是《成智论》所说的果皈依:自心远离获得(无智亦无得),原本清净,即是佛,无三乘上下之变,无分别心垢染为法宝,功德自然圆满就是僧众,此为殊胜自心本性,安住于此即是果皈依 丙二、发心: 我与无边诸有情, 本来即是正觉尊, 了知如是之自性, 即发殊胜菩提心 释:这是《开显解脱道》殊胜密咒果乘之发心: 我 1 与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一样, 本具佛性,原本就是正等觉尊,如《金刚经》云:“实无众生如来度者了知如此自性,就是发殊胜密咒果乘之菩提心 乙二、 释题: 文殊 释:文者,心的本体空;殊者,自心觉性光明,文殊就是觉空无二之到底佛智。
大圆满 释:如《金刚经》云:“一切法都是佛法 基道果无别 释:这是到底佛法,即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 发愿 释:“而生其心” 文 释:发愿内容 觉空金刚自相 释:觉空无二,三时不变,就是金刚自相 释 释:《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觉空金刚自相》释文 显浅义 2 释:释文内容:并非开显甚深法要,只是稍作浅显解释,让有缘者获益 论: 释:释文叫论 甲二、中善:论义,分二:总说;别说 乙一、总说,分二:祈愿成就文殊大圆满;祈愿获得大圆满句义灌顶 丙一、 颂词:祈愿成就文殊大圆满: 十方四时善逝佛子俱 聪慧之身无二圣尊相 文殊童子对等自性中 祈愿自然成就无作义 释:十方,即是四方四隅,四时,三时加等性时,等性时即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所说的本来常有相续轮 十方四时诸佛及佛子,都是聪慧之身、无二圣尊相,恒时安住文殊童子远离衰弱、衰败等戏论的对等自性中,祈愿加持我圆满二资粮,自然成就无作义——觉空金刚 丙二、祈愿获得大圆满句义灌顶: 释:想要获得大圆满成就,首先获得大圆满灌顶。
颂词: 本来怙主具德上师尊 以见法身等性之敬心 3 义传密意加持入吾心 愿得觉性力之大灌顶 释:从法身而言,诸佛菩萨与文殊童子,即是本来怙主具德上师尊,安住现见远离能所之法身等性而生起恭敬心(即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此恭敬心,祈愿如来义传密意加持融入我心间,愿得大圆满觉性力之大灌顶 乙二、别说:分四:见、修、行、果 丙一、见: 释:获得大圆满灌顶后,接下来就是成就的过程:见、修、行、果,首先决定见解 颂词: 本来住故不依勤作修 亦不观待根基区别等 自心简易难信之机要 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 释:法身等性即是心的本性,由于本来安住心性,所以不用依靠勤作的修持,也不用观待根基区别等,自心简朴轻易,却难以置信的机要——觉空无二,唯愿依靠上师殊胜窍诀的加持力而见之 丙二、修,分二:远离有所修;安住无所修 丁一、远离有所修,分六:远离所缘;远离言思;远离常断边;远离能诠所诠;远离破立;远离基道果次第 戊一、远离所缘: 4 颂词: 戏论查看妄加分别心 寻觅修行自己徒劳因 缘法修习延误入樊笼 愿能断除戏论痛楚根 释:查看心性是戏论,除了妄加分别心,一点意义都没有;寻觅一个心性安住而修行,是外道有我的修法,自己不但徒劳无益,还是堕轮回的因。
总之,缘任何法修习都是延误时间,误入樊笼受束缚,毫无自由祈愿上师加持我,能断除如此戏论,解除堕轮回的痛楚根本 戊二、远离言思: 颂词: 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 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 自心深处坚信甚深义 愿证难以诠示之真如 释:心的本体远离言说及分别思维的空性,虽然不见有任何法存在,也没有“未见所剩之余法”——不见有任何法存在,即是说,“不见有任何法存在”,同样是空性、远离言说及分别思维,自心深处坚信此等甚深法义,祈愿上师加持我证悟难以诠示之真如 戊三:远离常断边: 颂词: 戏论本净之故离有边 觉相自成之故离无边 虽说二者分别取式许 愿见无别离说对等义 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