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宿迁市2022年水稻生产技术总结及2022年生产技术意见.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289821221
  • 上传时间:2022-05-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9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宿迁市2022年水稻生产技术总结及2022年生产技术意见 2022年水稻生产技术总结及2022年生产技术观法 宿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今年我市的水稻生产在省业务主管部门的用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宏大干群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推广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大生产投入,进一步强化实施“水稻四改”工程,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积极开展高产增效创造活动,全市水稻生产再创佳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人增收 一、生产特点 (一)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据统计部门数据,今年我市实收水稻325.04万亩,比上年增6.36万亩,增2.0%;单产595.9公斤/亩,比上年增31.9公斤/亩,增5.66%;总产193.68万吨,比上年增13.87万吨,增7.7%其中,籼稻85.89万亩,比上年减10.83万亩,减11.2%;单产591.9公斤/亩,比上年增35公斤/亩,增6.28%;总产50.84万吨,比上年减3.03万吨,减5.6%粳稻238.85万亩,比上年增17.01万亩,增7.67%;单产597.3公斤/亩,比上年增29.8公斤/亩,增5.25%;总产142.67万吨,比上年增16.78万吨,增13.33%。

      (二)穗粒布局“四增” 全市水稻亩平均成穗22.3万,与去年相比,增0.5万,增2.3%;每穗粒数129.6粒,增0.4粒,增0.31%;坚固率91.3%,增4.0%;千粒重27.0克,增0.2克,增0.75%其中杂交籼稻亩平均成穗15.5万、每穗粒数185.6 粒、坚固率85.2%、千粒重27.8克,分别比去年减0.2万、增7.5粒、增2.3%、增0.6克;粳稻亩平均成穗23.9万、每穗粒数121.1粒、坚固率92.3%、千粒重26.8克,分别比去年增0.1万、增3.4粒、增3.7%,增0.2克 (三)气候条件总体有利 气候条件总体表现为对水稻生长利多弊少,水稻栽插期干旱,水源慌张,栽插推迟,生长中期气温较高,生育进程加快,生育后期温光适合,灌浆充分,产量增加 手插稻育秧期间(5月10日至6月15日),日平均气温22.9℃,比去年高0.9℃,比常年高1.0℃,降雨量较常年偏少,仅有39.0mm,比上年少19mm,比常年少31.2mm,片面高岗地区秧田受旱机插稻育秧在5月下旬开头,降水少,气温高,一片面田块因缺水导致出苗不齐 今年我市水稻普遍在6月15日开头栽插。

      由于前期降雨偏少,缺少水源,6月底至7月12日连续阴雨,严重影响栽插进度,尤其是机插稻,沭阳县西南部和沂河以北、泗洪县西南岗等地区水稻栽插推迟到7月15日才终止,比往年栽插期推迟10天左右 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水稻分蘖期,气温偏高,日照充沛,有利于水稻积累养分物,为分蘖成穗和形成大穗打下根基7月10日至8月10日平均气温29.1℃,比常年高1.9℃;日照时数234.2小时,比常年高33.8小时 8月中下旬(8月11日至8月31日)水稻拔节孕穗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温度正常、雨水偏多、光照偏少,但能得志水稻生产需求此期间日平均气温25.7℃、日照时数82.1小时、降雨量130.3mm,分别比常年低0.1℃、少48.7小时、多26.8 mm 8月底至9月上旬是水稻抽穗扬花期,此阶段日平均气温22.8℃,比常 年低0.8℃;降雨18.9mm,比常年少27.0mm;日照58.1小时,与常年持平,充沛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水稻抽穗扬花 9月中旬至10月中旬(9月10日-10月20日)是灌浆坚固期,温度适合、雨量较少、光照充沛,有利于水稻灌浆坚固,增加粒重。

      此阶段日平均气温19.3℃,比常年的高0.4℃;降雨22.9mm,比常年裁减49.4mm;日照244.8小时,与常年持平由于气温偏高,有利于水稻后期产量形成,水稻千粒重增加,更加对于迟熟的水稻品种和直播稻,后期生长较为有利 (四)病虫害偏轻发生 水稻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6月12日秧田一代灰飞虱虫量达成颠峰,与常年时间相当,全市平均58.2万头/亩,重发田块虫量高达300万头/亩6月底二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颠峰,大田平均虫量203.2头/百穴, 比去年高25.6头/百穴7月下旬三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颠峰,大田平均虫量302.1头/百穴, 比去年高114.2头/百穴由于防治措施到位,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降低,平均病株率低于0.5%,黑条矮缩病发生面积2.61万亩,比去年少13.84万亩是近几年最轻的一年 二代稻纵卷叶螟零星发生,无明显迁入峰三代稻纵卷叶螟8月7日展现蛾颠峰亩蛾量8-3500头,平均260头,田块之间差异大8月下旬普查,田间卷叶率为0.1%左右,是近几年来最轻的一年 四(1)代白背飞虱迁入早、迁入量大,系统田6月25日始见,比去年早28天8月7-9日大田普查,全市五(2)代白背飞虱虫量2-8000头,平均737头,虫量为近几年同期最高。

      褐飞虱迁入迟、虫量低9月下旬普查,虫量2-150头,平均百穴13.1头,是近年来虫量较低的一年 水稻纹枯病是我市常发性主要病害,与常年发生一致,栽插田发病早, 直播田发病迟、扩展快,9月下旬病情稳定,9月18日普查,病穴率2-100%,平均45.5%,病株率0.5-76%,平均19%,与常年持平 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加重,密度5-350株/平方尺,平均为16.5株/平方尺草相繁杂,其中危害较重发生数量较多的杂草有稗草、千金子、水莎草、异型莎草、瓜皮草、鸭舌草等水旱兼生和旱地杂草向直播稻田曼延,如狗尾草、牛筋草、双穗雀稗、游草在局部地区发生趋势加重,面积扩大杂草稻在新直播稻区发生趋势加重,宿豫区、宿城区等地直播稻田杂草稻穴发生率达60%以上,最高的达90%,损失较重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惠农政策落实,调动种粮农人积极性 今年我市除了持续实施国家水稻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标准和水稻直补之外,在水稻籼改粳地区又以良种物化形式赋予每亩10元的补贴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农效益,进一步提高农人的种粮积极性,各县区都成立了支农惠农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惠农政策的实施方案,并通过播送、电视、走村串乡等形式广泛开展良种补贴和粮食直补等政策的宣传工作,达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为确保资金发放到位,市、县(区)分别成立了惠农政策落实检查小组,自下而上,严格核查,核对补贴清册内容与核定的农户水稻种植面积、金额是否一致、是否公示等通过用心组织,逐级布臵,专心落实惠农政策各个环节,使惠农政策对稳定和进展我市粮食生产,养护种粮农人利益,调动农人种粮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促进了农人加大了种田投入,据调查,本年度稻田每亩地用工和物质投入比去年增加了近百元,商品良种率达100% (二)深入开展“水稻四改”和高产增效创造活动,加快高产技术普及化 今年,全市落实水稻籼改粳面积60万亩,直改栽面积10.5万亩,旱 改水10.2万亩,手改机42亩,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按照“扩量增规模,提档上层次”的思路,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三改一创造”活动,全市共落实水稻高产增效创造万亩示范区52个,较上年增加17个,其中整县制推进1个(沭阳县)为切实做好水稻高产增效创造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自工程下达后,各工程县(区)制定了细致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各示范县、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并整合了专家技术气力组成了技术指导小组,积极争取资金开展自创自建工作。

      按照“一推四普及”和“五有五统一”的要求,各示范片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示范观摩、黑板报、播送、电视和技术明白纸等形式,组织农技人员下村入户到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加强示范片的宣传力度我市宿城区,在各个乡镇均建立书记、镇长指挥田,实行每月观摩一次,考核评比通报一次,对于落后乡镇,由镇长做表态发言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也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观摩评比制度据统计,在实施过程中,全市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316期、召开现场观摩119次、投入技术人员2853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6万份、扶持创办专业化服务组织716个、培训农人21.7万人次、辐射带动120万亩同时市级农业部门也成立了督查小组,定期督查指导,并通过简报形式通报督查结果通过这些有力的措施,工程区内良种笼罩率达100%,各项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根据田间测产,全市52个万亩示范片有12个达成A级标准 (三)创办综合表示基地,加快技术创新与转化 今年我市持续抓好水稻综合表示基地创办,始终把表示基地作为新形势下农技推广的载体,除了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创办的表示基地之外,泗阳、泗洪、宿城区也都建有表示,各工程组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以夯实为农服务根基、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巩固为农服务才能、提高为农服务水平为目标,集中表示了一批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和杂交粳稻,结合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