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二简答题知识点 汇总.docx
12页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二简答题知识点 汇总1.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关键词记忆法:公立十一2.20 世纪后教育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的全民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关键词记忆法: 全民多现身3.教育科学调查研究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制定调查计划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④实施调查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关键词记忆法: 确定调查4.教育行动研究步骤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关键词记忆法:发奋(分)研究总结整理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关键词记忆法:内人解手龟速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关键词记忆法:领受的 7.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④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观念 8.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基本要求)①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②建立教师威信③要善于与同学生交往④发扬教育民主 ,倾听学生意见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⑥正确处理师生矛盾关键词记忆法: 两立三生与自身9.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 1 )确立校本教育宗旨 ( 2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 ( 3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 (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 ( 5 )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押韵记忆法:为了一个宗旨、拉起一支队伍、确定一个主题、营 造一种环境、改变一种教学10.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④互补性--长善救失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1.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家庭教养方式④学校教育因素⑤个人主观因素关键词记忆法:遗传+环境(社会与家庭) +学校+个人12. 教育目的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选择功能④评价功能关键词记忆法:向鸡评选13.社会本位论观点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 ,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 发展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关键词记忆法:个人社会、目的社会、成果社会1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①双轨制--西欧国家为代表,一轨为自上而下为资产阶级子女设 立的普通教育学校,一轨是为普通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职业教育学校。
②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③分支制--初等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的一定阶段由单一的学校系 统构成,而在此后的阶段开始由分化的多种学校系统与之衔接15.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③劳动的复杂性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⑥长期性关键词记忆法: 十创富 ,广联姻16.简述小学教师撰写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①不要给学生下定义或分等级,而是要客观地给学生作一次比较 全面的总结②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学生发展的过程 ,要正确评价一个学生, 不 能只是着眼于他眼前的表现, 也要关注他以往的表现, 更要注重他未 来的发展③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 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并把它记下来 相关考点: 操行评语的注意事项、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 1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的基本理念①师德为先关爱小学生, 尊重小学生人格 ,富有爱心、 责任心、 耐心和细心;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 ,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 人②学生为本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提供适合的 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③能力为重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 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④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 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 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关键词记忆法:师德、学生、能力、学习18.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 ( 1 )专业知识①小学生发展知识②学科知识③教育教学知识④通识性知识 ( 2 )专业能力①教育教学设计②组织与实施③激励与评价④沟通与合作⑤反思与发展 19.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①关注生存阶段 :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过多的关注别人 对自己的看法, 从而花大量时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②关注情境阶段 :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 更多的关 注自己的教学效果③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认识到不同发展 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 ,实施因材施教20.新教师成长的途径①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入职前)②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入职后)③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修)④反思教学经验(自我教育) 21.调查问卷设计的要求 ( 1 )内容与表述①问题的结构合理、逻辑性强②应回避社会禁忌、个人隐私之类的问题③每题只能包含一个观点④问题的文字要表达准确 ( 2 )题目的数量、长度适度 ( 3 )题目的排列: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22.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①社会需求与提供的可能②学科知识水平③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④课程理论 23.学习者 (活动、 儿童) 中心课程论观点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④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24.课程实施结构①安排课程表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关键词记忆法:安排课程、确定教学、研究学生、选择模式、规 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结果25.简述家校合作的途径①家校互访--教师家访、家长家访②家校通信③举办家长学校④建立家长委员会⑤召开家长会⑥举办家长沙龙关键词记忆法:互访互通三会一校26.影响遗忘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④识记的方法⑤时间因素⑥情绪和动机关键词记忆:性质、数量、重长、方法、时间、情绪 27.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重视复习方法, 防止知识遗忘关键词记忆法: 人理解加工三个方法28.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①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②丰富学生知识, 扩大表象储备③创设想象情景,引发想象④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关键词记忆法:培养好奇、丰富知识、创设情境、唤起想象 29.影响问题解决因素①问题的特征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式④功能固着⑤原型启发⑥情绪与动机⑦个体智力水平 3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5 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 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 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 岁)关键词记忆法:信地主分地信:信任感 地:自主性 主:主动性 分:勤奋感 地:自我统一性 31.学习动机的功能①激发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功能关键词记忆法:鸡翅香 (激发、维持、指向)32.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学生归因信念的训练②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③学生成就目标的引导④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支持⑤学生学习中自我价值的维护⑥学生自我效能的增强关键词记忆法:一归两成三自33.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①表达明确的期望②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③合理运用外部奖励④有效运用表扬关键词记忆法:外表漂亮期待反复看34.促进学习迁移教学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关键词记忆法:三教一学 3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①言语信息②动作技能③智慧技能④态度⑤认知策略 36.建构主义学习论①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②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③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④教学观:强调情境式学习、合作学习关键词记忆法:三观知 (学习、学生、教学、知识) 37.操作技能培训要求①准确讲解与示范②合理安排练习、复习③充分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关键词记忆法:试讲练范文38.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过程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化活动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④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关键词记忆法:活物出没(无)内部39.影响态度与品德的条件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④认识失调⑤态度定式⑥道德认知关键词记忆法:假设铜人太唠叨40.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①自我中心阶段②权威阶段③可逆性阶段④公正阶段4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阶段:①惩罚与服从②相对功利 习俗阶段:①寻求认可②遵守法规 后习俗阶段:①社会契约②普遍伦理 42.小学生品德发展特征①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②言行逐步分化③自觉纪律的形成 43.小学生品德的培养①说服②榜样③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奖励与惩罚 4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①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②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 过程④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串联记忆法:通过活动和交往,对知情意行长期不断的教育和自 我教育45.教学原则①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②直观性原则③启发性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