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doc
39页《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1(3707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感知__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 3、读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及它的叶子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爬山虎叶子的 一、 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一)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3、对课题质疑 (二)提出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5、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6、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这节课我学会了:均匀、重叠等词语,明白了均匀、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均匀、休想等词语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课文(单独读、合作读、分自然段读等) 4、我会自主完成课后思考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__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2、我会悟 (1)悟文本 生1:从第一自然段中,使我知道了爬山虎喜欢在墙上生长 生2: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中,我明白了"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和顺序这两句话概括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绿、整齐 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的变化:刚开始是嫩红的,后来变成嫩绿的 生4:我知道"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是静态描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是动态描写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作者是通过细心观察的,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三) 创作性展示 1、小组声情并茂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展示自己在课外找到有关写植物叶子的__ 三、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 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仿照第二自然的写法写一种植物的叶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3--5自然段 2、提出学习目标 (1) 把课文通顺,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2) 抓住重点词、句、段来体会其中的意思 (3) 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4) 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 1、我学会了叶柄、触角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某个词语说一句话。
如:叶柄、触角、痕迹等)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 4、我会做每课一练中的题目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第三至五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这三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分三个方面,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最后讲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巴住墙的不同结果 2、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它的含义 生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形状和颜色是怎样的以蜗牛的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得非常逼真) 生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咬龙的爪子作者准确地用上“触、变、巴、拉、贴、爬”这六个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细节,爬得那样科学合理,那样姿势优美,那样柔韧有力 生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这两句话是用对比的方法,写出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碰着墙便茂盛地生长。
) 生4:我知道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有:变、巴、弯、拉、贴等师板书) (三) 创作性展示 1、小组声情并茂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展示自己在课外找到有关草本植物的__ 三、激发知识冲突(约5分钟) 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按照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写一则连续观察日记《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2(1855字)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趣,热爱生活,做个有心人 4、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图画纸、水彩笔、爬山虎的脚 2、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爬山虎叶子图片、爬山虎的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有许多同学都见过爬山虎,爬山虎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叶子) 2、你能说说你见到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吗?(让学生谈谈自己以前观察到的叶子的样子 3、我们看看叶圣陶老爷爷是怎么写的?(放录像,教师范读 4、看了录像,你认为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个有什么特点 那些句子体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指导朗读) 5、齐读第二段、放录像,学生试复述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在这美丽的叶子下面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出示爬山虎的脚的图) 1、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我们平时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 (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内容,让学生抓重点词,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指名朗读,全班齐读,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过渡:它又是怎样向上爬的呢? 四、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1、指名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用什么方法? (抓重点词:触、巴、拉、贴教师板书) 3、学生上黑板演示爬山虎怎样向上爬的演示中理解词语“一脚一脚”: ⑴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让学生用手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⑵评议学生演示得对不对 ⑶教师小结: 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4、多媒体演示爬山虎向上爬的动画,学生复述,指名背诵 5、过渡: 那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2、爬山虎的脚和墙的关系怎样? 六、总结 1、我们知道了在爬山虎美丽的叶子下面,爬山虎脚生长的位置、样子和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2、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的方值得我们学习 3、作者进行细心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是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 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选择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再把观察到的写下来《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3(3714字) 【教材】 1、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主要讲了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2、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背诵第2至4自然段理清顺序,抓住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教学重点: ⑴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⑵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的 4、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水彩笔 【学生情况】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