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4第7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新高考复习课件.pptx

80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193917239
  • 上传时间:2021-08-24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16MB
  • / 8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标要求 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 备考指导 1.结合文化的作用,说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 2.搜集有关资料,寻找并讨论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标识;结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以“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结合“抗疫精神”的内涵,体会伟大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阐述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必备知识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含义 (1)广义的文化: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 精神成果 (2)狭义的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3)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 践与文化生活 2.文化与经济、政治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 步 方法指导图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1)区别 概念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而文明 是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性质不同: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而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 分 内容不同:文明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精神文明,还包括制度文明、生态文 明等 (2)联系 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都是实践的产物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文明是文化的灵魂 4.文化的载体 (1)概念 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2)文化与载体的关系 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 容 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而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 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二、文化的功能和地位 1.文化的功能 (1)引领风尚: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 族的文明素养。

      (2)教育人民: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服务社会: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 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4)推动发展: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 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5)塑造功能:文化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 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的地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 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 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拓展深化文化对人的作用 关键能力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3)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与经济、 政治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先于经济、政治 的发展,有时又会落后于经济、政治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国 与国之间的文化交往已成为当前国家之间政治交往的重要内容,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1)要明确文化的作用会因文化的不同性质而表现为积极、消极两种,文 化的作用并不总是积极的 (2)要明确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个人成长的历程中,又表现在社会和国家 的发展历程中 素养提升 典例剖析 (2020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 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 1952年,毛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 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 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 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 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 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 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 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 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 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 因 命题立意本题以黄河流域的治理过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情境, 通过剖析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调动文化力量的必备知识,综合性 考查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等关键能力,检验考生的政治立场与理想信 念、科学认知与求真务实、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学科核心素养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黄河治理交出 优异答卷的原因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分析试题,知识范围为文化的相关 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本题时可先回忆文化的有关知识,然后对所给的 材料进行充分解读,从材料的表述中提炼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 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关于治理黄河 的号召、思路和战略,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千百万 黄河儿女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兴修水利,治沙治水,恢复 生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技巧总结聚焦文化试题典型设问:原因剖析 这类试题的设问往往直接表现为“为什么”,也可以表现为“必要性”“理由”“ 这样做的依据”等此类试题的理论性和现实性都比较强,贯彻了思想政 治课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经常采用的题型突 破此类题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知识要扎实许多原因类试题的作答可以联系教材基础知识,联 系教材是分析原因的基本遵循教材为我们回答这类问题提供了很多现 成的、可以借鉴的答案 第二,联系地位说意义某个问题的地位如何,直接关系到人们对它的态 度,所以,地位往往也是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方案的重要原因因而我 们在解答“原因类”设问时,可以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原因,具体到题目中, 一般表现为诸如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重要性等 第三,挖掘材料找要点材料中往往蕴含着解决“原因类”设问的有关信息, 如材料反映出来的问题、材料体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均可作为我们分 析原因的依据,我们在答题过程中应重视对材料的挖掘,避免答案要点“假 大空”,这也是回答所有高考主观试题首先要遵循的原则。

      真题实践 1.(2020江苏卷)中国最早发明了团扇、羽扇,还改良了来自日本的折扇,于 方寸间开创出一个全新的艺术空间,赋予扇子以特有的文化意蕴14世纪, 中国的扇子传至欧洲,逐渐风靡欧洲宫廷与市井阶层材料表明() 商业贸易是扇子文化传播的最主要渠道 人们的文化审美深受价值观的影响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文化传播推动扇子艺术价值的共享 A.B. C.D. D 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最主要渠道,且材料未明确提及商 业贸易,排除说法正确,但是材料未体现价值观对人们审美的影响, 排除材料中“赋予扇子以特有的文化意蕴”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 体,正确中国扇子传播至欧洲,逐渐风靡宫廷与市井,说明文化在交流 中传播,文化传播使扇子文化得以共享,正确故选D项 2.(2020天津卷)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盈内心的力量 有的人遇到生活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 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 富读好书() A.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A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好书传递的是优秀文化、健康文化,读好书可使我们的 人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塑造,A项符合题意。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 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根本途 径,B项说法错误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 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 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不能直接产生物质力量,D项中“也能产生物质力 量”说法错误 3.(2019北京卷)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 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 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 旨在引导学生() 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B. C.D. B 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 现全面发展,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正 确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与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和推动社会分工的 细化没有必然联系,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4.(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 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 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 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 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 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 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 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 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 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 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 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 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 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的 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文化是经济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