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言文复习资料.doc
67页中职语文言文复习重点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翻译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注释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姝(shū):美好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⑶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⑷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⑸娈(luán):面目姣好⑹贻(yí):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⑺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盛明貌⑻说(yuè)怿(yì):喜悦女(rǔ):汝,你,指彤管⑼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⑾匪:非⑿贻:赠与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译文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第 2 页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注释”(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24)路:高大的战车斯何,犹言维何斯,语气助词,无实义3)止:句末助词,无实意4)曰:句首、句中助词,无实意5)莫:通“暮”,也读作“暮”本文指年末6)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室,与“家”义同25)君子:指将帅26)小人:指士兵27)戎(róng):车,兵车28)牡(mǔ):雄马7)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8)启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启,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危坐时腰部伸直,臀部与足离开;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29)业业:高大的样子30)定居:犹言安居31)捷:胜利谓接战、交战一说,捷,邪出,指改道行军此句意谓,一月多次行军32)骙(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9)猃(xiǎn)狁(yǔn):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10)柔:柔嫩柔”比“作”更进一步生长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11)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12)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33)腓(féi):庇护,掩护34)翼翼:整齐的样子谓马训练有素35)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鱼皮制的箭袋13)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14)聘(pìn):问候的音信15)刚:坚硬36)日戒:日日警惕戒备16)阳:农历十月,小阳春季节今犹言“十月小阳春”37)棘(jí):急孔棘,很紧急38)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39)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40)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雨:音同玉,为 “下” 的意思17)靡:无18)盬(gǔ):止息,了结19)启处:休整,休息20)孔:甚,很41)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42)迟迟:迟缓的样子21)疚:病,苦痛22)我行不来:意思是:我不能回家来,回家一说,我从军出发后,还没有人来慰问过)(43)往:当初从军第 3 页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翻译: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因此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也就能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并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变得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了;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实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注释: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9.挺:直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10.受绳:用墨线量过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6.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为:当作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15.须臾:片刻,一会儿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16.跂:提起脚后跟第 4 页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34.骐骥:骏马,千里马。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20.彰:清楚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37.锲:用刀雕刻21.假:借助,利用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24.绝:横渡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27.兴:起,兴盛28.焉:于之,在那里29.渊:深水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41.螯:螃蟹的大钳子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42.躁:浮躁,不专心43.神明:精神智慧44.跪:脚,蟹腿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华(huá 侍(shì)坐。
子曰:“以吾(wú)一日长(zhǎng)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ni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