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
14页第七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 (三家分晋:韩、赵、魏)合纵(公孙衍):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习题:1、东周分为春秋 和战国 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前476,是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的 战国 时期2、“春秋五霸”是指 齐桓公 、 宋襄公 、 晋文公 、 秦穆公 、 楚庄王 3、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齐桓公 ,他任用 管仲 为相,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并在 葵丘 举行的诸侯盟会中,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4、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大战,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5、晋楚之争中,在泌之战打败晋国,跃升为霸主的是 楚庄王 6、由晋分裂成 韩、 赵 、 魏 ,加上原有的 齐 、 楚 、 燕 、 秦 ,并称为 “战国七雄” 7、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 “合纵” ,秦利用六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攻破,称为 “连横” 。
8、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长平之战 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9、问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10 第八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魏—李悝;楚—吴起;韩—申不害;齐—邹忌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功;4.承认土地私有(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关键作用);5.推行县制(对后代乃至当代都产生重要影响的行政管理制度);6.统一度量衡;(其中1、5、6属加强中央集权;富国:2、4;强兵:3) (4)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
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 第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甲骨文: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青铜器: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习题: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 商朝 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 甲骨文 发展而来的3、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 司母戊鼎 ,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4、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 成都平原 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5、你认为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什么作用?答:商朝时期,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都要占卜问吉凶,将占卜结果刻在龟甲、兽骨上,甲骨文就是刻在上面的文字,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因此,这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第十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政治方面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因材施教老子: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顺应自然,以柔克刚。
思想被弟子整理成《道德经》百家争鸣:儒家: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道家: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出现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损害公物/治理班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方法发挥的作用不同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
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习题:1、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 孔子 ,他还创立了 儒家 学派,他的言论主要收集在 《论语》 一书,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2、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是 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3、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中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当时主要的学派有 墨家、 儒家 、 道家 、 法家 ,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墨子(墨翟)、 孟子(孟轲)、 庄子(庄周)、 韩非子(韩非),代表作分别是:《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4、春秋时期,兵家的创始人 孙武 写了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5、孔子作为教育家,有哪些贡献?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主张“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③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④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6、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答: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仁”和“礼”两部分。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7、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情况表时期姓名称谓代表作主要思想春秋晚期孔子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春秋末期老子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战国时期孟子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主张遵循时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战国时期墨子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战国时期庄子思想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庄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战国时期韩非思想家,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战国时期孙武军事家,兵家鼻祖《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第11课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由“分水鱼嘴”(分为内江、外江两部分,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 “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编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战国编钟习题:1、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 都江堰 ,使 成都平原 成为“天府之国”2、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艺术水平的是大型组合乐器神奇的 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3、湖北随州出土了战国时期珍贵的整套编钟4、被历代工匠尊奉为祖师爷的是战国著名的工匠 公输班(鲁班) 5、为什么都江堰能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答:(1)都江堰防洪、灌溉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2)都江堰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3)都江堰代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4)都江堰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秦的统一: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城(咸阳秦统一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秦的灭亡:(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秦末农民战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夏(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经过:建立张楚政权(4)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建立(汉朝),都城(长安)西汉开始列举:秦的暴政:习题: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 秦王赢政 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 领导了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残暴统治的斗争3、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民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
随后,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朝灭亡4、公元前202年刘 邦经四年楚汉战争,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 安,是为西汉5、秦为什么能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答:(1)秦国地理位置优越,进则能攻,退则能守;(2)人们苦于战争,渴望和平;(3)秦国君主贤明节俭,积极从各国引进人才;(4)商鞅变化比较彻底,土地私有,奖励军功,使中央集权,经济,政治,军事体系分明;(5)外交上采用远交近攻的方针,各个击破,削弱六国实力而六国,联合了也不诚实团结,你争我斗,相互间隙,政治体系不明,人才不尽其用,等等天时地利人和角度,都让人觉得纠结,最终被灭,明摆着的事情6、说一说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答:历史作用: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