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8.2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5登高-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旭***
  • 文档编号:348949228
  • 上传时间:2023-04-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语文高一年级《登高》教学设计课题 登高单元一学科语文年级高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学习借助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3.品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4.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重点在吟诵的基础上,品味诗人流露出的情感难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叙述了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旅居四川夔州时的作品,进一步来体会一代诗圣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结合学生熟悉了解的杜甫诗歌入手,学生大声朗读,谈谈自己读过的感受,教师稍做点拨 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理解杜甫诗歌的内容和风格特征讲授新课一、检查预习结合课下注释,解释词语的含义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苦恨:极恨,极其遗憾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二、作家作品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出身于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著名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游历过南起吴、越,北至齐、赵等地 35岁到长安求官,过了10年穷困落拓的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沦陷,杜甫曾陷贼中,后逃出投奔肃宗李亨,任左拾遗 49岁时,弃官携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

      流落四川8年,57岁时出川,辗转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岁时在岳阳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他的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称为诗圣代表作品《兵车行》、《登高》、《蜀相》、《春望》、《北征》、“三吏” 、 “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有《杜工部集》三、写作背景杜甫从48岁到58岁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8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这是56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而写成的四、诗歌风格沉郁: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顿挫:语言的刚健遒劲, 音调的铿锵有力, 章法的曲折变化五、朗诵诗歌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六、新知讲解《登高》是如何体现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请大家从诗歌找出最能够概括诗人情感的字悲——悲什么?(齐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具体分析:颈联(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写出漂泊之远,从空间角度来写一悲漂泊他乡,远离万里 “常作客”表明长年飘泊之苦百年”时间上写,与自然的无穷尽对比二悲生命短暂,三悲孤苦伶仃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万里”与“百年”相对,“悲秋”与“多病”相对,“常作客”与“独登台”相对,不但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如此深广,而且表现出广阔的诗歌意境,从而表现出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思乡之情难以割舍,因而“独登台”以此慰藉自己2)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诗人登到高处看到了什么?诗人是如何悲秋的?四悲:悲秋景物(意象):首联:风、天、猿、渚、沙、鸟颔联:落木、长江 (3)这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点? 给人什么感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首联: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

      诗人放眼长天,从远处的山中,传来一阵比一阵急促风,不时还夹杂着哀啭的猿鸣声;俯视江面,水中的小洲清晰可见,江边的沙滩白茫茫的一片,还有几只水鸟沙滩上在盘旋地飞着这是诗人眼前所见所闻猿啸哀”是说猿猴声音凄凉,有“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感,从声音的角度营造氛围鸟飞回”,到了傍晚时分,鸟儿低飞盘旋,而诗人此时却漂泊他乡,这些典型秋景,使人如临其境,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通过环境的烘托,正面表现出诗人的凄凉之感这两句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节奏感极强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14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杜诗“沉郁顿挫”风格颔联:诗人仰望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无边”是从时间上写,表明一年将尽从落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顿生凄凉之感不尽”的江水,从空间上写江水的没有尽头,昼夜不停在如此阔大的背景之下,让人既感到个体的渺小,又有历史悠远而人生短暂,从而生出壮志未酬的惆怅 叠词的使用是诗歌富有节奏又有气势七、合作探究尾联:结合杜甫的身世遭遇,你认为这里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情感? “艰难苦恨”在这里既指个人的身世的艰难,生活的困难,也指社会现实的动乱。

      五悲)“繁霜鬓”是说头发很白很白,如同霜一样这里,表现出诗人饱尝艰难潦倒之苦,为“国难家愁”而忧郁,白发增多,再加上因病不能喝酒,本应借酒消愁,却有无法喝酒,因而悲愁更难排遣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而此时却国事难为八、课堂练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D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参考: 纵、横颠倒九、拓展提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十、作业布置1.诵读诗歌,背诵诗歌2.完成相关习题3.阅读杜甫诗歌,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及情感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和自己的预习情况,回答词语的含义学生先自己介绍对于杜甫的了解,教师再补充时代背景学生识记学生齐读学生识记,体会风格特征学生先听朗读,再自由诵读,教师指导范读,学生展示,熟读成诵学生很快找到情感字齐读最后两联学生结合修饰词来理解教师设疑,学生找到景物的特征,分析特点,体会意境教师设疑:鸟和人有什么相似和不同?学生快速回答结合风格总结学生齐读颔联学生分小组讨论,派出代表作归纳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认真做出判断,再次感受诗歌的风格特征阅读同期诗歌,感受杜甫的情感当堂抽查课后小组检查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知人论世积累文化常识强化作者此时的年龄和经历抓住诗歌风格来解读情感在读中体会,强化记忆。

      从情感突破,抓重点解读引导学生抓意象来解读诗歌的意境体会漂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强化落实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诗歌的能力强化落实课堂小结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登高”或者“登台”都有着思乡寄情之意《汉乐府民歌•悲歌》中写道:“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意思是说,想回家没有办法,心中悲痛,因而暂时用悲歌代替哭泣,用远望代替回乡可以说,这首诗歌通过登高对所见所闻的秋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单之愁板书一悲漂泊他乡二悲生命短暂三悲孤苦伶仃悲 四悲深秋萧瑟五悲身世艰难六悲生活困苦七悲社会动乱八悲愁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