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周商代课程测试题.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不***
  • 文档编号:340316728
  • 上传时间:2022-1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4.5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单选题库1、赎刑首次出现在哪个朝代( )A夏 B 商 C 西周D东周2、魏文王曾命( )进行变法改革A商鞅 B 子产 C 李悝D邓析3、西周民事案件的诉讼费用是( )A束矢 B 钧金 C傅别D质剂4、西周中央最高司法官名为( )A大理 B 士 C 蒙士 D 大司寇5、商代惩治官吏犯罪的专门法律是()A官刑 B 汤刑 C九刑 D茆门法6、春秋时期 “竹刑 ” 的作者是( )A 子产B邓析 C 叔向D荀寅7、《法经》中相当于现代刑法 “ 总则 ” 的部分是( )A 具法B盗法 C 贼法D杂法8《左传 ·昭公六年》记载 “ 夏有乱政,而作 ”( )A. 《汤刑》B. 《九刑》C.《吕刑》D.《禹刑》9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A九刑 B官刑 C 汤刑 D吕刑10、春秋时郑国 “铸刑书 ”遭到( )的反对A孔子B叔向 C 子产 D赵鞅11、西周刑罚的主体是( )A 嘉石之制 B 圜土之制 C 五刑 D 赎、流刑12、西周时期,实行( )的婚姻制度A 一夫多妻制 B 一夫多妾制 C 一夫一妻制 D 嫡长子继承制13、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 一夫一妻制 B. 同姓不婚 C.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 七出 ” 、“三不去 ”14、西周时,格伯以良马四匹折价,购买倗生三十田。

      双方签订买卖契约,刻写竹简之上,中破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依西周礼法,该契约的称谓是下列哪一种?( )A. 傅别 B. 质剂 C. 券书 D.书券15、西周时期用来买卖牛、马、奴隶等有生命物品的契约称为 ( )A. 质 B.剂 C.合同 D.傅别16、春秋时,反对晋国将法典铸在鼎上公布的人是 ( )A. 李悝 B. 孔子 C. 赵鞅 D.荀寅17、下列属于西周司法官员法律责任制是(A 官刑 B 五过之疵 C 茆门之法)D 五听.18、春秋后期,率先 “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的是( )A 晋国 B.郑国 C .楚国 D.宋国19、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 536 年 “铸刑书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 “ 昔先王议事以制, 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 ⋯⋯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为矣 ”关于 “ 不为刑辟 ”的含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不制定法律 B. 不规定刑罚种类 C.不需要判例法 D.不公布成文法20、《法经》在中国法律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下列有关《法经》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 《法经》为李悝所制定B.《盗法》、《贼法》两篇列为《法经》之首,体现了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的思想C. 《法经》的篇目为秦汉律及以后封建法律所继承并不断发展D. 《法经》系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21、关于公元前 359 年商鞅在秦国变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商鞅取消郡县制,实行分封制,剥夺了旧贵族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B. 商鞅 “ 改法为律 ”,突出了法律规范的伦理基础C. 商鞅推行 “连坐 ”制度,鼓励臣民相互告发奸谋D. 商鞅提出 “轻罪重刑 ” ,反对赦免罪犯,认为凡有罪者皆应受罚22、西周礼治最重要的原则是( )A.男女有别 B .长长 C.德主刑辅 D .亲亲尊尊23、战国时期主张 “术治 ”的思想家是( )A.商鞅 B .申不害 C.韩非 D .李悝24、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始自( )A.制竹刑 B .诛邓析 C.修旧法 D.铸刑书25、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 )A.律B.格C.诰 D.科26、西周的五刑制度中, “死刑 ”称之为( )A. 具五刑 B. 大辟 C. 弃市 D. 孥戮27、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 )A. 商代 B. 西周 C. 春秋战国 D. 秦代28、公元前 513 年,晋国主持 “ 铸刑鼎 ”的大臣是( )A. 范武子 B. 赵盾 C. 赵鞅 D. 邓析29、“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是( )A律 B令 C 法律答问 D延行事30、秦代君主针对一时之事而发布的法律文件是( )A律 B 格式 C 法律答问 D令31、秦代的 “延行事指的是( ).A 廷指宫廷,行事即已行之事,指判案成例B 对法律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C就某一专门事类正式颁布的法律D朝廷统一颁布的官吏审理案件的程序32、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中的,辅佐皇帝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 )A 太尉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邵守33、秦代中央机构三公中的,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是( )A太尉 B 丞相 C 廷尉 D郡尉34、按照秦的法律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没有资格成为秦代的权利主体(A皇帝 B 郡守 C里长 D赘婿35、秦代剃除受刑者头发的刑罚是( )A耐 B没 C废 D髡36、秦代自诉案件中的公室告是指( ))A 控告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他人盗窃等行为B 子女控告父母打伤自己的行为C父母控告子女盗窃自己的财产D奴妾控告主人对其使用刑罚37、秦律规定:凡携带所借公物外逃,主动自首者,不以盗窃论处,而以逃亡论处。

      如隶臣妾在服刑期间逃亡后又自首,只笞五十,补足期限这一规定体现了秦律的哪一刑罚适用原则 ?( )A.区分故意与过失的原则 B.累犯加重原则C.自首减轻处罚原则 D.区分公、私罪原则38、秦始皇时期,某地有甲乙两家相邻而居,但积怨甚深有一天,该地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件, 乙遂向官府告发系甲所为 甲遭逮捕并被定为死罪 不久案犯被捕获,始知甲无辜系被乙诬告 依据秦律,诬告者乙应获下列哪种刑罚? ( )A. 死刑 B. 迁刑 C. 城旦舂 D. 笞一百39、秦律规定,判决后若当事人不服判决,允许其要求重新审判,这一制度称为( )A. 读鞫B. 公室告C.非公室告D.乞鞫40、以身高为标准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王朝是( )A. 秦B. 汉C.晋D.唐41、秦朝将规定工作人员考核标准的法规称为( )A. 律B. 令C.程D.课42、“事皆决于法 ”,反映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坚持()A.法家的法治思想 B .法家的势治思想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儒家的人治思想43、在中国古代法律中, “贼罪 ”是指( )A. “害良 ” B. “窃货 ” C. 强奸 D. “诈伪 ”.44、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A. 公室告 B. 非公室告 C. 州告 D. 诣阙告诉45、以下为汉代有关宫廷警卫的法律规定是()A越官律 B 朝律 C 兴律D户律46、汉代最高监察机关为()A延尉 B 丞相府 C 御史台D司隶校尉47、汉代最高司法机关是()A御史台 B丞相府 C刑部 D廷尉48、汉代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律形式是()A律 B 令C科D比49、以下反映汉代贵族官僚法律特权的制度是()A 八辟之法 B 上计制度 C 先(上)请制度 D 乞鞫50、汉代官吏违反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构成()罪。

      A 左官罪 B 阿党罪 C 出界罪 D 酎金罪51、汉代将为起义农民通情报、当向导、供饮食定为()罪A 首匿罪 B 通行饮食罪 C 见知故纵罪 D 大逆不道罪52、春秋决狱首倡者为( )A董仲舒 B 孔子 D 汉武帝 D汉文帝53、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 下列关于春秋决狱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依据儒家经典 —— 《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是仅仅依据汉律审案B.实行 “ 论心定罪 ”的原则,根据犯罪人主观动机是否符合儒家 “忠” 、“孝”的精神,来决定犯罪人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C.以《春秋》经义决狱的原则在汉代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司法和审判D.春秋决狱与司法擅断存在一定的联系54、汉代财产继承实行( )A 嫡长子继承制 B 诸子均分制 C 宗族继承制 D 嫡子继承制55、汉代的买卖契约称为( )A质剂 B 傅别 C .券书 D钧金56、汉朝审讯案件称为( )A鞫狱 B乞鞫 C读鞫 D断狱57、汉代起诉相当于现代自诉的是( )A告 B劾 C奏报 D乞鞫58、在汉代对犯谋反罪的刑犯执行死刑应在( )A 秋冬行刑 B 决不待时 C春秋行刑 D 春夏行刑59、西汉末年,某地一男子偷盗他人一头牛并贩卖到外乡, 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妻子。

      其妻隐瞒未向官府举报案发后,该男子受到惩处依照汉代法律,其妻.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A.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 B. 按包庇罪论处C. 与其丈夫同罪 D. 按其丈夫之罪减一等处罚60、汉代曾发生这样一件事情: 齐太仓令获罪当处墨刑, 其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为官奴,替父赎罪这一事件导致了下列哪一项法律制度改革?( )A. 汉高祖规定 “ 上请 ”制度 B. 汉文帝废除肉刑C. 汉文帝确立 “ 官当 ”制度 D.汉景帝规定 “八议 ” 制度61、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 乙以佩刀刺甲, 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 “殴父也,当枭首 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 “论心定罪 ” ,认为丙 “非律所谓殴父, 不当坐 ”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错误的?( )A. “论心定罪 ” 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B. 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C. “论心定罪 ” 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D. “论心定罪 ” 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62、汉代提出审理案件应贯彻 “ 原心定罪 ”原则的思想家是 ( )A. 汉文帝 B. 董仲舒 C.汉景帝 D.淳于缇萦63、汉朝为实行回避制度,专门制定了 ( )A. 《推恩令》 B. 《附益法》 C. 《三互法》 D.《左官律》64、被誉为 “汉代孔子 ” 的著名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 .王充 C.仲长统 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