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苗侗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3372118
  • 上传时间:2021-08-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1.8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苗侗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 摘要:本文对苗侗民居建筑结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展开了探讨,文中先对苗侗民居建筑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分别对穿斗式干栏木楼、鼓楼等建筑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其后对苗侗民居建筑结构特点的文化意义进行阐述关键词:苗侗民居;建筑结构;文化意义苗族和侗族作为贵州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民族,作为当地的世居民族长居于此故此,苗族和侗族聚落的居民在“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下,彼此之间生活往来文化相互渗透由于身处于西南多山地区,苗侗居民秉承“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信仰依山傍水修葺自己的房屋但也由于不同的可客观因素使得在建筑选址、建筑材料、建筑布局、装饰装修、构架方法和色彩等存在着不同的差异[1]这也是各地民居发展的客观基础条件,苗侗两族均是聚族而居,以寨作为居住单位,本文就苗侗民居的建筑结构进行探讨一、苗侗民居建筑结构特点历史上,苗、侗两个民族在曾活跃在荆州、江淮等地区,侗族先民曾是古代百越中的骆越,因此故地本来是东来沿海地区[2]但因为历史发展中的较多原因,导致侗族先民迁徙至中国西南地区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苗侗族长期居于山区生活,创造了具有特点的建筑文化,尤其是民居建筑,是我国各个民族民居中最为鲜明的一支。

      侗族建筑中,穿斗式干栏木楼是最为主要的形式,遇见岩石能够附着,遇见沟渠,则可横跨,是一种与气候条件、当地形貌、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等条件相适应的建筑形式1、穿斗式干栏木楼结构侗族民居中,底层是为架空结构,以此储藏物品或者蓄养家畜底层架空结构,由木楼板与室内隔开,但木楼板之间具有缝隙,可以使凉爽空气与室内进行流通,更便于室内空气流动,能够达到散热、通风的效果不仅如此,底层架空结构能够使建筑具备防洪、抗涝的效果,且能够抵御猛兽虫蛇的威胁民居建筑中,生活起居等活动主要是建筑二层中,主要含有火塘、檐廊、卧室、火塘等布局,木楼各层空间多是敞开、外露的檐廊能够挡雨、遮阳,是室内与室外过渡的空间,也是休憩、劳动的场所檐廊设计能够使通风效果良好,便于空气流通,进而调节室内外气温屋顶设计挑檐及檐廊面积足够大,以此形成了大面积阴影,以此使多数居住、活动的空间都位于荫蔽处,可预防阳光辐射屋顶山部的设计具有歇山和悬山两种,开辟出偏厦的民居必须用歇山进行处理侗族民居中也设计了阁楼,一般是做储藏功用,同时也使建筑具有了隔热保温的空间,能够使屋顶保证通风效果侗族民居二楼结构一般会层层出挑运用最底层穿枋悬挑,第二层在其上挑出约60cm,第三层在第二层上挑出约60cm,以此使倒金字塔式木楼结构形成,增加的空间能够作为走廊、阳台、卧室等用途。

      这是侗族人民在空间利用上的独到见解总体来说干栏木楼的底层结构是不规则的,这是地形地貌造成的影响,为了使侗族人生活起居更为便利,同时应用架空、切角、悬挑等方法,使木楼底层以上的空间改变为规则的矩形形状,能够与复杂地形和地貌相适应,同时可保证室内空间的规整2、鼓楼的建筑结构鼓楼坪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侗族人民娱乐、休息、集会提供场所条件,但在应用中也具有微气候改善、建筑密度调节的重要功能在丘陵地带进行鼓楼的建设,要兼顾规模和活动场地,最为常用的方式便是架空建筑局部牙寨鼓楼主体部分往往是在高坎上完全架空村寨道路便是鼓楼的架空部分,为了使道路更为通畅,在进行鼓楼建设中将不是承重柱的柱体在鼓楼下方悬空鼓楼架空的位置也被称为风雨桥,不仅可以便于交通,同时也能使村民获得可娱乐、休憩的场所一些风雨桥的设计中,将人畜分开,人行较之动物行走的桥面更高1.5m,于此情况下使得人行道更为安全、洁净地层架空的结构,使地面在建筑建设中得到解放,为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提供公共场所比如三江独峒寨中,水塘、溪流随处可见,沿岸的民居为了使道路形成,将临水侧柱间距取值统一,以此使风雨廊形成,可以为村民提供全天集散、运输、交通服务。

      3、堰塘水枧的建筑结构侗族人民的民居均是木结构,因此在火灾发生的几率上相对较高,而建筑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情况,那么灾情就会急速蔓延,控制较难为此,在村寨中就有了遍布堰塘的情况,不仅减小建筑密度,同时提供了消防水源,一旦火灾发生也只会影响极小范围内,事态是可以控制的侗族人民还善于开发堰塘空间,很居民会在堰塘上进行粮仓的设计,以此为农业生产提供藏物场所堰塘和鼓楼坪和戏台等公用建筑,均是结合在一起的以此使公共建筑整体性更强,层次性更为丰富,且在中心空间上极为灵活、自由侗族居民饮用水方面,多是井水,侗寨村边有很多水井,水井四周多有伞盖乔木等植物,或者是进行井亭的建设,进而保护水源,在井亭上也会有浇筒,为行人提供饮用水高山村寨之中,逶迤连绵的水枧划分山泉引入到各家各户,方法为竹筒分泉这一方式具体便为:竹空其中,百十相接、架谷越涧,虽三四十里,均能引流,这一方式极为古老村寨之外,则是轮转不息的水水车,利用水流自身的力量将水从河中引去那村寨和农田一般而言,水车会与村寨边河岸设置,也是村寨景观的外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苗侗民居建筑风格二、苗侗民居建筑的文化意义建筑受到影响的条件是极为众多的,譬如气候、地形与建筑材料。

      气候湿润的情况下,要保证通风和防潮功能;地势平坦土地为农用地时,就要栖身与崎岖处,同时要保证建筑的使用效果;当地建筑材料有限,最为优质的便是杉树木材在通风防潮、建筑地不平坦、建筑材料有效的情况下,使得苗侗穿斗式木结构吊脚楼民居建筑形制逐渐形成这是当地环境影响的结果,并且作为山地建筑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在此中也不能磨灭了苗侗先人在居于狭、奋而上的追求,这是在苗侗民族发展中受困于地形时的强烈感受在实践中发现,苗族掌墨师,即苗族土木工程师对于苗族民居建筑的评价为像鸟雀一样,张开翅膀,翱翔于天际这也是穿斗式建筑给人强烈的艺术感受身处于苗寨中,无论是竖向空间或是横向空间,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气势,这种气,追其根源还在于建筑自身的内在之美,是建筑作为艺术品精神的功能反观现代城市建筑,四四方方的钢筋混凝土为绝大多数,没有艺术美感,而在应用中耗费的资材却是极多苗侗民居多数位于山区,沿着山脊自下而上的纵向展开,民居鳞次栉比,极有秩序之美而在纵向,基本是沿着等高线顺地形自身条件进行横向延伸因为苗侗民居的纵向、横向延伸有较大自由度,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居民都能按照自身意愿进行营建基址的选择虽然在地形限制下,建筑之间并非为完全相同的等高线,但参差交错,更具灵动之美。

      各个建筑建设中,因手法存在差异,所以在建筑形制上会存在一些差异苗侗民居建筑文化以自由豪放、简洁明快的特点,单体建筑之间也没有院落组合,促使建筑空间最大化的开放这种开放也使得建筑内空间、外部造型处理更为有利,以此使建筑空间的处理更具有弹性进行苗侗民居的建设中,是需要居民自身完全参与的,居民自身是投资人,同时也参与到设计、建设过程因此,房屋具有居民自身的印记,在建设中融入了房屋所有人自身的意图和设想,进而在共性之上表达出了各种个性所以苗侗建筑更具有个性化、个体化的特征,在发展中使苗侗民居建筑千姿百态,空间层次丰富多彩结束语现代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更为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建筑的艺术价值,从而使城市建筑千篇一律,极为枯燥通过本文对苗侗民居建筑结构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明确苗侗民居建筑的结构特点及其特点,能够为现代民居建筑发展提供借鉴参考文献1. 汪伦杰.基于可拓符号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再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8,144(07):46-47.2. 胡颖,李田.江西古民居建筑结构及装饰艺术研究──以汪山土库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000(020):209-211.-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酥梨水肥一体化及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规程.pdf 检验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液氢气瓶第1部分材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及第2部分操作要求.pdf 2025年秋二年级科学上册动物的家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观察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及环境检测实验室气瓶间安全技术规范.pdf 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技术规程及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第1-6部分)学习材料.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杂草综合防控及酿酒葡萄旱作技术规程.pdf 蜜蜂授粉梨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苹果园金纹细蛾综合防治+桃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园级自评指导手册.pdf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通用要求(学习材料).pdf 矮化中间砧苹果树栽培及水浇地春播玉米土壤培肥技术规程.pdf 《乡村语言文字高质量发展建设指南》全文.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校园里的植物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气瓶充装单位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要求(学习材料).pdf 甘蓝集约化育苗生产及苹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化学品鱼类细胞系急性毒性虹鳟鳃细胞系试验+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2025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植物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设计.pdf 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