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传》精美讲义.ppt
22页作者简介 林语堂 1895年 1976年 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 后改玉堂 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学者 翻译家 语言学家 新道家代表人物 作品包括小说 京华烟云 散文和杂文文集 人生的盛宴 生活的艺术 等 其他经历 早年留学美国 德国 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 回国后在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任教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 任校长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 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6年在香港逝世 写作背景 1936年 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 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 苏东坡传 英文名字为 TheGayGenius 苏轼的生平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7年 出生于眉州眉山 嘉祐元年 1056年 苏轼首次出川赴京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受到考官欧阳修赞赏 一举成名 熙宁四年 1071年 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惹怒王安石 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 先后任杭州通判 密州知州 徐州知州 湖州知州 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 1079年 苏轼四十三岁 调任湖州知州 上任后 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 湖州谢表 因 愚不适时 难以追陪新进 等被指包藏祸心 讽刺政府 随后又被从诗作中挑出大量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 被捕入狱 受牵连者数十人 史称 乌台诗案 苏轼的生平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 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 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 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 也上书说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在大家努力下 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 一言而决 苏轼得到从轻发落 贬为黄州 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 本州安置 受当地官员监视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 1 总写苏东坡在黄州过的 神仙般生活 第二部分 2 7 写与苏东坡有关的几则谣言 第三部分 8 20 写苏东坡精神上发生的变化 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 几则谣言 第一则 写苏东坡与酒友夜游 第二则 写苏东坡逃走 第三则 写苏东坡去世 精神与作品的变化 马梦得与余同岁月生 少仆八日 是岁生者无富贵人 而仆与梦得为穷之冠 即吾二人而观之 当推梦得为首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 一云 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尔 他日得志 当吃饱饭后便睡 睡了又吃饭 另一则云 我则异于是 当吃了又吃 何暇复睡耶 幸福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诵 明月 之诗 歌 窈窕 之章 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 履巉岩 披蒙茸 踞虎豹 登虬龙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 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 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 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 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 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 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 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 不见其处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作者笔下的苏东坡有哪些特点 旷达乐观放浪不羁 率性自然诙谐幽默 善于自嘲有洞透人生的智慧寄情自然 逍遥自在 神仙般的生活饮酒夜游 草地昼眠与马梦得为穷之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海寄余生 文章引用大量苏轼的诗文 有何好处 1 直接引用与间接描写相结合 增强传记的真实性 使传主形象真实可感 具体生动 2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使作者的论述更令人信服 3 推动情节发展 4 使文章底蕴更为丰厚 增强了文学韵味 THANKS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