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word版)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doc
46页《西方哲学史》复习笔记绪 论一、哲学是什么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第一个使用philosophia指代哲学,意为“爱智慧”古今中外,对哲学的定义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答案罗素说,哲学的任何定义都是有争议的,要弄明白哲学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阅读哲学本身二、哲学史黑格尔:“哲学史就是哲学哲学史应该是研究哲学、哲学思想来龙去脉,各哲学家思想的前后继承、发展、提高的过程三、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史是指从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哲学产生到19世纪中叶德国古典哲学终结这一漫长过程中欧洲各国的哲学思想☆基本线索和各发展阶段的总体特点: 16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 18世纪末 19世纪上半叶西哲史的开端: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西欧各国哲学18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公元前7世纪初或6世纪末到公元5世纪5世纪到15世纪初16——17世纪16世纪末至18世纪上半叶18世纪19世纪○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即有关客观世界的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创造了数学方法、辩证法和逻辑。
○西方理性思维的萌芽时期○特征:朴素、直观○探讨: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神学或一神论哲学○主要是形成于11世纪的经院哲学○包括: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较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大思潮:人文主义、自然哲学、宗教改革○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大派别的斗争○特点:政治哲学○两个时期:①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和社会政治学说;②后期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探讨:主体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关系⑴古典唯心主义: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⑵古典唯物主义:费尔巴哈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哲学☆概述时间上:公元前6世纪——公元5世纪哲学史上的地位: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文明讲起,罗马文明基本上继承了希腊文明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四个发展阶段:1、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哲学家们注重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探讨万物的本原问题本原指这样一种东西,万物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都复归于它正所谓现象永不停息地变化,而本体常住不变——亚里士多德2、古希腊哲学的繁荣探讨物质的结构问题,并转向人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原子论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念论3、古希腊哲学的高峰以往哲学的系统总结:亚里士多德哲学4、古希腊哲学的衰落和古罗马哲学晚期,古希腊哲学走向衰落,失去了原有的生机和活力。
古罗马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继续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概述时间:公元前7或6世纪地点:最早的希腊哲学产生于殖民地☆概念地图: “大希腊” 希腊本土 伊奥尼亚地区 地区 毕达哥拉斯学派 米利都学派 爱利亚学派 爱非斯学派一、米利都学派☆概述诞生于米利都城的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派别时间:公元前7至前6世纪主要特征:将哲学观点与自然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从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中寻找万物统一的始基代表人物: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亚里士多德:“那些最初从事哲学思考的人,大多数只把物质性的东西当作万物唯一的本原万物由它构成,开始由它产生,最后又化为它他们认为这就是万物的元素,也就是万物的本原 (一)泰勒斯泰勒斯(约前624—前547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希腊的“七贤”之一,被尊为“哲学之父”他曾准确地预测了日食,确定了一年为365天,据说他还发现了以影子长度计算金字塔高度的方法。
哲学命题——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初始的基本元素水是万物之原,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原因:水是万物不可缺少的养分;水是热的来源;水是大地之母(地浮在水上)评价:①用水作为万物的始基,形象地说明了整个自然界都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它以一种非常朴素的形式,唯物而又辩证地解释自然、说明世界②在当时,这是十分大胆而难能可贵的因为它是突破传统的神话宇宙论而用自然物质本身来说明万物本原的第一个常识这表明,人们不再满足于肉体感官所提供的种种具体印象,开始努力去探寻万物背后最终的统一基础,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二)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前546年),泰勒斯的学生,相传他通晓天文、地理知识,曾绘制地图和制作地球仪,还发明了日晷并用来测定东至和夏至、春分和秋分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形”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泰勒斯用水这种具体物质形态来作为万物始基不能解释宇宙间纷呈复杂的现象(“一”无法解释“多”)但他同时看到,水作为万物的始基,是由于它的无定形,而世界上有很多无定形的东西于是他主张任何单一的或单纯的自然物均不能成为万物的本原,任何东西只要是无定形的都可以作为始基评价:阿那克西曼德既坚持了泰勒斯的唯物主义方向,又比泰勒斯的思想前进了一步。
因为“无定形”比谁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更易于解释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事物三)阿那克西美尼阿那克西美尼(约前585—前525),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有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是第一个区分行星和恒星的人,并指出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照到云上的阳光所致作文天文学家,他最了不起的看法是:月亮本身不发光,由于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气解释:气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为气所包围气具有运动的特征,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分散的活动形成的受热时,其分散形成火;受冷时,气就凝聚而形成风、晕、水、土和石头,再由这些东西产生万物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这种永恒的运动而产生的评价:①他以具有特定性质和形态的“气”为本原,是对阿那克西曼德观点的否定和对泰勒斯观点的回复气”比“水”更普遍、更富于变化,克服了泰勒斯的局限性;比“无定形”更实在、更确切些,克服了阿那克西曼德的笼统性②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综合了他前辈的认识成就,使人类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小节:米利都学派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派别,主要探讨了万物的本原问题,并试图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说明世界,表现了哲学开端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性质他们提出的问题及其哲学观点,为古希腊以后的哲学开拓了道路。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哲学是十分朴素和原始的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创立于希腊的殖民城邦——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因其创始人毕达哥拉斯而得名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它尤其对数学、音乐进行了富有成果的研究,如:发现了著名的毕达格拉斯定理(也叫勾股定理)、黄金分割率、音度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琴弦长短的比例关系、天体星球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的数学规律等一)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年),伊奥尼亚地区的萨摩斯岛人1、哲学命题——数是万物的始基解释:一切事物的规定性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的“水”、“气”更加普遍,任何事物都有数量,数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元素,数的特征内在于音阶、天体和一切事物之中所以,数是万物的本原数学的始基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数决定事物,数产生万物,构成世界数是如何产生万物的?——数有其根“一”,由数根“一”产生出一切数,从而构成万物从数→点→线→面→体→水、火、土、气四种元素和一切可以感觉的物体四种元素以各种方式相互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评价:①这是在米利都学派之后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新探索。
数”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一切事物都离不开数,都有数量的规定性②毕达哥拉斯抛开了前人推崇的“无定形”的做法,通过数的确定性第一次建立起一种“有定性”的最高原则,这一原则对后世西方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③这一观点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已经由质进到量,由事物的具体形态进到事物的属性——数量,表明人们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毕达哥拉斯看到了数量对事物的重要性,这是对人类认识发展的重大进步④但是,毕达哥拉斯把数等于事物,作为万物的本原,这就把数抽象化、绝对化,数成了脱离和先于自然事物而存在的“实体”,是一种唯心主义倾向2、范畴思想范畴是构成事物的原则,“对立物是万物的始基”毕达哥拉斯列出了十大范畴:有限和无限、奇和偶、一和多、左和右、阴和阳、静和动、直和曲、明和暗、善和恶、正方和长方评价:对哲学思维有很大影响,第一次以成双成对的方式提出了范畴的思想3、灵魂学说基本信条:灵魂不死、灵魂轮回人分为灵魂和肉体两部分,肉身会消亡,但灵魂可转生灵魂的转世可以实现灵魂的完全净化,从而实现灵魂的得救这种灵肉分离的思想突破了希腊人传统的灵肉统一的观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西方唯灵主义的雏形◆毕达哥拉斯的名言“什么最智慧?数。
什么最美好?和谐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小节毕达哥拉斯学派最主要的特征:以人生为目的,以宗教为形式,以学术为手段影响:从哲学上说,它是古典唯心主义的始祖,开辟了从主体角度研究人的理性的先河西方一直到近代,走的基本上是数论的道路,它不仅影响了古希腊的思路,而且也影响到了近代西方科学与哲学的思路三、爱非斯学派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重要的唯物主义哲学派别,因产生于小亚细亚的爱非斯城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赫拉克利特一)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约前540—前480年)出身于爱非斯王族,为哲学而放弃王位1、哲学命题——万物的本原是火“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解释:赫拉克利特认为,唯有自身运动,而又不失去自己,并且永远运动的东西,才能作为万物的本原在一切事物中,火最富于运动和变化比起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或更富于灵活性、易变性,因而更符合始基的特征火是如何产生万物的?——赫拉克利特用凝聚和分散两种方式来描述事物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当火凝聚就形成气,气凝聚形成水,水凝聚形成土,这是下降的运动;相反,当土分散就形成水,水分散形成气,气分散就回到火,这是上升的运动。
宇宙万物就是经过分散和凝聚这两个过程的运动而形成的评价:赫拉克利特坚持从世界自身去说明世界那作为活火的世界,其一切存在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而且其生灭变化是按照一定的分寸进行的这就在不断转化的“无定形”原则中加入了“有定性”的原则,从而实现了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两种对立哲学原则的综合他强调世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动变化的,表现出强烈的辩证思维的特点2、辩证法思想(1)流变思想赫拉克利特:“万物皆变,无物常住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既踏进又不踏进同一条河,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认为,不变是隐藏在变化之中的和谐瞬间的稳定性与永恒的不变性是同变化的现象联系在一起的他的弟子克拉底鲁把这种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