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沪教版)三年级级学下册课件 珠算基础知识.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1509648
  • 上传时间:2017-08-1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23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珠 算 基 础 知 识,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目标,了解算盘的起源,掌握珠算的功能 感受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第一节 珠算的起源与发展,一、珠算的起源和历史二、珠算的发展三、珠算的功能,算盘的起源问题,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坛,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元代末年有一本书叫 《南村辍耕录》,其中记载了江南的一条俗谚,说新来的奴仆像“擂盘珠”,不拨自动;过了一段日子像“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到最后像“顶珠”,拨它也拨不动了俗谚里都已经有了“算盘珠”的比喻,说明珠算盘的运用在江南一带已有了一段时间和一定程度的普及了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又形成了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的第三说其依据是,一,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家药铺,其正面柜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盘,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将画面摄影放大,确认画中之物是与现代使用算盘形制类似的串档算盘我国有一位为珠算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大师,他就是明代珠算大师程大位。

      程大位自幼聪明好学,尤善数学,于公元1592年写成巨著《算法统宗》十七卷;1598年又对《算法统宗》删简,揭其要领,写成《算法统宗》四卷这两部巨卷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珠算书,它集明代以前珠算之大成,标志着由筹算到珠算这一转变的完成从此珠算成为主要的计算工具以后,《统宗》传入日本等国,并开创了日本“和算”之先河二、珠算的发展,珠算被代代流传下来,不仅逾千年而不衰,而且得到了长足的长展珠算凭借其独有的多种功能所带来的无穷魅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世人对它的珍爱和青睐汤加国国王亲自为学生上课,是世界上品位最高的珠算教师;美国把珠算“新文化”引进;墨西哥不少高等学校设立了珠算博士学位.,三、珠算的功能,珠算科技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主要是由于珠算科技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功能,它不仅计算方法易学方便,而且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和启迪功能,因此,它是任何其他计算技术、计算工具所不能取代的一) 珠算的计算功能(二) 珠算的教育功能(三) 珠算的启智功能,第二节 算盘结构及拨珠方法,一、珠算的基本概念 二、算盘的结构三、清盘与置数四、握笔的方法五、拨珠的方法,一、珠算的基本概念,算珠:具有一定的赋值(由于空间位置不同,而可以有不同赋值)用以示数和进行计算的珠子,叫做算珠。

      算盘:有算珠系统构成的计算工具,叫算盘珠算:研究和运用算珠系统的科学技术,运用算盘进行加、减、乘、除等的计算方法,叫做珠算二、算盘的结构,,二、清盘与置数,(一)清盘清盘,就是把靠梁的算珠用手指拨去成为空盘二)置数将数码拨入空盘,使算珠靠梁叫置数1.算盘的记数算盘记数,用档表示位,高位在左,低位在右,每隔一档相差10倍;用珠表示数,靠梁的算珠表示数字,离梁的算珠表示0,下珠一颗当1,上珠一颗当5记“1~4”只须下珠靠梁,记“5”拨入上珠,记“6~9”要兼拨上珠和下珠,珠算中的“0”以空档表示2.算盘的记位,算盘的记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三分位节制,用横梁上的记位点表示为了读写方便,可记住记位口诀为:个十百千万,三位分一节;一节前千位,二节前百万;三节前十亿,好读又好记另一口诀:梁上记位点,三位分节段;一节前千位,二节前百万;三节前十亿,四节万亿前三、操盘的姿势,打算盘时,身要正,腰要直,脚平稳,头稍低,眼向下,要求视线落在算盘下边与练习题交界处,运算时靠翻动眼皮看数拨珠,不要摇头打算盘时肘部摆动的幅度不要过大,精力要高度集中上身与桌沿的距离约10cm算盘的中央部分基本上要与身体中心一致四、握笔的方法,珠算运算需要用手拨珠,又要用手持笔书写计算结果,所以要求握笔运算。

      握笔方法如下:一是用无名指和小指握住笔尖部分,笔身横在拇指和食指之间,使拇指、食指和中指能够灵活拨珠(见图1.2)二是将笔夹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笔尖在小指方向,笔身横在右手拇指与食指间(见图1.3)三是菱珠小算盘握笔法,将笔横在右手拇指与食指间,笔头上端伸出虎口,笔尖露在1指与中指之外(见图1.4) 图1.2 图1.3 图1.4,五、拨珠的方法,珠算是用手指进行拨珠运算的,手指拨珠的方法就叫指法一般情况下使用菱珠小算盘,用拇指、食指拨珠,称“二指法”一)单指独拨1.拇指二指法:管下珠靠梁,有时管下珠离梁,2.食指二指法:管下珠离梁,上珠靠梁和上珠离梁二)两指联拨,1.双合(1)二指法:用拇、食指,托拨上下珠靠梁① 同档法:同一档上、下珠同时靠梁例:在空盘上拨入6、7、8、9或1+7、2+6、3+6、2+7② 异档法:左档下珠和右档上珠同时靠梁例:在空盘上拨入15、25、35、45或20+15、10+35、12+252.双分(1)同档法:用拇、食指,挑拨上下珠离梁一是同档上珠与全部下珠同时离梁例:9–9、8–8、7–7、6–6。

      二是同档上珠与部分下珠离梁例:8–7、9–7、9–6、8–6、9–8、7–62) 异档法:一是左档全部下珠与右档上珠同时离梁例:45–45、35–35、25–25、15–15、89–35二是左档部分下珠和右档上珠同时离梁例:45–25、45–15、45–35、35–15、35 15、96–153.双上(1) 同档法:用拇、食指,托下珠靠梁,挑上珠离梁同档下珠靠梁,上珠同时离梁例:5–1、5–2、5–3、5–4、6–1、6–2、6–3等(2) 异档法:左档下珠靠梁,右档上珠同时离梁例:5+5、5+15、5+25、5+35、6+5、7+5、8+5、9+54.双下(1)同档法:用拇、食指,拨上珠靠梁,下珠离梁一是同档上珠靠梁,全部的下珠同时离梁例:1+4、2+3、 3+2、4+1二是同档上珠靠梁,部分下珠同时离梁例:4+4、4+3、4+2,,(2)异档法:一是左档全部下珠离梁,右档上珠同时靠梁例:10–5、20–15、30–25、40–35 二是左档部分下珠离梁,右档上珠同时靠梁例:20–5、30–15、40–25、62–15 5.扭进:用拇、食指,拨本档下珠离梁,托前档下珠靠梁例:1+9、2+8、3+7、4+6、6+9、3+17、7+8,6.扭退:用拇、食指,拨前档下珠离梁,托本档下珠靠梁。

      例:10–9、10–8、10–7、10–6、20–18、32–19,第三节 数字的书写,一、汉字大写数字汉字大写数字主要用于填制需要防止涂改的信用凭证,如收据、发票、支票以及经济合同等大写数字是由数码和数位组成的数码: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零数位:个、拾、佰、仟、万、亿等书写规则:(1)数字要用数码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金额满拾元时,必须在“拾”字前写个“壹”字如:¥11.00元大写为:壹拾壹元整2)字体一般写正楷或行书字迹要清楚、工整,不能自造简化字3)表达金额前要有“人民币”三字以防篡改4)金额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可只写一个零字如:¥60,003.50元大写为:人民币陆万零叁元伍角整5)填写凭证时写错或遗漏,不能涂改,要重新填写二、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是世界上通用的数字,应用范围较广,多在填写单、表、账、册及记录计算结果时使用阿拉伯数码的写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3.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2.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试卷.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1 Lead-in Cartoon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Story time同步练.docx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单元测评卷1.docx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北师大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一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取整问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高频考点冲刺卷(含答案)-人教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行程问题超越提高习题(含答案).docx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班考常考易错冲刺卷(含答案)-苏教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数论综合提高二习题(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圆(三)》重难点题型练习(含答案).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复杂应用题串讲习题(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