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轼词两首》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_1.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八戒
  • 文档编号:332335025
  • 上传时间:2022-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轼词两首》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 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壮阔的意境美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6、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PPT课件或录音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开北宋豪放词风一生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造诣作品有《苏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苏东坡一生给后人留下了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余阕,文四千余篇苏轼如同一块兀立不动的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 “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绘画”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东坡肉)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文字狱,也是一次著名的莫须有之狱,苏轼以才华横溢而得到宋神宗的常识,成为政坛上的明星和文坛上的领袖但是,他在政治中坚决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还写了一些诗文以揭露和讽刺,引起了王安石一派话多官员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找到罪证,用牵强附会的手法指控苏轼怀有谋反之心苏轼被捕下狱,受尽严弄拷打,差点被判处死弄最后,因为皇帝的怜悯,苏轼免了死罪,贬到黄州苏轼住在黄州东城,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

      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体现了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气度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 1、解题,初读,放录音 (1)解题:“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目的还在于“写今” (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 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 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放录音,朗读提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提示:“东去、千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多少”写奇景,重读动词、喻体,音调高,语速稍快大江、浪淘尽、风流人物、江山、一时、豪杰写壮景发慨叹,语调较高,语速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叙述,语调平缓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提示: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 (4)补充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乱石:①陡峭不平的石壁《释名》:“山体曰石”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嫁给周瑜唐代诗人杜牧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指的是曹操筑铜雀台,打算灭吴后将“二乔”掳为己有的典故 樯橹:樯是船上的桅杆,橹是摇船的工具。

      这里是以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再引申整个水军有的本子作“强虏”或“狂虏”,那就直指曹操的军队了;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江月:临照在大江之上的月亮 大江东去:介词,向东 淘:淘洗 风流:英俊潇洒,事业有成 穿空:向上,刺破青天 拍:击,打 英发:卓越不凡,英姿勃发 灰飞烟灭:像……(灰,烟)一样 多情应笑我:倒装,应笑我多情 尊:通樽装酒的器皿 2、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慢慢转入降调,似有极目远眺、不舍逝去之恋;“浪淘尽”语速稍快,“尽”字重读,似有无力挽狂澜之势,“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千古”“风流”二词渐渐加重语气,“风流”拖长,应充满对英雄的歌颂、缅怀之情 (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一句属于哪种表达方式?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应该怎么读? 【明确】这一句属于表达中的记叙,点出了作者怀古的内容,交代出词人心中的英雄--周瑜,确定了本词要塑造和歌颂的对象这两句中速、较为平直、客观的叙述性语气朗读即可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中,哪些词最具表现力?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说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对下文周瑜形象的刻画有何作用?该如何朗读? 【明确】①动词“穿”“拍”“卷”与形容词“乱”“惊”“千堆”等最具表现力我们面前似乎出现了似千军万马在奔腾、百万雄师在咆哮的壮阔江面,耸入高空的悬崖峭壁挡住了长江的行程,一层又一层的滔天大浪被激起,它们气势磅礴地冲击着两岸的礁石,又被一层层地击碎成千堆万堆的雪沫,寒气扑面而来,轰鸣声震耳欲聋,大地瑟瑟颤抖……②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雄奇险峻、惊心动魄的画面,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意境;而这恰恰就是英雄当年活动的典型环境,作者也是用这些夸张了的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英雄气概。

      ③这三句动词重读,语速急促,充满气势,语调慷慨激昂,很好地渲染出了那种雄浑、壮阔的意境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在全词中起何作用?如何朗读? 【明确】①本句对景抒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江山如画”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总括,将这些具体景物收拢起来,成为一幅雄浑壮美的图画;“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转为写人,引出对周瑜的具体刻画②本句紧承前句急促紧凑的语速之后,渐渐转入舒缓,充满豪迈之情 (5)小结上阕 3、三读“展想象,塑形象” (1)“遥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遥想一直到“灰飞烟灭”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他心目中的英雄的? 【明确】先从生活细事上烘托周瑜的年轻得意,以美人衬英雄,突出他年少风流、奋发有为雄姿英发”是刻画周瑜形象的关键句,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描绘他的服饰装扮,现其儒雅娴静之风度;下阕“谈笑间”写其神态,突出他大敌当前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潇洒;“樯橹灰飞烟灭”与前面的“谈笑间”又构成了时间短而战绩丰的鲜明对比,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瑜的形象及赤壁之占的场面,仔细体会作者为我们塑造的这位古代英雄形象。

      【明确】请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赤壁之战”时周瑜的形象若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更好,可结合小说与词作以及自己的理解去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诸方面进行充实,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战争场面的描绘,力求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周瑜的英雄形象 (4)“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几句该如何读? 【明确】“遥想”二字为领起词,故应稍缓、延宕,有追忆之感;“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以比较平直、舒缓的叙述性语调语气朗读;“雄姿英发”语调上扬,重音在“雄”和“英”上,充满仰慕歌颂之情;稍事停顿之后,“羽扇纶巾”渐入平直,到“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语调渐升,充满豪情与歌颂 4、四读“析主题,悟情感”(探究交流) 对主题的理解以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1)赤壁之战中,有那么多的英雄,包括我们在《赤壁赋》中作者极力歌颂的“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