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8039524
  • 上传时间:2022-05-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 中国文化的西传与李白诗——以英、美及法国为中心* 2000年第2期 美国唐学会 秦寰明 与我们现在已经写的或将要写的有关这个大帝国的记载相比,一个优良的中国文学作品可以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精神 伏尔泰 当德国的康拉德?豪思孟(Conrad Haussmann)在其1920年出版的《“兰露”——三千年中国诗选》(“Im Tau der Orchideen\drei Ja hrtausender,1中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上述名言作为该书的书前题辞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对此是深有会心的书名“兰露”出自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记得初读此书,其封面设计曾给笔者留下很深的印象,那就是封面四周的边框里每一边都镶嵌了一个同样的名字:“李太白”约莫在豪思孟的心目中,李白是足以作为中国诗代表的宏伟诗人英国汉学家克兰默-宾(L.CranmerByng)为其1909年出版的中国诗译本取名为《玉琵琶》(A Lute of Jade),他的封页的这个标题下面特地补题了一句:“With lutes of gold and lutes of jade:Li Po”(以金镶玉饰的琵琶——李白)。

      李白《江上吟》有“玉箫金管坐两头”之句,《江夏赠韦南凌冰》有“玉萧金管喧四筵”之句,《上崔相百忧章》有“金瑟玉壶”之句,克兰默的书名或借意于此1922年,安东尼?卡斯特罗?费若(Antonio Castro Feijó)的《中国诗选》(Cancioneiro Chinês )在葡萄牙出版,此书系从法国俞第德?戈蒂那(Judith Gautier)的《白玉诗书》 (Le livre de jade)转译,所收作品包括李白、杜甫、苏轼等多位诗人的作品同年英国乔丹?赫伯特?斯泰布勒(Jordan Herbert Stabler)将费若此书转译成英文时,书名径题《李太白之歌》(Song of LiTaiPè)6也是以李白诗代表中国诗1929年,维特?宾纳(Witter Bynner)与江亢虎合译《唐诗三百首》出版,取名为《(群)玉山(头)》(The Jade Mountain)7,取李白《清平调词》“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句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出名作家赫门?黑塞(Hermann Hesse)在评论1907年出版的汉斯?贝特格(Hans Bethge)的中国诗歌的德译本《中国笛子》(Die chinesische Flte)时说:“这是一部中国各世纪的优秀抒情诗选,构成其峰顶的是李白。

      他的豪放气质使我们想起希腊人、意大利人和恋歌诗人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圣卢西亚岛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曾谈到中国诗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李白的作品 年来阅及数量不少的西方有关中国诗的材料,深深感到当西方人像伏尔泰所说的那样从中国的文学了解中国的精神的时候,他们意识到中国诗是中国文学的最权威的代表,而李白,在他们心目中又是中国诗的代表尽管中国最先传入西方的是《诗经》,但那是作为儒家经典而为西人所译介,远不如李白之声名播送西方人从李白开头了解中国诗,采纳中国诗的影响在西方,对中国稍有学识的人,言中国诗往往首及李白,李白的声名远在杜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西方人的眼中,李白是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个表征因此,李白在中国文化西传的历史中起着中国其他诗人所不成相比和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议论拟从这个角度切入梦想本文对国内的中西方文化 交流和李白学史或李白影响史的研究有所裨补不过,李白传入西方,时间既久,国别又多,以笔者阅历及语言之限,难以尽得,而文章的篇幅也有确定的限制,故本文以英、美及法国为评述的中心,时间的下限那么大致至二十世纪中期为止即便如此,挂一漏万及错误之处,仍所难免。

      尚望方家教正 一、十八、十九世纪西方汉学家对李白的初步译介 李白的名字,在西方有过大量不同的拼法,根据美国学者艾龙(Elling O.Eide)《李白传》(手稿)的统计,至少曾有过以下若干种:Lii Bor,Lii Taybor;Li Bo,Li Taibo;Li Pai,Li Taipai;Lei Pak,Lei Taipak;LèPih,Lè Taépih;Lype,Ly Taipe;Li pé,Litapé;Lipe,Lithape;Lipo,Litaipo从我们下面所引用的材料看,那么除上面所列举之外,早期西方还有些不同的拼法,如:LeeTaypeh (James Wilkinson),L i tsao pé (J.B.Du Halde,法文版),Li tsau pe (J.B.Du Halde,英译版),Lypê,LyTaypê (JeanJosephMarie Amiot),Letaepih (Sir.John Francis Davis)现在那么一般拼为Li Po或Li Bai李白的名字之为西方人所知,肇自十八世纪初。

      1761年托马斯?珀尔西(Thomas Percy)整理编译的中国小说的第一个英译本《好逑传》出版,1774年该书再版根据1774年的版本我们知道,此书的原译者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商人,名叫詹姆斯?威尔金森(James Wilkinson),他曾长期住在广东在他的《好逑传》译本手稿的空白页上,他记录了五位他所知道的中国优良诗人,第一位就是李白,其他四位是董其昌、高士奇以及两位难以由其拼音详知其所指中文名字的近代作家他注明列出这一名单的时间是1720年这份名单被附印于后来出版的《好逑传》书末1735年,法国出名学者杜哈德(J.B. Du Halde)出版了他的极有影响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de lempire d 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y chinoise)该书述及中国诗歌时说:“在唐代,诗人李太白和杜子美不让于阿那克里翁和贺拉斯阿那克里翁(Anacreon)是古希腊宫廷诗人,诗多醇酒与爱情贺拉斯(Horace)是古罗马诗人兼诗论家,他继承古希腊诗学模仿说的传统,强调寓教于乐,论诗偏于理性,对后来古典主义很有影响杜哈德所作的这个比类,已表现出西方对李白杜甫一豪逸一谨严的风格差异的初步熟悉以及“醇酒与爱情”的李白观,后者曾在西方延续了很长时间,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李白较易为西方所接纳的一个理由,尤其在李白初传西方的阶段。

      我们现在尚无法知道这个比类是杜哈德自己所作还是得之于他人,譬如早期来华的传教士由于从他的这部书来看,他并不熟谙李白书中在谈到中国的教导时,曾列举了中国古时候用来教导幼儿的一些故事,其中就有大家熟谙的“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但他貌似不知道这故事中的李白(Lipe)就是他在介绍唐代诗歌时所举的大诗人李太白以上两例,是笔者所见西方人提及李白的较早记载 1776至1814年,法国来华传教士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等人的《北京耶稣会士杂记》(Mémoires concernant lhistoire,les sciences,les arts,les moeu rs,les usages,etc.des chinois par les missionnaires de Pékin)12在法国不断出版这也是一部对中国文化西传和欧洲汉学影响巨大的著作在该书第五卷(出版于1780年)中,李白、杜甫得到了特意的介绍在这篇出自钱德明之手、长达八页的“李白”专章中,撰者从李白的出世、取名、幼年的读书诵经、习诗作赋,到出川入京,以诗见赏于贺知章,贺为之引见于玄宗,赋诗沉香亭,得罪高力士,高进谗言于杨贵妃前,玄宗遂赐金让其离京。

      今后李白浪迹各地,常纵酒豪饮后又因入永王李瞞幕,罪在死刑,幸得郭子仪营救,改流夜郎遂至采 石,寄迹于此,偶因醉,落江而死其所述主要在李白生平,虽沿中国史书传闻之旧以今观之,颇多谬误但在西方人的著述中,对李白作如此长篇介绍,此为最早文中说,李白与杜甫的诗,“与其他著名的诗人相比,就像光焰万丈的火炬与一般的火把相比第396页)唐代韩愈《调张籍》有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钱德明同时的清代出名学者钱大昕《随园灯词》其七有云“寻常灯火休相比,李杜光彩万丈长”,此诗见《潜研堂诗续集》卷三,有四部丛刊本钱德明或取其意,但也说明了西方人对这一评价的认可由于钱德明长期在华,他的这篇李白传又是在西方展现最早的,所以在很长的一个时期中常为人们所引用1829年,英国汉学家德庇时(Sir .John Francis Davis)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他的《汉文诗解》(The Poetry of the Chinese),根据其修订本(1870年出版,此时此文已增订补充为书),该书其次片面谈中国诗的风格时对李白生平作了简朴介绍,并且推举了钱德明的李白传 无论文化的传播还是学术的研究,其方向都是逐步向广泛走向特意化。

      杜哈德偶及李白杜甫;钱德明对李白杜甫作专章介绍,但重在生平;德庇时开头把留神力集中到中国诗这一特意的文体上,但还只是概略的通论性质到法国汉学家圣-德尼(Le Marquis Marie Jean Léon dHerveySaintDenys)那么开创了对断代诗歌——唐诗的研究1862年,他的译著《唐诗》Poésies de lépoque des Thang出版这是笔者所见西方第一本唐诗断代外译本可以说它是西方人对唐诗作家作品举行较为专心肃穆的研究的开头下面的几个特点可以证明这一点其一,该书采择有据译者所依据的主要是《唐诗合解》(王尧衢)、《唐诗合选详解》(刘文蔚)、《李太白文集》、《杜甫全集详注》这与此前西方人对唐诗偶有涉及、多述传闻不同其二,体例周详该书前冠长序,首先详述中国诗歌从《诗经》到唐诗的源流变化,对唐诗作了高度评价然后陈述中国诗歌的形式特点所选诗人,前有小传每一作品,后有解释译者这样做,很可能是借鉴中国古人选注诗歌的方法其三,有选家自己的眼光全书共选唐代三十五位诗人九十七首诗,以李白冠全书之首,选诗也最多,计二十四首其余如杜甫、王勃、杨炯、骆宾王、宋之问、孟浩然、高适、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戴叔伦等,亦多名家名篇。

      以李白冠领唐诗,这在《唐诗合解》或《唐诗合选详解》中没有这样明显的倾向可见这是圣-德尼自己的看法 稍后于圣-德尼,在英国有翟尔思(Herbert A.Giles)翟尔思著述甚丰主要有《中国文学选珍》Gems of Chinese Literature和《中国文学史》Chinese Literature前者分上下两册上册选文下册选诗,共选有二百三十余首诗,其中李白仍居其首,选二十二首杜甫次之,白居易又次之后者通常被认为是中外最早的中国文学通史之一尽管在翟尔思之前,1867年曾在上海出版过怀列(A.Wylie)所著的《中国文学札记》Notes on Chinese Literature,或被认为是西人著中国文学史之嚆矢,但严格讲那只是一本有关汉籍的目次学著作,中有对中国文学史的简要表达,述及李白和李白集1880年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著有《中国文学史概论》,惜未寓目,但至少在西方影响不大真正让西方人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领会地看到李白的身姿的是翟尔思的《中国文学史》该书第四片面第一章“唐诗”,对李白生平和创作有特意介绍,虽然还很简洁,但开先之功不成没 二、十九世纪后半期至二十世纪初戈蒂耶、庞德等人的创造性译作使李白在西方的影响急速扩大 假设说杜哈德、钱德明对于中国诗人的介绍,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