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原创]2015年《南方新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断句和翻译[配套课件].ppt

54页
  • 卖家[上传人]:姜**
  • 文档编号:340894
  • 上传时间:2017-01-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8K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十二 断句和翻译 考纲内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 B 级 (理解 ) 考纲阐释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 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既涉及文言知识,又涉及文段内 容的理解理解”就是准确理解句子在文本中的意思, 它是断句、翻译的前提和基础;“翻译文中的句子”就 是将文言句子转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 “断句”是检测“理解”文言句子的重要手段,因此, 考纲中虽没有出现“断句”的要求,但近年广东高考卷 中“断句”题还是一道高频出现的题目 考点分布 粤考解读 粤考精讲 (以下三题的文本见专题八的 “ 粤考精讲 ” ) 1. (2013 年广东卷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 /时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 /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B.正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时 /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 /咏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C.正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 /时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咏 /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D.正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时 /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咏 /移 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 名师剖析 】 本题形式上考断句,实际上考的是对段落内 容的整体把握。

      本题仅设 5 个断句点,其中有 3 个又是相同的, 真正要 考的只有两处,而 “ 咏 ” 须做 “ 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 的 主语, C、 D 两项排除;而 “ 时 „„ 之际 ” 是固定结构,可 理 解为 “ 当时正是 „„ 的时候 ” 【 参考答案 】 A 2. (2013 年广东卷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 苟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师剖析 】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 , 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第 ① 句翻译的关键在于 “ 自活 ” ,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 , 但因为在否定词 “ 不 ” 后加入了介宾结构 “ 以盐 ” “ 蜂聚 ” 中 “ 蜂 ” 活用作状语 , 应该有落实文言考点的这种意识才不会被忽略 。

      从句意上来看 , 主要落在 “ 苟 ” 、“ 深 ” 两个词和成分省略上 第 ② 句翻译的关键在 “ 名之 ” ,“ 名 ” 带宾语 “ 之 ” , 活用作动词 “ 叫 ” 、 “ 称呼 ” “ 傅先生天下贤士 ” 是考纲规定的判断句式 , 翻译时当然要体现出来 【 参考答案 】 ① (饥民 )如果不用贩卖私盐的方 法养活自己 (让自己活下去 ),一旦他们像蜜蜂一样聚集成为盗贼,那么形成 的 隐患就严重了 ② 傅先生是天下德才兼备的人,我尚且不能够和他成为朋 友,你是什么人,敢叫他的名字! 3. (2012 年广东卷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 汉语 ① 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创辑 《 安徽通志 》 ,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师剖析 】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

      翻译时要结合上下句读懂大意 , 抓住古汉语特殊句式及重点实词和虚词等 ① “ 赈 ” , 意为 “ 赈济 ” 、 “ 救济 ” 、 “ 赈灾 ” , 联系全句不难理解; “ 歉 ” , “ 粮食歉收 ” , 与 “ 乐岁 ” (丰年 )形成对比; “ 去 ” , “ 除去 ” ; ② “ 旌表 ” , “ 旌 ”有 “ 表彰 ” 、 “ 表扬 ” 之意; “ 以 ” , 目的连词 , 用来;翻译时需要补充被省略主语; ③ 关键点在 “ 病 ” 与 “ 竟 ” 上 病 ” , 活用为动词 “ 患病 ” ; “ 竟 ” , 意为 “ 完成 ” 、“ 实现 ” 此句中 “ 于淮南 ” 句为倒装句 , 翻译时需要调整到正常语序 【 参考答案 】 ① 收成不好就用储存的粮食来救济灾患,等 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 “ 社仓法 ” ,但是去除了 “ 社 仓法 ” 的弊端 ② (陶澍 )创作编辑 了 《 安徽通志 》 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 烈女,以此来勉励好的风气和好的习俗 ③ (陶澍 )晚年的时 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 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4. (2011 年广东卷 )断句和翻译 (1)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罗 既 官 游 击 乃 遣 人 访 其 妻 以 重 金 赎 还 为 夫 妇 如 初 报 其 鬻 身 救 夫 之 义 也 此 事 不 足 训 然 以 视 少 共 艰 苦 既 贵 而 厌 弃 其 糟 糠 者 其 厚 薄 之 区 殆 不 可 以 道 里 计 天 生 豪 杰 磊 磊 落 落 安 得 以 道 学 家 之 律 绳 之 【 名师剖析 】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理解和断句的能 力对文言文进行断句,关键在于准确领会文意所以,断句前 首先要反复阅读文句,做到对文句意思有一个整体的理解;然后, 把能断开的先断开,再逐步缩小范围,最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 切忌边看边断,这样就目无全句,容易误读、曲解给本句断句 时,要注意句中的标志词 “ 乃 ” 、 “ 也 ” 、 “ 此 ” 、 “ 然 ” 、 “ 既 ” 、 “ 其 ” 、 “ 殆 ” 、 “ 安 ” 等。

      断句后,要通读一遍, 看句意是否完整通顺 【 参考答案 】 罗既官游击 /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 /为夫妇 如初 /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 /此事不足训 /然以视少共艰苦 /既贵而 厌弃其糟糠者 /其厚薄之区 /殆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磊磊落落 / 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名师剖析 】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 , 意译为辅 , 字字落实 , 尤其是重点实词 、 虚词和词类活用等的理解一定要准确 力求使整个句子通顺合理 , 达到 “ 信 ” 、 “ 雅 ” 、 “ 达 ” 的标准 翻译这两句时 , 要注意:第 ① 句为省略句 , “ 匿 (于 )上流水中 ” 省略介词 “ 于 ” , 要落实 “ 泅 ” 、 “ 上流 ” 、“ 匿 ” 的意义;第 ② 句中的 “ 历 ” 为副词 , 译为 “ 逐个 、一一地 ” , “ 洵 ” 为副词 , 译为 “ 诚然 、 确实 ” , 可以联想 《 诗 ·邶风 ·静女 》 中的句子 “ 洵美且异 ” , 推断 “ 洵 ” 的意思 。

      【 参考答案 】 ① 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泳 (或:泅渡 )的人 (或: 勇士 ), (让他们 )拿着锋利的锯子事先隐藏 (或:躲藏 )(在 )上游的 江水中 ② (罗提督 )还 (或:并且 )请 (或:延聘 )文人 (或:读书人 )详细 地 (或:清晰地 )记载他 (做贼 )的事情, (这种胸襟, )确实是个非 凡 (或:异乎寻常 )的男子汉啊 粤考规律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是每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的 重点,题目所占分数一般在 10 分左右,形式是断句和翻译,考 查的是学生文言阅读的综合能力,且具有不错的区分度 ,适合 高考的选拔功能 文言文断句,在广东近年的高考中几乎每年都有考查,只 有 2012 年在命题上探索改革,取消了文言断句的内容, 2013 年却又以新颖面貌 (由之前的主观题变为选择题 )回归,显示了命 题人对这一考点在文言阅读能力考查中的 重视但断句题变成 选择题后,降低了难度,从而失去高考的选拔意义因此,断 句题的考查还会进一步探索 广东卷的文言语句翻译,一般是从原文中选取 2~ 3 个句子 要求考生翻译,分值 6~ 10 分。

      所选的句子在内容上一般是对 文章阅读理解有重要影响的,以此作为考查点,落实对文本的 整体阅读;同时,要在翻译中考查学生的文言知识功底,即把 握题目中的文言知识得分点的能力 考点透析 考点一 文言断句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 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 重要标志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 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文言文断句,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 句突破意思就是说,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 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要 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 粗心大意 要做好断句题,首先要有句子意识 句子在表意上常常是 表意完整、清楚,在结构上主干成分齐全从构句成分来看, 名词、代词常做主语、宾语,动词、形容词常做谓语断句时 可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前找主语,后找宾语也可以找名 词、代词,确立主语、宾语,断句点常在名词、代词前后。

      如 “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 影动 /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 ” (《 项脊轩志 》 ) 其次,虚词是断句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 连词,他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 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 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 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 在句中如 “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 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而耻学于师 „„” (《 师说 》 ) 这段文字的断句,大部分以句中 的虚词为界,可见,利用虚词这个标志,是有助于正确断句的 另外,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文言固定结构的种类及形式只要熟记,即可在断句时成为很好的 “ 帮手 ” 第三,凭借文言句子的对称、节奏等进行断句 古人写文 章讲究语言的工整,多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分层作业(含答案).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命活动》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导学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教学设计.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14.4 近似数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1《珍视自由》教学设计.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教学设计:四、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根的生长》教学设计.doc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7.2《践行平等》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 实数 复习学案.docx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导学案(含答案).doc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四章《实数》每课时 教案汇编(含七个教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学习项目三《3 为班级小乐队编配合奏曲》精品教案.doc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芽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doc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6课 高效获取信息的方法》精品教案.doc 统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素养进阶教学设计).docx 冀少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四节《开花结果》教学设计.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