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浙江省台州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7页1台州市六校台州市六校 2012-2013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化学试题全卷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酒精 B、二氧化硫 C、一水合氨 D、硫酸钡2.对于反应 2SO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恒容通入一定量的 O2 B.增大体系容积 C.恒容移去部分 SO3 D.降低体系温度 3、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 ) A.用 100mL 量筒量取 5.2mL 稀硫酸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20.10mL 溴水 C.用托盘天平称取 8.56g 食盐 D.用 250mL 容量瓶配制 230mL0.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4.将 0. 01mol/L 的 NaOH 加水稀释 10 倍后溶液的 pH 值是( )A.0.001B.3 C.11 D.135.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B.在 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Cl2 D.加热纯碱溶液,其去污能力增强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Cl2+H2OH++Cl-+HClO B.HS-+OH- S2-+H2OC.HCO3-+H2OH3O++CO32- D.NH4++H2ONH3·H2O+H+7.常温下,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 H+的溶液 B.加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pHc(H+)的溶液8.常温下 pH=10 的 NaOH 溶液和 pH=4 的 HCl 溶液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C.两者相同D.无法确定9.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一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 H2、O2时,铜作阳极10.一定量的 Fe 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一定温度下为加快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氢气的量,可向其中加入少量( )A.K2SO4固体 B.Zn 粉 C.SO3 固体 D.CuSO4 晶体2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 + O2(g) == CO2(g) ;△H= +393.5 kJ/molB.H2(g) + 1/2 O2(g) == H2O(l);△H =-285.8 kJ/molC.2SO2 + O2 == 2SO3 ;△H =-196.6 kJ/molD.2H2(g) + O2(g) == 2H2O(l) ;△H =-571.6 kJ12.反应 H2(g)+I2(g) 2HI(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 HI(g)1/2H2(g)+1/2I2(g)的平衡常数为K2,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 ( )A.K1=2K2 B. K1=1/K 2 2C.K1=K D.K1=1/2K22 213.关于化学反应 2A(g) + B(g) 3C(g) + D(g),下列反应速率表示反应最快的是 ( )A、v(A)=1.4mol·L-1·s-1 B、v(B)=0.6mol·L-1·s-1C、v(C)=1.5mol·L-1·s-1 D、v(D)=1.6mol·L-1·min-114.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 0.10 mol·L—1HCl 溶液,溶液中 c(H+)减小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5.在 100ml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 1ml0.01mol/L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 的 Ksp=1.8×10-10) ( )A.有 AgCl 沉淀析出 B.无 AgCl 沉淀 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 pHP1)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增加 N2的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图示23.pH=11 的x、y两种碱溶液各 5mL,分别稀释至 500mL,其 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x 的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 y4Ì úÐ â»· (b)¸¯Ê´Ç ø(a)B.若x、y是一元碱,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盐溶液,y的 pH 大C.若x、y都是弱碱,则a的值一定大于 9D.完全中和x,y两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稀硫酸的体积V(x)>V(y)24.将 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 Cl-由 a 区向 b 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 Fe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 Fe2+由 a 区向 b 区迁移,与 b 区的OH―形成 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 NaCl 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u-2e- = Cu2+25.下列最终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H+) + c(M+) = c(OH-) + c(A-)B.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C.0.1mol·L-1的 NaHA 溶液,其 pH=4:c(HA-)>c(H+)>c(H2A)>c(A2-)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成酸性:c(CH3COO-)<c(CH3COOH)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4 分)26.(1)已知 NaHA 水溶液呈碱性。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aHA 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 NaHA 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25℃下,向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MgCl2和 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25℃时 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3)在 25℃下,将 a mol·L-1的氨水与 0. 01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 c(NH4+)=c(Cl-),则溶液显_____性(填“酸” “碱”或“中” )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NH3·H2O 的电离常数 K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一)恒温恒容下,将 2 molA 气体和 2 molB 气体通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 C(g)+2D(s),2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 1.2 mol B,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1.2 mo1·L—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 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 = 5(3)A 的转化率与 B 的转化率之比为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C.A 的消耗速率与 B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2∶1(二)能源短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1)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原理为:CO(g) + 2H2(g) CH3OH(g) ΔH,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 ΔH 0 (填“>” 、 “=”或“<” ) ②在 300℃时,将 2 mol CO、3 mol H2和 2 mol CH3OH 充入容积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A.向正方向移动 B.向逆方向移动 C.处于平衡状态 D.无法判断(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 + 3O2(g) = 2CO2(g) + 4H2O(l) ΔH = -1451.6 kJ·mol-1②2CO (g)+ O2(g) = 2CO2(g) ΔH = -566.0 kJ·mol-1写出该条件下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以甲醇、氧气为原料,KOH 溶液作为电解质构成燃料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的 pH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4)如果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石墨作两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该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8.某学生用 0.1000 mol·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取 20.00 mL 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 2-3 滴酚酞试液B.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滴定管 2-3 次C.把盛有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温度250℃300℃350℃K2.0410.2700.0126D.取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 2-3mL 处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为 3.10mL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用标准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的读数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 、F(填序号) ;(2)上述 B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4)上述 A 步骤操作之前,若先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是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5)若滴定结束时,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则终点读数为 mL。
6)根据读数计算出该待测液的浓度为 三、计算题(本题共 6 分)29.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的 C 端变为蓝色1)A 中 Fe 电极处所发生的电极方程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