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练习.docx
7页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练习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颔联妙在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画面萧瑟恬静,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3.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4.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作用: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4.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突”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不重复由于气势贯通,自然天成,读来并不感到重复5.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天气晴好,江北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的青草繁茂浓绿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使至塞上》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愤懑等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2.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3.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表达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4.“征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诗人在萧关逢候骑,可看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不得志的愤懑之情)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展开想象与联想,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江水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
2.分析“随”“入”“尽”的好处随”: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表达了作者初出荆门时喜悦开朗的心情诗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3.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句中“下”的好处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炼字:“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之情5.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作者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本诗以“行”为线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对钱塘湖早春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最爱”最能体现这种情感2.体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争”和“啄”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4.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莺是春天的歌手,几只早飞出来的黄莺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歌唱,刚飞回来的燕子忙着衔泥筑巢,不知要将家安在谁的屋檐下5.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所展现的画面缤纷的野花次第开放,使人眼花缭乱出生的嫩草一片新绿,才刚刚盖过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