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总结(四).docx
6页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预防和管理第一节职业病危害概述职业病危害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 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危害考点1: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分类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1)化学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列如矽尘、煤尘、石棉尘、电焊烟尘等化学有毒物质, 例如铅、汞、镒、苯、一氧化碳、硫化氢、甲醛、甲醇等2)物理因素,例如异常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异常气压、噪声、振动、辐射等3)生物因素,例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 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2)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2)精神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3)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2)作业场所建筑卫生学设计缺陷因素,例如照明不良、换气缺乏等例题】某机械制造厂铸造车间,在型砂、铸型、打箱、清砂及铸件清理等生产过程中产生 大量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属于()。
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环境因素【答案】A【例题】某水泥熟料生产线,在煤粉制备、水泥配料、生料粉磨工段存在沙尘等职业性有害 因素,在窑头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危害,在回转窑处一存在高温、 辐射热,设备运转中存在噪声危害按照职业性有害因素来源分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oA.矽尘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B.高温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C.噪声属于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D.一氧化碳属于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答案】B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 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 容许接触浓度;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 的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 (15min)接触的浓度超限倍数:未制定PC-STEL,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 (15min)不应超过PC-STEL的倍数值。
例题】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 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这四类限值规定了不同单位时间内劳动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 阈值,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其中“最高容许浓度”指标规定的单位时间是()o A.40h工作周B.8h工作日C.5minD.工作日内,任何时间【答案】:D【例题】不锈钢压力容器制造过程包括:钢板切割下料、成形、焊接、无损检测、吊装组对、 热处理和酸洗钝化等工序,生产过程中存在烫伤、物体打击、高温、腐蚀性气体等危险有害 因素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以下有害因素中,属于物理因素的是()A.金属烟B.电焊烟尘C.石棉尘D.X射线【答案】D考点2:职'也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1)职业禁忌,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职业禁忌与 职业健康监护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 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 或者病理状态;(苯、氨、甲醇、汽油)(2)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指生产经营单位需要建立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 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考点3: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1)职业性病损:劳动者职业活动过程中接触到职业病危害因素而造成的健康损害,包括工 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2)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 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界定法定职业病的四个基本条件:1 .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2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例题】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以下关于职业病 诊断条件中,不作为界定法定职业病基本条件的是()o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B.列入法定职业病范围C.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D.接触职业危害因素5年以上【答案】:D考点4:职业病预防控制方针及原那么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工会、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机构、职业卫生服务 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 方针,遵循“三级预防”的原那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 水平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从根本上杜绝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 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开展 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损害,早期鉴别和诊断第三级预防在患职业病以后 合理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对职业病病人的保障,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针对整个或选择的人群,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能起根本作用, 一般所需投入比二三级要少,且效果更好例题】关于职业病预防的“三级预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第一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B.第二级预防,又称保健预防C.第三级预防,是在病人患职业病以前,定期进行体格检查D.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一般所需投人比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要少,且效果更好 【答案】:D第二节职业病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考点1:粉尘与尘肺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中,尘肺最为严重,其基本病变是引起肺纤维性改变从病因上分析,可将尘肺分为6类: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金属尘肺、混合性尘肺、 有机尘肺13种法定尘肺职业病:L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炭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 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其他尘肺 无机性粉尘:(1)矿物性粉尘,例如煤尘、硅石、石棉、滑石等。
2)金属性粉尘,例如铁、锡、铝、铅、镒等2)人工无机性粉尘,例如水泥、金刚砂、玻璃纤维等有机性粉尘:(1)植物性粉尘,例如棉、麻、面粉、木材、烟草、茶等2)动物性粉尘,例如兽毛、角质、骨质、毛发等3)人工有机粉尘,例如有机燃料、炸药、人造纤维等混合性粉尘:混合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混合存在在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是混合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与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级:轻度、中毒、高度、极度危害毒物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拮抗作用生产性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1)吸入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状态的毒物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可通过肺泡直接进入血 液循环,其毒性作用大,发生快2)经皮吸收经过表皮或经过汗腺、毛囊等吸收,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食入氧化物可在口腔中经黏膜吸收职业中毒的类型: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有些毒物具有致癌性,接触有些毒物 可能对妇女有害,甚至会累及下一代考点2: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及其所指职业病(1)生产性噪声病一一噪声聋、爆震聋由于长时间接触噪声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的水平,称为永久性听力阈移,临床 上称为噪声聋。
职业噪声还具有听觉外效应,可引起人体其他器官或机能异常2)振动一一手臂振动病(3)红外线辐射——白内障(4)紫外线辐射一一电光性眼炎(5)电离辐射一一急性、慢性外照射放射病,外照射皮肤放射损伤,内照射放射病(6)激光一一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7)高温——中暑(8)低温——冻伤(9)压力减压病(10)高原低氧——高原病考点3:职业性致癌因素引起的职业癌(1)石棉一一肺癌、间皮瘤(2)联苯胺一一膀胱癌(3)苯——白血病考点4:生物因素引发的职业病(1)炭疽菌一一炭疽病(2)硬蟀传播的病毒一一森林脑炎(3)布鲁氏杆菌一一布鲁氏菌病(4)艾滋病病毒(HIV病毒)一一艾滋病(限于医疗为什人员及人民警察)(5)伯氏疏螺旋体一一扁虱叮咬传播一一莱姆病【例题】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称职业病以下有关职 业病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oA.地下桥墩潜水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高压病B.高山勘探低气压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减压病C.冶炼车间热辐射产生的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是职业性白内障D.冷库的低温作业引起的职业病是关节炎【答案】C【例题】机械制造工业生产中,加热金属等可成为红外线辐射源。
铸造工、锻造工、焊接工 等工种可接触到红外线辐射长期接的红外线辐射可引起的职业病是()A.皮肤癌B.白内障C.慢性外照射放射病D.电光性眼炎【答案】B考点5:职业病危害评价(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依据职业卫生有关采样、测定等法规标准的要求,在作业现场采集样品后测定分析或者直接 测量,对照国家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有关的标准要求,评价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 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2)建设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3)生产运行中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 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例题】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平安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至 少每()进行一次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A.半年B.一年C.两年D.三年【答案】B考点6:职业病危害控制(1)工程技术措施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如密封、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 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 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2)个体防护措施(3)组织管理等措施通过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确保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有关要素的良好与 有效运行革、水、密、风、管、护、教、查【例题】为有效降低输煤皮带间的粉尘浓度,可以采取湿式作业方法;为降低化学试验室有 毒物的浓度,可以采取全面通风的方法这些措施属于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中的()措施 A.工程控制技术B.集体防护控制C.组织控制D.管理控制【答案】A【例题】职业危害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在 化工生产过程中,属于控制化学毒物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是()oA.改变工艺用甲苯替代苯作为原料B.佩戴防毒面具C.建立健全预防控制程度D.合理组织劳动过程【答案】A第三节职业病危害管理考点1: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国家建立职业病危害工程申报制度生产经营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 害因素时,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危害工程,接收监督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工程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