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中国海洋大学课程大纲-海洋环境生态学【海洋环境生态学课件】.pdf
15页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附件 2: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生态学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英文名称(Marine Environmental Ecology) 【开课单位】 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 【课程模块】 学科基础 【课程编号】 090523211417 【课程类别】 必修 【学时数 】 48 (理论 48 实践 0 ) 【学分数 】 3 一、课程描述 (一)教学对象 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 1、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人为干扰下海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规律以及受损海洋生态系统恢复、 重建和保护对策,重点掌握海洋生态学基本理论、海洋生态环境受损与生态监测评价方法、生态恢 复与生态系统管理以及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知识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海洋生态失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衡现象,培养海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备将来 从事与海洋环境、生物资源以及生态学相关的研究以及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修读要求 海洋环境生态学为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基础教育层面必修课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 业学科基础教育层面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依据生态学原理,着力阐述和介绍人为干扰下海洋生态系 统受损后的变化过程、规律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理论和实践问题,突出了生态学、环境科学等 学科间的交叉和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学生应具备生态学的视野、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论,从而来认 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海洋环境问题 (三)先修课程 普通生态学 二、教学内容 (一)绪论 1、主要内容: 包括:海洋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形成与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环境生态 学与相关学科 2、教学要求: 了解: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形成与发展;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环境生态学 与相关学科关系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理解:目前面临主要海洋环境问题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主要海洋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二)第一章 海洋生物与环境 1、主要内容: 地球上的生物;生物多样性概念;海洋环境与主要海洋生物类群;主要海洋环境因子的生态作 用;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2、教学要求: 了解:生命的产生与进化;海洋环境基本知识; 理解:主要海洋生物类群;主要海洋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掌握:生物多样性概念;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假说;真光层、光补偿点、饱和光强、 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生物学零度、生态因子等概念;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3、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多样性概念;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假说;真光层、光补偿点、饱和光强、 光合作用有效辐射、生物学零度、生态因子等概念;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难点:地球自我调节理论Gaia 假说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三)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 1、主要内容: 生物种群的特征;种群动态;种群关系 2、教学要求: 了解:生命系统的层次;种群的群体特征、生命表及其应用;种群数量变动规律;集群和 种内竞争及其生态学意义;了解异质种群理论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上的意义 理解:海洋海洋生物间各种共生关系及其生态学意义;生态位分化的几种主要方式;捕食 作用及种间食物关系的生态学意义 掌握:种群的概念及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自然种群增长模型;种群生态对策及在保护生 物学方面的实践意义,并理解应用种群生态学有关理论对待自然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 用的重要意义;高斯假说和种间竞争的基本原理、生态位理论。
3、重点、难点: 重点:种群的概念及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自然种群增长模型;种群生态对策及在保护生 物学方面的实践意义,并理解应用种群生态学有关理论对待自然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 用的重要意义;高斯假说和种间竞争的基本原理、生态位理论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难点:种群概念;自然种群增长模型;高斯假说和种间竞争的基本原理、生态位理论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四)第三章 群落生态学 1、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因素;生物群落的演替 2、教学要求: 了解: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群落演替类型;演替理论及生物群落演 替的制约因素;海洋生物群落演替 理解:影响群落结构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概念及常用多样性指数;中度干 扰假说;同资源种团和关键种的概念;生物群落演替的概念;群落演替过程群落结构与机 能的变化 3、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群落物种多样性概念及常用多样性指数;中度干 扰假说;同资源种团和关键种的概念;生物群落演替的概念;群落演替过程群落结构与机 能的变化。
难点:同资源种团和关键种的概念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五)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1、主要内容: 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 2、教学要求: 了解: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成分;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浅海、河 口、近岸上升流等不同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和生物群落特征 掌握: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思想;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等概念;生态系 统生物生产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功能 3、重点、难点: 重点:负反馈调节和生态平衡;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核心思想;食物链、食物网、 营养级等概念;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功能 难点:简化食物网;生态平衡;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 4、其它教学环节: 教学录像、讨论,回顾海洋生态学相关内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六)第五章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 1、主要内容: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与研究进展;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 的功能价值及其评估。
2、教学要求: 了解: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理解: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 掌握: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类型及其内涵 3、重点、难点: 重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内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类型及其内涵 难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内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4、其它教学环节: (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 无 (七)第六章 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1、主要内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8 干扰与干扰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成因;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理论;人类活动对 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教学要求: 了解: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干扰生态学及学科任务;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现状以及脆弱 生态系统现状;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理解:现存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掌握:干扰的概念、干扰的生态学意义;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掌握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即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3、重点、难点: 重点:干扰的概念、干扰的生态学意义;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征;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掌握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即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难点: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干扰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八)第七章 海洋污染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主要内容: 海洋污染;海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评价;海洋生态监测与海洋生态环 境影响评价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9 2、教学要求: 了解:海洋污染物质分类;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和转化;环境污染 物的毒性;蓄积毒性评价、亚慢性毒性评价和慢性毒性评价、特殊毒性评价等环境污染物 的毒性评价方法;生态监测的概念;生态风险评价原理 理解: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自净能力及过程 掌握:海洋污染的概念;海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生物放大、生物浓缩、生物积累 和环境容量等概念;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评价;海洋污染的生态监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 价的程序、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海洋污染的概念;海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生物放大、生物浓缩、生物积累 和环境容量等概念;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评价;海洋污染的生态监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 价的程序、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难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方法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九)第八章 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 1、主要内容: 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工程与修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0 复技术 2、教学要求: 了解:生态系统受损主要形式;恢复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有关研究进 展;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受损湖泊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工程的设计与应用 理解: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有机物和放射性核素去除及其在近 海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掌握: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的 主要方式及影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方法与措施;生态工程的定义;生态工程 设计的生态学理论依据 3、重点、难点: 重点: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恢复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的 主要方式及影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方法与措施;生态工程的定义;生态工程 设计的生态学理论依据 难点:受损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方法与措施;生态工程。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十)第九章 海洋生态系统管理 1、主要内容: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及基本原则;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生态 规划与设计 2、教学要求: 了解:大海洋生态系、渔业的生态系统方法等渔业生态系统管理前沿;生态规划与设计的 内容及方法;环境规划;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理解:生态系统管理考虑的要素;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 掌握: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基本原则;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原 则 3、重点、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基本原则;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海洋生态系统 健康;生态规划与设计概念、原则 难点: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海洋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 4、其它教学环节: 无 (十一)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主要内容: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特点;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新思考及行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海洋生 态环境保护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2 2、教学要求: (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了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及特点;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新思考及人类行为方式的转变;关于 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观的两种争论。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 护”的主要行动内容;海洋环境监测与海洋环境保护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思想和原则;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观 3、重点、难点: 重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思想和原则;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观 难点: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伦理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