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政治 第三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2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6182296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30.50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精神纽带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___________,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爱好和平、勤劳勇敢、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 3.爱国主义(1)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________,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核心精神支柱爱社会主义祖国统一(2)作用: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____________3)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__________本质上是一致的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____________。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____________先进性载人航天(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____________精神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主心骨(1)途径:①最重要的是发挥“________”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____________相结合优良传统(2)意义:①是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时代精神全民族综合素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整体意识在全民族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平(赢得世界赞誉)、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内在气质和精神力量)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2)爱国主义的作用: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4.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民族精神是变化发展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主要体现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例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1)途径:①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2)意义: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基础过关】1.鲁迅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答案]A 2.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

      例如()①“夸父追日” ②“天道酬勤” ③“愚公移山”④“精卫填海”B.①②④D.②③④A.①②③C.①③④[答案]C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答案]A 4.“自恃者,得天下得天下者,先自得也这体现了()A.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D.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答案]A 5.2011 年 11 月 17 日和 18 日晚,大型历史豫剧《苏武牧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了两场李长春同志观看了演出,称赞该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下列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有()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是动员和③爱国主义是中国各族人④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在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物质保证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

      2)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当中既有文化精华,又有文化糟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误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注意:中华民族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要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与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上各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一些人居心叵测地将弘扬民族精神污蔑为狭隘的民族主义,这只不过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的一个翻版 ◎ 真题体验 ◎1.(2013 年四川卷)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D 此题意中“从汶川……那……”,没有体现①,更没有涉及②。

      2.(2012 年江苏卷)《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C材料强调感动中国的 100 多位人物和群体走进人们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故 C 项正确A、B 两项错误,犯了倒果为因的错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D 项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榜样的作用,而不是道德评价体系故选 C ◎ 考题预测 ◎1.( 广东深圳 2013 年二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①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②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A ②表述错误,弘扬中国精神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④错在了“根本”。

      故选 A 2.(广东汕头 2013 年一模)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这一古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A.团结统一精神B.爱好和平精神C.勤劳勇敢精神D.自强不息精神[解析]D 材料的主旨是人在不利的客观环境下,首先要有志气站起来,要往前走,不要被困难所压倒,这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3.(广东“十二校”2013—2014 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 37 634.8 万人次受灾灾害发生后,中央在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工作的同时,其他各省市人民也积极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这充分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③必须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A ③错误,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④错误,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4.2013 年 1 月 18 日,2012 年度“和谐家庭·幸福榜样”推选活动在北京揭晓,30 对家庭光荣当选其中,有勇敢无畏、惠益他人的吴菊萍和张丽莉夫妇;有大爱无疆、甘于奉献的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

      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震撼人心是因为()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C.传统道德影响深远,人人践行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解析]A “和谐家庭·幸福榜样”当选家庭的先进事迹,无不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A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B、D 两项排除践行传统美德,而不是传统道德,C 项错误故选 A 5.(河北衡水中学 2014 届高三下学期调考)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今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古代“竹文化”对你有何启示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竹文化”“中华民族精神”, 可以从先进文化塑造人、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民族精神的作用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用先进文化塑造我们的人生先进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