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第一课时.docx
4页备 课 笔 记课题草原第 1 课时备课时间8.14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2.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3. 为课文分部分,概括归纳能力并能感受草原的美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草原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板书:1.草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学过程(1)检查生字读音小丘( qiū)渲染(xuàn )迂回( yū)蒙古包( měng )襟飘带舞( jīn )鄂温克(è)(2)指导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衤”,与衣服有关,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涩”是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止”,不能写成“上”裳”下面是“衣”,与衣服有关微”:中间部分不能少一横3)理解较难的词语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洒脱”的意思是:潇洒自然,不拘束这个词语反映了草原的广阔无边②理解“襟飘带舞”一词的意思,可以出示蒙古族鲜艳的服装来分析,意思是:衣襟和裙带随风舞动③“翠色欲流”一词可以从难字入手理解,比如“欲”在这里表示“将要”的意思,“翠色欲流”就是绿得太浓了,将要流下来,写出了草原的绿,是充满生命力的④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1)这篇是一片访问记何谓访问记,就是记录自己访问的过程访问记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地点转换的顺序)(2)访问的地点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3)按照地点变化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初入草原,感到草原的景色美丽迷人。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接近公社,蒙古族人民来到很远的地方欢迎远客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蒙古包外,大家互相握手,非常热情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在蒙古包里,蒙古族人热情款待我们,并与我们进行了联欢第五部分(第五自然段):我们与蒙古族人在大草原上依依不舍地告别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意思,要运用关键词语加以概括,不要啰嗦板书设计 板书 草原小丘( qiū)渲染(xuàn )迂回( yū)蒙古包( měng )襟飘带舞( jīn )鄂温克(è)裳、涩、微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