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阳名人录—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董作宾甲骨篆刻作品探析.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59003508
  • 上传时间:2022-02-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7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南阳名人录—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董作宾甲骨篆刻作品探析 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字彦堂,又作雁堂,号平庐祖籍河南温县董杨门,出世于河南南阳甲骨学家、古史学家、“甲骨四堂”之一 1923年-1924年,董作宾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1925年-1927年,先后在福建协和大学、河南中州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28年-1946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1948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1949年以后兼任台湾大学教授,1956年-1958年任香港大学、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珠海书院研究员或教授 董作宾的学术论文共计约200篇,内容除甲骨学外,涉及商代历史的大量方面台北世界书局和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学术论著》和《平庐文存》1978年艺文印书馆出版有《董作宾先生全集》,分甲、乙编,共12册董作宾书法及篆刻作品今存《平庐印存》一册 其他作品有:《一首歌谣整理研究的尝试》(1924)、《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甲骨文断代研究例》(1933)、《殷墟文字甲编》(1937)、《殷历谱》(1943年)、《西周年历谱》和《殷墟文字乙编》(1951)、《中国年历总谱》(1956,中英文对照)、《中国上古史年头》(1957)。

      1928年-1934年,董作宾曾8次主持或加入殷墟的挖掘,随后特意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墟文字甲编》和《殷墟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役以前15次殷墟挖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1933年又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全面论证了甲骨断代学说,确定了甲骨文的10项断代标准,并将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划分为5个时期,使甲骨文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还根据甲骨资料探讨殷代年历之学,著有《殷历谱》 1928-1934年间,曾8次主持或加入殷墟的挖掘,随后特意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由他主编的《殷虚文字甲编》和《殷虚文字乙编》二书,共选录抗日战役以前1~15次殷墟挖掘出土的有字甲骨13047片1931年,他在《大龟四版考释》一文中,首先提出由“贞人”(他把“卜问的人”称为贞人)可以推断甲骨文的时代 除了考古学外,董作宾对中国甲骨文的研究有卓然付出,并显赭于国际间,学界把他与罗振玉(雪堂)、王国维(观堂)及郭沫若(鼎堂)合称“甲骨四堂”他对甲骨学与殷商史的付出是多方面的,包含:大龟四版与贞人的察觉;十个断代标准的提出;殷历的建构,着有《殷历谱》;甲骨文字的考释与解读;殷代地理的揣测及制度的研究等。

      从对比么些文字与埃及文字中,他证明甲骨不是造字的开头,而有更遥远的源头,这除了对文字学的影响外,也开拓了古代文化研究的另一途径 — 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