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语文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创新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80824410
  • 上传时间:2023-0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0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语文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创新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顺畅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来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重点难点: 1. 顺畅朗读、背诵课文2. 积累文言词汇3.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卧薪尝胆”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讲一讲?吴王最终为什么会被勾践所灭呢?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个故事的根本原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们懂得它的意思吗?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对,它们出自《孟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教师板书文题)二、检查学生读书,正音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ɡé)曾益(zēnɡ) 拂士(bì)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2.学生熟读课文 四、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解释重要的字词 发:起,被任用;畎亩:田地;举:被举用,被选拔;士:狱官;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降:下达,交付;大任:责任,担子;是人:这样的人;苦:使……痛苦;心志:意志,感情;劳:使……劳累;饿:使……受饥饿;体肤:躯体;空乏:使……受贫困;乱:使……颠倒错乱;所以:用这些办法;动:使……受惊动;忍:同:“韧”使……坚忍;曾:同“增”,增加;不能:本来不具备的才能;恒:常;过:犯过失;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表现;喻:了解;入:在里面,指国内;则:表假设,如果;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出:在外面,指国外;恒:常常;然后:这样以后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指不顺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弼④所以动心忍性:同“韧”,使……坚忍3.一词多义 ① 舜发于( 从 )畎亩之中,天将降大任于( 给 )是人也死于(在 )安乐②行拂( 违背 )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同“弼”,辅弼)士 ③今亡( 逃亡,逃跑 )亦死,举大计亦死,国恒亡(灭亡 ) ④死即举( 成就 )大名耳胶鬲举(被举用,被选拔 )于鱼盐之中 ⑤舜发(起,被任用 )于畎亩之中发( 发出 )于声 ⑥扶苏以数谏故( 原因,缘故 )故( 所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第二板块: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第1、2节列举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练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阐明人才要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第3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作者先从个人的角度,从正面指出人才的造就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磨练,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从反面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有内外两方面——国内有法度的大臣和能辅助君王的贤士;国外有邻国的侵扰第4节归纳出中心论点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举例论证(摆事实),如列举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对比论证(讲道理)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正反对比五、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六、让学生联系实际再举一两个符合本文论点的事例七、布置作业 整理课堂笔记;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哲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过程与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来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增强新时期的忧患感重点难点: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检查上堂课的内容重要字词的解释和重要句子的翻译二、课堂拓展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3.你能联系实际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答:这一观点非常正确,我赞成它。

      它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4.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孟子的观点,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练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练,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练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5.你能列举孟子的名言吗?(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三、课堂小结 《<孟子>二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四、布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眉山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A)及答案.pdf 吉林省四平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临沂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浙江省宁波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西贵港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二中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青岛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省滨州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B)及答案.pdf 吉林省松原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湖南省湘西州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福建省永春华侨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pdf 四川省广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甘肃省平凉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pdf 上海市2025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pdf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语文10月月考模拟卷(七)含答案.pdf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