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PPT课件.ppt

139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281330708
  • 上传时间:2022-04-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6MB
  • / 1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第二节枝干病害第三节 根部病害 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 一、叶斑病类一、叶斑病类一、叶斑病类一、叶斑病类 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叶斑病是叶片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出现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叶上发生,有一部分病点病的总称但叶斑病并非只是叶上发生,有一部分病害,既在叶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上发生害,既在叶上发生,也在枝干、花和果实上发生 叶斑病的类型叶斑病的类型: : 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 丁香叶斑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石竹叶丁香叶斑病、月季黑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香石竹叶斑病等一)丁香叶斑病分布与危害 丁香叶斑病发生普遍,国内很多省份都有发生,辽宁、山东、江苏、湖北、北京等地都有发生的报道丁香叶斑病包括丁香褐斑病、丁香黑斑病和丁香斑枯病三种丁香感染叶斑病后,叶片早落、枯死,生长不良,影响观赏效果 1 1 1 1丁香褐斑病丁香褐斑病丁香褐斑病丁香褐斑病 症状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为不规则型,多角型或近主要危害叶片,病斑为不规则型,多角型或近圆形,病斑直径圆形,病斑直径5 510mm10mm。

      病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病斑褐色,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背面可生灰褐色煤层,即病菌组织变成灰褐色病斑背面可生灰褐色煤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病斑边缘深褐色发病严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病斑边缘深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大斑 病原病原 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尾孢属、丁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尾孢属、丁香尾孢菌子座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数根束生,香尾孢菌子座球形,暗褐色,分生孢子梗数根束生,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线形,有多个分隔,基部细直立,不分枝;分生孢子线形,有多个分隔,基部细胞钝圆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子座或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分生病菌以子座或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直接侵入秋季多雨潮湿孢子借风雨传播由伤口或直接侵入秋季多雨潮湿时发病较重时发病较重 2 2 2 2丁香黑斑病丁香黑斑病丁香黑斑病丁香黑斑病 症状症状 病斑近圆形,直径病斑近圆形,直径3 310mm10mm,初期淡褐色,后,初期淡褐色,后期灰褐色,有隐约轮纹病斑表期灰褐色,有隐约轮纹病斑表 面密生黑色霉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面密生黑色霉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破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破裂 病原病原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的一种真菌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梗暗褐分生孢子梗暗褐 色,分生孢子色,分生孢子2-32-3个串生,褐色,倒棒形,孢子具个串生,褐色,倒棒形,孢子具2 29 9个横膈膜,个横膈膜,1 16 6个纵隔膜个纵隔膜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全部脱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全部脱落黑斑病褐斑病(二)圆柏叶枯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北京、西安等地有发生报道主要危害北京、西安等地有发生报道主要危害圆柏,还可危害侧柏和中山柏等柏属树木主要危害圆柏,还可危害侧柏和中山柏等柏属树木主要危害针叶和嫩梢发病植株生长势弱,降低观赏性针叶和嫩梢发病植株生长势弱,降低观赏性 症状症状 当年新发针叶及嫩梢发病重发病针叶由绿变当年新发针叶及嫩梢发病重发病针叶由绿变黄,最后变成枯黄色,引起针黄,最后变成枯黄色,引起针 叶早落发病严重时,树冠满布枯黄病枝叶,当年不叶早落发病严重时,树冠满布枯黄病枝叶,当年不易脱落,次年春天掉落。

      易脱落,次年春天掉落 病原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交链孢属、细交链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交链孢属、细交链孢霉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枝条上越冬,分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枝条上越冬,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自伤口侵入孢子靠气流传播,自伤口侵入 小雨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侵入,小树发病较重小雨有利于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侵入,小树发病较重三)月季黑斑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月季黑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月季黑斑病为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月季最主要的病害该病除危害月季外,有发生是月季最主要的病害该病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黄刺玫、山玫瑰、金樱子、白玉棠等近还危害蔷薇、黄刺玫、山玫瑰、金樱子、白玉棠等近百种蔷薇属植物及其杂交种此病为月季的一种发生百种蔷薇属植物及其杂交种此病为月季的一种发生普遍而又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夏秋季造成黄叶、枯普遍而又危害严重的病害常在夏秋季造成黄叶、枯叶、落叶,影响月季的开花和生长叶、落叶,影响月季的开花和生长 症状症状 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也危害叶柄和嫩梢感主要危害月季的叶片,也危害叶柄和嫩梢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近圆形的斑点,边缘呈不规则的放射状,病部周围组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织变黄,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

      严重时病斑连片,甚至整株叶片全部脱落,成为光杆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嫩枝上的病斑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下陷 病原病原 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放线菌属、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放线菌属、蔷薇放线孢菌和半知菌亚门、盘二孢属的蔷薇盘二孢属侵蔷薇放线孢菌和半知菌亚门、盘二孢属的蔷薇盘二孢属侵染引起蔷薇放线孢菌的分生孢子盘着生于表皮下,呈放染引起蔷薇放线孢菌的分生孢子盘着生于表皮下,呈放射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或长卵形,无色,直或稍弯,有射状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或长卵形,无色,直或稍弯,有一个隔膜一个隔膜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露地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露地栽培,病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或枯枝落叶上越冬温栽培,病菌以菌丝体在芽鳞、叶痕或枯枝落叶上越冬温室栽培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分生孢子也是初室栽培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分生孢子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侵染来源之一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水滴传播危害,因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而多雨、多雾、多露时易于发病据试验,叶上有滞留水分时,孢子分时,孢子6 6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

      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小时内即可萌芽侵入萌发侵入的适宜温度为为20202525,pHpH值为值为7 78 8,潜育期,潜育期101011d11d,老叶潜育,老叶潜育期略长,为期略长,为13d13d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多从下部叶片开始侵染气温2424,相,相对湿度对湿度9898,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在长江流域一带,多雨天气有利于发病在长江流域一带,5 56 6月和月和8 89 9月出现两次发病高峰期在北方一般月出现两次发病高峰期在北方一般8 89 9月月发病最重发病最重 (四)芍药褐斑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我国东北、四川、河北、新疆、北京等地都我国东北、四川、河北、新疆、北京等地都有发生发病的芍药叶片植株矮小,叶片早枯发病的芍药叶片植株矮小,叶片早枯 症状症状 芍药褐斑病又称芍药红斑病、叶霉病,是芍药和牡芍药褐斑病又称芍药红斑病、叶霉病,是芍药和牡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叶片出现不规则性病斑,病丹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病后叶片出现不规则性病斑,病斑大小在斑大小在5 515 mm15 mm,左右,紫红色或暗紫色,潮湿条件,左右,紫红色或暗紫色,潮湿条件下叶背面可产生暗绿色霉层,并可产生浅褐色轮纹。

      发生下叶背面可产生暗绿色霉层,并可产生浅褐色轮纹发生严重时,叶片焦枯破碎,如火烧一般,影响观赏效果严重时,叶片焦枯破碎,如火烧一般,影响观赏效果 病原病原 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枝孢属、牡丹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枝孢属、牡丹枝孢霉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和病叶上越冬病菌自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株和病叶上越冬病菌自伤口侵入或直接从表皮侵入潜育期伤口侵入或直接从表皮侵入潜育期6d6d左右分生孢子借左右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多雨潮湿条件发病较重风雨传播多雨潮湿条件发病较重五)杨树灰斑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北方地区发生普遍可危害多种杨树杨树的各个生育期都可北方地区发生普遍可危害多种杨树杨树的各个生育期都可发病 症状症状 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和嫩梢,发病叶片病斑绿色、灰绿色或锈褐色主要危害杨树的叶片和嫩梢,发病叶片病斑绿色、灰绿色或锈褐色叶片正面病斑近圆形直径叶片正面病斑近圆形直径10mm10mm左右,中心灰白色,周缘有褐色隆起,潮湿条左右,中心灰白色,周缘有褐色隆起,潮湿条件下病斑长出黑绿色突起的毛绒状的霉状物(分生孢子堆)病斑可连片形成件下病斑长出黑绿色突起的毛绒状的霉状物(分生孢子堆)。

      病斑可连片形成大黑斑嫩梢发病病部变黑,形成梭形病斑,可使病叶死亡嫩梢发病病部变黑,形成梭形病斑,可使病叶死亡 病原病原 病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病菌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 东北球腔菌东北球腔菌, ,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杨灰叶点霉和杨棒盘孢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杨灰叶点霉和杨棒盘孢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萌发成为初侵染源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萌发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萌发后由气孔或表皮细胞缝隙侵入寄主细胞潜分生孢子借风雨和气流传播,萌发后由气孔或表皮细胞缝隙侵入寄主细胞潜育期育期5-10d5-10d,发病后,发病后2d2d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一年可反复侵染多可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一年可反复侵染多次 降雨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东北地区降雨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东北地区5 5月下旬和月下旬和7 7月上旬为两次发病盛期,月上旬为两次发病盛期,九月下旬后停止发展九月下旬后停止发展六)大叶黄杨褐斑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与危害 南方各地普遍发生,北京也有发生报道引起大叶黄杨早南方各地普遍发生,北京也有发生报道引起大叶黄杨早期落叶,生长不良,甚至提前死亡。

      期落叶,生长不良,甚至提前死亡 症状症状 病斑多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发生,初期为黄色或淡绿色小点,后病斑多从叶尖、叶缘处开始发生,初期为黄色或淡绿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扩展成直径2 23mm3mm近圆形褐色斑,病斑周缘有较宽的褐色隆起,并有近圆形褐色斑,病斑周缘有较宽的褐色隆起,并有一黄色晕圈,病斑中央黄褐色或灰褐色,后期几个病斑可连接成片,病一黄色晕圈,病斑中央黄褐色或灰褐色,后期几个病斑可连接成片,病斑上密布黑色绒毛状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座组织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斑上密布黑色绒毛状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座组织严重时叶片发黄脱落,植株死亡植株死亡 病原病原 病原菌为坏损尾孢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子座黑色,发达,病原菌为坏损尾孢属真菌半知菌亚门尾孢属子座黑色,发达,分生孢子梗黑色,屈膝状,不分枝,丛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尾状,有分生孢子梗黑色,屈膝状,不分枝,丛生于子座上分生孢子尾状,有1 15 5个分隔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子座组织在病叶及其它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病菌以菌丝或子座组织在病叶及其它病残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潜育期春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

      潜育期2030d203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学生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考点填空教师版.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初中物理各章节思维导图汇总.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讲义.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总结(填空版).pdf 2025年中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知识提纲【全六册】.pdf 2025年中考物理冲刺九大专题复习资料.pdf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知识点框架图.pdf 2025年中考物理终极押题猜想(原卷版).pdf 铸就卓越班风+书写无悔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主题班会.pptx 项目六《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第三节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pptx 凝心聚力共赴成长+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班级团建小游戏.pptx 2025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地理解析(综合题).docx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中的怀古咏史+课件.pptx 第三部分 第十三章 第64课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重难课时)2026年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pptx 2026届高考古诗鉴赏——语言(炼字、炼句、风格)课件.pptx 探究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方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一.pptx 学会专注掌控注意力+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习方法指导主题班会.pptx 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pptx 技术设计的表达第2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通用技术人教版必修一.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