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3.doc
5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案一、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2、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3、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归纳能力2、通过食物网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对生态系统各成分间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学习,进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教育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生态系统是一个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1、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解决办法:学生自行观察图画,教师引导总结,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2、分析简单的食物网解决办法: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从具体的食物网再到抽象的文字食物网简图,使学生明确食物链、食物网的文字表示方法3、是不是只有通过捕食关系才能构成食物链解决办法:给学生简单介绍三种事物链,说明捕食链是主要的形式三、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讲述法、谈话法四、教具准备池塘生态系统的挂图、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等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请大家回忆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叫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几大类?举例说明。
3、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共同特点?设问切入正题:1、这些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生态系统的成分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态系统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来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观察与思考:(1)找出池塘中有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答:阳光、水、空气、沉积在池底的有机物、无机盐、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养料,热能、温度、石子等再思考:这些成分都没有生命,那么它们能不能不存在呢?答:不能引导回答:阳光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水、空气等为生物提供必须的物质所以,这些没有生命的成分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我们把这些成分称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它们是生态系统必须的成分之一2)请同学们从池塘中找出自养型生物?温故知新:什么是自养型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同化作用根据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将新陈代谢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两种异化作用根据是否需要氧,分为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种归纳:整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所需的有机物和能量几乎都有绿色植物制造出来。
所以把绿色植物称为“生产者”思考:假如生态系统中没有这些生产者,那么对这个生态系统会有什么影响?答:其他生物也将会死亡归纳:所以说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主要的一种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延伸:只有绿色植物才是自养型生物吗?引导回答:只要能够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的生物都称为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能够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它也是生产者3)池塘中还有哪些其他生物?答:鱼、虾、小甲壳动物、螃蟹以及其他一些浮游动物等等思考:这些动物从同化作用角度来看,属于哪一种新陈代谢类型?答:异养型生物因为它们不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归纳:动物只能吃现成的有机物,自己不能制造,所以我们把它称为“消费者”启发:根据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植物制造有机物的次序,又可以将消费者分为若干个级别举例: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其实虾米吃的是浮游植物)归纳:虾米吃浮游植物,虾米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植食性动物,叫“初级消费者”小鱼吃虾米,小鱼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动物称为肉食性动物,叫“次级消费者”大鱼吃小鱼,大鱼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大型肉食性动物,叫“三级消费者”。
随着捕食关系的逐渐上升,消费者的级别也逐渐增高练习:虫吃植物,鸡吃虫,人吃鸡这一种关系中,分别说出消费者的级别?思考: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呢?引导归纳:像蜜蜂采蜜,可以将帮助植物完成花粉传播和受精工作有些消费者也可以传播种子这就是消费者的一些重要作用4)思考:生老病死是生物的一种自然现象,那么,在这个池塘中,各种动植物的遗体以及一些残枝败叶都去哪了呢?引导回答: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了归纳: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真菌、细菌等把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中,被绿色植物中重新利用我们把这些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假如说没有这些分解者的话,那动植物遗体就会堆积如山5)请学生起来归纳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相应的代谢类型和作用完成表格6)我们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作用来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试着练习:1、根据下列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老虎吃狐狸,用箭头写出他们的关系强调:箭头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2、写出这条食物链中的每种生物的成分3、这条食物链总共有几种生物?归纳:一条食物链上有几种生物就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
草到老虎总共有四个“营养级”设问:那么怎样确定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呢?答:生产者总是对应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对应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对应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对应第四营养级等等归纳: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必须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部分,没有分解者举例:有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否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为什么?练习: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生态系统简图,数出图中有几条食物链?分别一一列出答:9条 (1)草─→兔 ─→ 狐 (2)草─→兔 ─→ 猫头鹰(3)草─→鼠 ─→ 猫头鹰 (4)草─→鼠 ─→ 狐(5)草─→鼠 ─→ 蛇 ─→猫头鹰(6)草─→昆虫→吃虫鸟→猫头鹰(7)草─→昆虫→蜘蛛 →吃虫鸟→猫头鹰(8)草─→昆虫→青蛙─→蛇 ─→ 猫头鹰(9)草─→昆虫→蜘蛛 → 青蛙 ─→蛇 → 猫头鹰观察:1、猫头鹰在不同的食物链占有几个营养级?答: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归纳:各种生物处的营养级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是不同的营养级同种生物,所属消费者级别和所处的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2、猫头鹰可以吃哪些食物?答:兔、鼠、蛇、吃虫鸟3、昆虫可以被哪些生物吃?答:吃虫鸟、蜘蛛、青蛙4、青蛙和蜘蛛是什么关系?答: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归纳:一种生物可以吃几种不同的食物,同一种生物可以被几中不同的生物吃因此就使得各种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网状提出食物网的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就叫食物网知识拓展:是不是只有通过捕食关系才能构成食物链?草 → 兔 → 狐 → 虎 (捕食链)马→马蛔虫→原生动物 (寄生链)植物落叶→蚯蚓 →节肢动物 (腐生链)归纳:捕食链、寄生链、腐生链都是食物链总结: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思考:假如食物链中某个环节安生了变化,对其他生物有影响呢?例如:上图中猫头鹰减少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回答:直接影响是鼠和兔,然后再间接影响其他生物总结:所以我们必须爱护我们的生态,爱护我们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