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科学复习 步步高课件合辑配套练习含解析第二单元.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38636148
  • 上传时间:2018-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9.29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 生物的新陈代谢(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根毛、导管、气孔 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 D.表皮、叶脉、气孔解析 植物通过根尖成熟区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叶片,由叶表皮的气孔散发出去答案 A2.与气孔开闭关系密切相关的物质是( )A.水 B.氧气C.二氧化碳 D.以上物质都是解析 气孔的张开和闭合是由保卫细胞吸水或失水控制的,保卫细胞吸水,气孔打开,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答案 A3.小慧切取同一植物且粗细相同的两枝条,使其长度相等,并将其中一枝条的叶片全部摘除,再分别插入装有等体积红色溶液的两烧杯中,标示为甲、乙两组,如图所示静置一段时间后,得知两组的枝条内都有红色溶液,一组上升 5厘米,另一组上升 1 厘米判断红色溶液上升5 厘米的组别及其枝条内出现红色的主要部位 ( )A.甲;韧皮部 B.甲;木质部C.乙;韧皮部 D.乙;木质部解析 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它在茎的木质部,而蒸腾作用为植物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提供动力,蒸腾作用的器官是叶,所以甲枝条内红色溶液上升快。

      答案 B4.将刚摘下的叶片放入 70 ℃的热水中(如右图),会发现叶片表面有许多小气泡产生,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上表皮的气泡多,这种现象说明了叶片的( )A.下表皮光照较强 B.下表皮气孔较多C.下表皮颜色较深 D.上表皮生命力弱解析 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窗口,所以根据上下表皮上冒出气泡的多少可以判断出气孔的多少答案 B5.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公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光叶绿体A.有光无光时都能进行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D.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的公式可知,光照条件下,在叶绿体内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产生了有机物,并且释放出了氧气答案 D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紧密相关,若下图中甲代表水和二氧化碳,则( )A.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B.Ⅰ是光合作用,Ⅱ是呼吸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C.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水和二氧化碳D.Ⅰ是呼吸作用,Ⅱ是光合作用,乙是有机物和氧气解析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部分原料。

      答案 D7.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解析 在该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经过处理后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答案 D8.右图实验装置瓶中是萌发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24 小时后,燃烧的蜡烛放在瓶中会熄灭,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能量太少D.种子中有机物被分解,释放出大量水分解析 在温暖的地方,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当放入燃烧的蜡烛会熄灭时,说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答案 A9.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画稿溪,桫椤成片生长,古木遮天蔽日这里不仅空气清新,氧含量高,而且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解析 空气清新,氧含量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空气湿度大,降雨量多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

      答案 C10.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解析 绿色植物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夜晚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微弱的蒸腾作用答案 D11.2012 年 2 月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了俄罗斯科研人员的最新成果科学家复活了 3 万年前的植物种子,种出了开白色花朵的草本植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花朵要结出种子需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B.种子中的胚芽是新植物的幼体C.该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分生区D.该种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解析 通过种种子长出幼苗,这是一种有性生殖的方式,所以种子的获得是需要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在得到的种子中,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新植物体在生长过程中,根长的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该植物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所以它的茎不能逐年加粗。

      答案 A12.将放置于黑暗处 24 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解析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照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叶片 N 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 M 的甲部分缺少叶绿体,丙部分缺少光照,甲、丙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乙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滴加碘液变蓝色答案 B13.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 b 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装置 c 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解析 b 中的气泡是由于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遮光后,c 中叶绿体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气泡产生这个实验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中的叶绿体内,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条件答案 B14.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最好选择下列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乙和丁解析 设计对照实验要突出单一变量,本题的主要变量是叶,所以选用乙和丁进行对照。

      而且不能用塑料膜将泥土也包住,否则塑料袋内的水就有可能是泥土中的水分蒸发后液化产生的答案 D15.如图所示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甲为银边部分,乙为黑纸片遮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下列预测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处不变蓝,因为没有得到阳光B.此实验的两组对照分别是甲丙和乙丙C.丙处不变蓝,因为没有二氧化碳D.乙处不变蓝,因为没有叶绿体解析 甲处没有叶绿体、乙处没有光照,所以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只有丙处进行了光合作用,甲丙对照的变量是叶绿体,乙丙对照的变量是光照答案 B16.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在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有许多含碳元素的物质(如糖类)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A.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 B.燃烧中的碳C.生物遗体中的碳 D.食物中的碳解析 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营养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生产者,而生产者体内的有机物则是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所以,人体内的碳元素是来自大气中二氧化碳中的碳答案 A17.李明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晚上,他将金鱼藻放入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并记录在下表中。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15253545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025105A.试管与灯的距离越近,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B.气泡是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C.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解析 由表格的数据分析可知,试管与灯的距离越大(光照减弱),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越少(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在本实验中并未作探究答案 C18.周末,爱动手的李明在家进行了生物探究实验他将甲、乙两个密闭的暖水瓶中分别装入正在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绘制成如下曲线图图中能正确反映甲、乙暖水瓶内温度或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是 ( )解析 活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释放能量产生热,使暖水瓶中的温度上升;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暖水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答案 D19.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同学吃东西喜欢狼吞虎咽杭州某校饮食研究小组同学提出慢嚼细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下面分别画出了“消化道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 。

      你认为哪个曲线是正确的( )解析 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里被消化为葡萄糖答案 B20.近年来,由于醉酒驾车导致恶性事故频发,从今年 5 月 1 日起,醉酒驾驶者将一律以危险驾驶罪受到刑事处罚醉酒者体内过量的酒精会麻痹抑制人体的 (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解析 酒精会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影响人体反应能力,醉驾易引起交通事故答案 D21.某病人因大量失血急需输血,经医生化验,该病人只能接受同种血型的输血,根据输血原则,该病人血型为( )A.A 型 B.B 型 C.AB 型 D.O 型解析 O 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AB 型血可以接受任何血型,所以只能接受同种血型的是 O 型血答案 D22.依据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B.图②曲线 A~B 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C.图③B 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 20 次/分钟解析 ①经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所以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②AB 段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是吸气过程;③B 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当;④从曲线可知,5 秒钟内呼吸了二次,通过计算呼吸频率是 24 次/分钟。

      答案 B23.如表所示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中 P、Q 两种物质的浓度(单位:克/100 毫升),P、Q 各是什么物质 ( )血浆中肾小囊中尿液中P0.030.031.80Q0.100.100.00A.P 是葡萄糖,Q 是蛋白质 B.P 是葡萄糖,Q 是尿素C.P 是尿素,Q 是葡萄糖 D.P 是尿素,Q 是蛋白质解析 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所以 Q 表示葡萄糖;经过肾小球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尿素、尿酸和无机盐在尿液中的浓度大大增加答案 C24.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 ( )A.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体外C.食物通过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D.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受精→传粉→结果解析 外界空气进入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肾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临沧市部分学校高一(下)期末质量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五校联考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店头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一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三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西青区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滕州市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八中学新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