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docx
12页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1.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一 曲线运动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2.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二 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R串=R1+R2+R3+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I总=I1=I2=I3I并=I1+I2+I3+ 电压关系U总=U1+U2+U3+U总=U1=U2=U3 功率分配P总=P1+P2+P3+P总=P1+P2+P3+3.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三 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4.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四 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5.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五 受力分析 1、概念 把研究对象(指定物体)在指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所受的力的示意图,这个过程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重要依据 ①从力的概念判断,寻找对应的施力物体; ②从力的性质判断,寻找产生各性质力的原因; ③从力的效果判断,寻找是否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是否产生加速度)(是静止、匀速还是变速运动) 3、受力分析一般顺序 一般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然后分析弹力,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是否有弹力作用;后分析摩擦力,对凡有弹力作用的地方逐一进行分析6.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六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7.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七 电势的概念 (1)定义及定义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快的方向 (8)电势能与电势的关系:ε=qU8.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八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9.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九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10.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十 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11.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十一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 2.物理中,斜率k≠tanα(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 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 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 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12.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十二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13.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篇十三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μ<1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