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docx
14页县四年级语文学科大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共两课时目标预设1. 认识“唤、技、获”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技”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17词语2. 能自主提问,给问题分类,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3.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4.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1. 能给问题分类,并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2.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1、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2、 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教法学法引导谈话、问题探究、填写表格、汇报交流教学准备课件、小组问题清单教学流程集体备课任课教师二次备课第一课时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出示图片:千里眼、顺风耳图片,你认识他们吗?知道他们有什么本领吗?2. 出示词语: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读词语,说说你想到了谁?曾经,我们以为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都只是神话故事里面审核人:任课教师:主备人:授课时间:的神仙才能做到的。
但是今天,我们也可以做到了出示:《呼风唤雨的世纪》3. 板书:呼风唤雨初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板块二、借助旁批,激发学生提问1. PPT出示第1自然段: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预设: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2. PPT出示学习伙伴的第一个问题:大家都很会提问!看,我们的学习伙伴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为自己点赞,在问题旁边打个“☆ ”吧3. PPT出示课文,激发学生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把自己的问题用便利贴记录在课文旁边,如果和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相同,可以在问题旁边再打一个再想一想:你的问题是从什么角度提出来的呢?(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4. 小组交流,填写“小组问题清单”1)组内交流提示语:我提出的问题是 ,我是从 角度提出的2)把类似的问题进行整合,完成“小组问题清单”《呼风唤雨的世纪》小组问题清单(我们能从不同角度提问题)针对课文内容针对写法联系生活1、1、1、2、2、2、3、3、3、板块三、借助课后题,学习筛选问题1. 统计问题数,明确筛选问题的重要性你们提出了几个问题?首先要表扬大家爱提问不过,一节课能解决这么多问题吗?2. 出示课后习题2,学习筛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筛选问题呢?下面是一个小组在整理问题时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出示课后习题2)讨论:(1) 为什么问题一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 你觉得哪些问题值得研究?3. 出示已完成的“小组问题清单”,小组合作练习筛选问题1) 小组内交流讨论:哪个问题,不问也行?哪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能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能揭示作者独特写法的问题)哪个问题,最想研究?(2) 讨论后,形成最终“小组问题清单”4. 全班交流,聚焦核心问题:(1) 各小组交流最终的“小组问题清单”,全班交流、整合后形成“班级问题清单”2) 小结:我们在阅读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有的问题却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有的问题能引发深入思考,看来筛选问题非常重要!下节课我们还要一起解决这些有价值的问题预设问题一: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预设问题二: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预设问题三: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预设问题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板块四、指导书写1. 出示“唤、纪”等8个要写的生字,重点强调“纪、亿、核”这三个易错的字。
1) 这三个字可是挖坑高手,不少同学都栽过仔细看,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错?纪:右边是“己”亿: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核:右边是两撇,而且注意第一撇长,第二撇短2) 师范写,生练写2. 重点指导“超”这个较难写的字1) “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撇捺要舒展,要注意口的大小2) 师范写,生练写3. 投影展示,及时修正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奥、益”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奥秘、日益”等8个词语2.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3. 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流程:板块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1. 出示上节课共同筛选出来的班级问题清单:预设问题一: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预设问题二: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预设问题三:作者为什么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预设问题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2. 回顾、思考: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板块二、问题引路,学习课文1. 解决问题一: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1) 出示问题我们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2) 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 ”划下来。
3) 学生交流画线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出示第2自然段文本: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正是这些发明和发现,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思考:“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预设:“发明”是创造出以往没有的新事物或者新方法;“发现”是看到或者找到不被人知道的事物或者规律4) 课文还有哪一自然段写到了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明和发现?出示第4自然段文本: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① 读一读,想一想:哪些是发明,用"_”划下来;哪些是发现?用划下来② 学生交流找到的发现和发明,教师相机出示图片③ 再来聚焦写法这里一共写了几种发现?作者为什么只列举这几种发现呢?(4种发现:登上月球一一上天;潜入深海一一入海;百亿光年外——极远;原子核世界一一极小)一共写了几种发明?你发现这几种发明的排列顺序有规律吗?(6种发明:前3种是电信方面的,呼应前文的“千里眼”“顺风耳”;后3种是交通工具方面的,分别对应海陆空,呼应前文“腾云驾雾的神仙”。
)过渡: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你知道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了?(5)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文本: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的愿望① 想象一下:黑暗无光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② 思考:为什么作者要写“在科学技术没有改变人类生活之前的样子” ?预设:作者通过“对比”的写法,让我们更加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师小结:这也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看来我们已经找到答案了6) 现在,谁能来说说: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预设:因为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无数奇迹,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 解决另外两个问题(1)小组合作两个问题解决了,相信你们也能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其他问题的答案小组合作解决其他问题出示合作学习提示:哪个问题自己可以解决?哪个问题还不能解决?如果都能解决最好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轮流交流自己的想法,相互补充、整合。
准备交流:提示语:我们组解决了 问题,我们认为 ,还有 问题没有解决2)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交流学习成果,小组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补充解答,仍有疑问的集体讨论问题二: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预设:从“忽如一夜”“千树万树”感受到20世纪的科学发展之快、成就之多师适时补充: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问题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预设:人类可以移居到月球上;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汽车、轮船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想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句话板块三、再读再提问,引发深思1.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自己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 引导学生尝试提出新问题预设: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3. 全班交流后小结:我们不仅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还要学会梳理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1.我能多角度提出问题2.我能提出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3.我能提出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得了(4. 评价这一课你又拿到了几颗星?板块四、指导书写板书设计:宽窄板书设计:7.呼风唤雨的世纪自主提问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生活问题分类筛选问题板节设i十:7.呼凤口奂雨的世纪科学技术改夜人类生活自主提问问题分类筛选问题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