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考试重点 题型:一、概念题(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要点、原理) 三、看图分析(理解、解释) 四、结合作业举行案例分析(理论+分析) 一、概念题(即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 2.区位 3.交通要素 4.集聚因子 5.中心地 6.门槛人口 7.产业集群 8.经济全球化(放到与经济国际化一同议论) 二、简答题(根本原理、体系内容、根本特征) 1.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2.要素投入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的六个根本要素 3..多部门企业是如何从单部门成长起来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横向增长包括哪几个方面 4.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有哪些方面、研发机构区位要求、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5.克里斯泰勒理论 6.服务区位论-一个服务性产业在一个概括城市选址的特征 三、看图分析 1.多部门企业区位里: (1)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P124 (2)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P126 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P82 四、结合作业举行案例分析 依据:农、工、商及服务业区位论的掌管与运用 (略) 依据经典理论结合经济地理区域影响因素分析本人研究案例中受影响的因素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区位: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从研究对象的意义上讲,区位也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的场所 3.交通要素:a.(交通网)交通线:由点和线组成点即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错点、港口、机场等 交通结点线是连接点与点的铁路、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交通路线线有“长”、“宽”两个变量,长即点与点间的空间距离、 时间距离以及经济距离;宽即通行强度即运输容量 b.(交通流)人和物质的移动:存在方向性,即从起点到终点之间存在方向交通流可区分 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前者即为仅考虑起点和终点 的滚动,后者那么不管起终点在哪都仅考虑通过某一区间的交 通流。
c.地域:人口、产业状况等均为地域条件 4.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本金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 关设施共享等) 5.中心地:中心地是周边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边区域的消费者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6.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7.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给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 8.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滚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凭借性巩固的过程 二、简答题 1.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P11 2.要素投入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的六个根本要素 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技术与学识 3.多部门企业是如何从单部门成长起来的(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 P117 +横向增长包括哪几个方面 A: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该类增长可从三个方向举行: ① 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② 向与原有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 ③ 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 B: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其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给商的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操纵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确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 成长:据班诺克的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击败竞争对手,达成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给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个钟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4.跨国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有哪些方面、研发机构区位要求、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P145 总部的区位特征:(1)便利的交通运输;(2)实时的信息获取;(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 研发机构区位要求: (1)接近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解禁数量充沛、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地,以得志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实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的偏好供给反应观法,并引导消费。
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P153 全球集中生产型 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这种区位类型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较大 市场地生产型 在每一个市场地均建立其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市场为主,属于典型进口替代性生产,生产规模受制于当地市场规模 专业化生产型 具有多个生产区位,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规模较大,生产的规模效益特别突出 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举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多为兴隆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距离对运输本金影响不大 5.克里斯泰勒理论P94 (建议全盘了解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中心地的等级层次布局,即城市是其腹地的服务中心,根据所供给服务的不同档次,各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有规矩的等级平匀分布系 6.服务区位论-一个服务性产业在一个概括城市选址的区位因素 P110 *服务业区位论(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P110 服务性企业在概括城市布局的区位选择根本因素包含哪些 1.该城市能采纳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 2.服务区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 3.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 4.总体消费才能和消费量的调配状况; 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6.竞争程度,等等。
三、看图分析 考察图示所表达各阶段的什么特征 2.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P82 根本观点: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的最终目标是 寻取最大利润地点最正确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假定条件: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一致;举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沛,且均等分 其次,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一致 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一致的技术学识,全体的农人都可能得到生产机遇 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廖什以农户生产和销售啤酒为例,究市场区及其体系的形成规律和空间形式 那么: P----生产地 F----需求零点 PQ--销量 QF--需求曲线 圆P边畛域--市场边畛域 需求圆锥体--啤酒厂需求总量 *随着距生产地距离的增加-- 运费增加--价格杭生--需求裁减 (图 3-15 廖什的市场区与需求圆锥体) ----------------------------------------------------------------------------------------------------------- 如图,显示的进展过程为: a.其他农户参与生产- b.扩大规模(仍存在供应空白区)- c.进一步扩大(形成六边形的市场区域布局) 六边形优点:近圆性、输送距离更短 需求达成最大化 区位空间达成均衡,六边形为最正确空间模型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进展过程)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