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考点.doc
6页简答题考点语言学纲要 简答题考点 导论 1.语言学是怎样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 1)17、18世纪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同意的民族市场的形成,大大密切了各地区人们之间的交往人们迫切要求在口头交际方面推广民族共同语言,在书面语方面改革和口语脱节的书面语这些要求促使语言研究的注意力从古代书面语转到当代的共同语和新出现的书面语,即兼顾口头和书面语的两种形式 2)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推动了语言间的比较和外语教学的发展语言学成了以描写各种语言的现状、追溯它们的历史、探索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为主要人物的独立的科学 3)生物学的蓬勃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种变异的比较研究方法为很多学科所仿效语言学家吸收和使用这种比较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间的关系,创造了历史比较法这样语言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语言,同时也有了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从而使语言拜托了过去的附庸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语言学的学科地位 语言研究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与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产生了很多交叉型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的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学科。
如: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称为应用语言学,其它还有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边缘性学科 - 1 -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说话只能在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1)一种语言的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句子的长度在理论上也是无限的但无限的句子中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规则即一种语言的词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学语言就是要掌握着套材料和规则回答: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 2)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即说话没有时间、内容上的闲置但说话时选用什么材料,遵循着什么骨子额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和需要自由讲话,但是不能杜撰词语,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有不自由 所以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2.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第一、交际工具,纽带; 第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三、思维工具,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1)语言的交际功能 语言是把人和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为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彼此无法交流思想,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无法进行生产活动,社会就会因此而崩溃可见,语言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须臾也分不开的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 2 - 注意:语言不是自然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第一,与社会有着紧密联系; 第二,从音义关系看也不是,不然世界上的语言应该是一样的,同样的语言有不同的方言; 第三,社会发展变化对语言产生影响,随社会而分化或同一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不属于两者中的任何一种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 作为大众的交际工具,也不像生产工具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关 所以,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特点。
语言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4)语言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 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语言是组成民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统一的语言 语言具有全民性,无阶级性 5)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在一定的条件下,身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脱离语言独立传递信息如:鼓掌欢迎,举手为礼,伸舌头表示惊讶,这些都是常用的身势不过,这些动作所能传递的信息有限 - 3 - 文字 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远不如语言) A 文字记录打破语言交际中失控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B 文字在语言基础上产生 C 文字产生以后,随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始终从属于语言 D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 旗语、电报代码等是建立在语言与文字的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身势、动作等各种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也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
总而言之,在各种信息传递形式长,身势等非语言的形式,独自传递的信息有限,多半是辅助语言来传递信息;文字是建立在语言或文字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6)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具有全民性)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思考,首先是看语言工具的服务对象,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还是为大众服务其次是结合语言自身的结构考察,观察语言在哪一方面体现成了阶级特征没有再次是看语言产生的社会环境,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社会上连阶级都没有,语言作为社会的产物更谈不上有阶级性了当然,语言没有阶级性,用语言表达的思想是有阶级性的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1.(09简答)如何理解“思维离不开语言”?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需要借助语言,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人思考复杂问题时有一个默默自语的过程;并且思维时所使用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话时使用的语言是一致的 2)语言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形成概念,必须用语言中确切的词把它固定下来,否则我们的思维成果不明确,也难以向别人转述 可见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是思维活动的动因和载体,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 4 - 2.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中间有“桥接”(神经纤维)连接,使两个半球相沟通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课本p11) 人类的语言活动与大脑左半球的某些部位相联系 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概括的思维 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例如: 一个病人大脑左半球损伤(没有抽象、概括思维)——说不出医院名称、却认得医院、病房和自己的病床 一个病人大脑右半球损伤——说得出医院的名称,却找不到所在的病房、病床,也认不出熟人;能说出自己家的地址,却找不到自己的家门可见人的左右大脑是有分工的 对正常人也可以进行试验 办法是让两耳同事听各种声音,比较它们的反应 比如通过耳机一边传入“苹果”这个词,一边传入“香蕉”这个词,则右耳(左脑)反应较正确,如果是一边传入笑声,一边传入咳嗽声,则左耳(右脑)反应较为正确 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刺激是语言性质的(词,没有意义的音节等),右耳(左脑)的反应比较正确;如果刺激是非语言性质的音,则左耳(右脑)的反应比较正确。
——括号里的,我认为更应该用来回答证明人的左右大脑有分工 课本上的答案: 科学实验证明,用语言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的密切关联是有生理基础的初生婴儿的大脑的两半球没有专业的分工约五六岁前的孩子大脑的左半球如果受到损害,右半球可以部分地代替左半球的功能如果孩子已经到了十二三岁,大脑左半球受到损害,丧失的语言能力就很难恢复了课件大脑两半球的专业化与学话的过程一致,也是和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一致的我们卡可以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看到语言和思维认知的密切联系 - 5 -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