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血防事迹材料.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1872177
  • 上传时间:2018-08-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9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血防事迹材料血防事迹材料血防站主管检验师先进事迹 刘志宏,女,大学专科学历,XX 年医学检验专业毕业,从事农村基层寄生虫病防治检验工作至今,现为铜陵县血防站主管检验师先后荣获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综合考核一等奖、技能考核一等奖;省卫生计生委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选拔赛比赛个人一等奖;铜陵市第二届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青年拔尖人才;铜陵县卫生系统第二届专业技术骨干 平凡的全国寄生虫识别“状元” 寄生虫防治工作是个平凡而枯燥的工作,在这平凡的岗位中,走出了全国“状元” 在显微镜下,刘志宏凭借她火眼金睛,识别各种寄生虫,使她成为寄生虫识别全国“状元”!她的绝技、绝活,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对于全国医学检验领域职业技能的权威认定 XX 年 9 月,她参加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和中国疾控中心举办的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获得综合考核第一名、技能考核第一名,堪称显微镜下寄生虫识别全国“状元” 这项比赛 XX 年开办,到目前为止,通过比赛产生的火眼金睛“状元” ,全国只有 4 人,她是安徽惟一 当日竞赛时,显微镜下是各种寄生虫标本,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 124 名选手,在镜片下,识别寄生虫,特别是在无数的寄生虫中,既要识别各种寄生虫的种类,还要数出数量,难度可想而知,在众多强势的本科生、研究生竞争选手中,刘志宏凭着自己对于寄生虫的火眼金睛,独占鳌头,一举获得最佳成绩,荣登榜首。

      寄生虫病领域年轻“专家” 刘志宏还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地方病办公室指定的“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和安徽省血吸虫病传播考核专家组成员,是铜陵市第二届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拔尖人才,铜陵县卫生系统第二届专业技术骨干 她是那种好学习、勤于实践的人记得 XX 年刚刚工作那一年,全国开展第二次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安徽省血防所专家人手不够,于是通过举办全省业务培训班的形式选拔了 5 名助手参加刘志宏凭着过硬扎实的专业基础,在选拔考试中考得了全省第一名 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非常艰苦,不仅要去偏远农村,采样还需要老百姓的粪便她不怕苦不怕累一年时间里,她跟随省里专家、领导跑遍全省各地,背着显微镜每到一处便开始寄生虫检测她非常爱钻研,对于不懂的东西一定会通过勤学好问彻底搞懂,经常带着片子请教省里的资深专家这给她的专业成长插上了翅膀 对于一个勤学好问者而言,显微镜下的寄生虫很让她着迷:你瞧,在不同时期,它的成长呈现出状态,总是变化多端她这才深刻认识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书本上、在学校里所学到的远远没有实际中那么丰富、真切寄生虫在显微镜下,刚才还是这种现状、这种颜色,过一会就完全变了,变得若有若无,让人视而不见。

      在实践中、在经验中积累简直太重要了!她对于寄生虫每一阶段成长、变化看在眼里,并牢牢地记在心里她时时不忘虚心请教身边的资深专家,时间不长就成了寄生虫病诊治领域的年轻专家,成了省级技术指导专家组成员和考核专家组成员成为寄生虫识别高人 刘志宏就是寄生虫检测高人 寄生虫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主要是危害广大农村和城郊区域的儿童和妇女中国是寄生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中国寄生虫种类之多,分布范围之广,感染人数之众,居世界各国之前列寄生虫有的寄生体外,有的寄生体内,寄生体内的如在消化道、肺、肝、血管,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 不同的寄生虫感染致病,治疗方法有别,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显微镜下准确识别出来,才能对症下药目前对于寄生虫的显微镜检测,各地医疗卫生单位虽然都能开展,但是并不一定都能够检测出来现实当中,有漏检、检测不准的情况存在正因如此,提高寄生虫识别与防治对疾病防治越来越重要 更好地为当地民众服务 刘志宏居住的地方铜陵位于长江流域,那里新发寄生虫病人和原有病人比较多凭着高超的技术,她默默地做着许多造福民众健康的事情 有一年夏天,铜陵县江心洲胥坝乡一个七八岁小男孩不明原因发高烧,到某大型医院住院检查治疗,一个星期不见好转。

      经人指点,父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天中午把孩子带到了铜陵县血防站刘志宏闻讯立即赶到化验室,了解病人的情况后,给病人做了一个血百分检查,镜下一看嗜酸性粒细胞高达 28%,又有疫水接触史,血凝 IHA(+++),最终被诊断为临床急性血吸虫病,诊断准确治疗立竿见影,小男孩得到了及时有效治疗,并治愈后出院,为幼小的生命排除体内垃圾,使之健康成长,其价值无价可计 刘志宏从 XX 年以来一直参与铜陵县老洲乡光辉村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监测工作,还参与秋冬季节晚上进村采样,当晚乘坐小船过江返回这对指导该地区血吸虫防治工作起到重要作用当地一位中年妇女因严重贫血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来到铜陵县血防站求助,刘志宏同志综合考虑到该病人来自老洲乡是血吸虫疫区,又是一名菜农,易发钩虫病,症状类似钩虫病,当即对这名妇女的粪便做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测,最终该女子被确诊为钩虫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铜陵县江心洲老洲乡光辉村以前是长江流域血吸虫病重灾区,许多因病致困、因病返贫刘志宏和同事们通过监测分析研究,为疫区提供了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科学依据,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在病房,由于她的检验技术娴熟,很多病人得到及时确诊,特别是一些疑难疑似病例,她都能及时为临床一线提供检验依据。

      参与课题研究注重运用推广 她参加过安徽省血防科研基金《洲滩型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规律的研究》 、 《血吸虫病流行区改良加藤法两次粪检检测效果的比较》 、 《安徽省铜陵县晚期血吸虫病内科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和效果评价》等多项课题研究,完成铜陵县科技局科技项目《不同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效果比较》 ,并在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杂志上发表论著《3 种免疫诊断试剂检测人群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的效果比较》 ,这些科研项目的运用和推广,对推动人类寄生虫防治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全国血防先进血防站站长先进事迹 她似中药甘草, “芬芳”相随;她如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她把职业与生命交融、与爱心相扣,用大情大爱抒写着“大爱医者”的誓言一句“我就相信曾站长”的朴素话语,就是她在百姓中的口碑,就是她在百姓中最精美的颂词 她先后荣获全国血防先进个人,省、市劳模,省、市“三八”红旗手、江西省“新中国 60 年劳动模范四十佳”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XX 年光荣出席了省十三次党代会,XX 年 4 月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赴京参加了表彰大会,XX 年 5 月上饶市卫生局推荐她为全国医德医风标兵候选人。

      “灵山华佗” 、 “活菩萨” ,每当病友情不自禁地喊出这些称呼时,她总是连连摆手制止,脸上腾起的羞涩让患者更觉可亲 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上饶县血防站站长曾建芳从医几十年来,她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踏实苦干、助人为乐的作风,为上饶县血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七十三万灵山儿女的一致好评,被大家尊崇为“灵山女华佗” 率先垂范勇创佳绩 上饶县是一个血防大县,血吸虫病曾经让 73 万灵山儿女闻之色变血防工作主要是下乡查灭螺、查治病多年来,曾建芳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女性而拈轻怕重在工作中,她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她常年深入血防工作最前线,吃住在疫区百姓家,不辞辛劳地深入田间地头去开展查灭螺,起早摸黑地走进千家万户去开展查治病,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没有任何抱怨,也从来没有计较过自己的得失 为了上饶县早日消灭血吸虫病,她经常夏天顶着酷暑,冬天冒着严寒,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有一次在乡下查螺时,因在烈日下工作时间太久,她中暑晕倒了同事们都劝她回去休息,她却只是就地休息了一会儿,服了点防暑药,又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XX 年“五一”长假期间,她放弃休息时间,带领四名职工到罗桥坂头村开展春季查螺工作,路过一农户门口时被狗咬伤。

      同事们劝她赶紧回县里注射狂犬疫苗,她却只做了简单的处理,仍坚持在查螺岗位上直到傍晚工作结束后,才赶到县防疫站注射疫苗XX 年上半年,上饶县顺利通过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全面考核、验收,这跟她带领血防站全体干部努力工作分不开 作为上饶县血防站站长,她始终做到业务、行政管理两不误,以前瞻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构建血防站发展蓝图在工作上,她坚持民主作风,紧紧依靠班子成员,充分发动全站同志,群策群力,制定了一系列科学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上,她注重人性化原则,把医疗质量视为血防站的生命线,把人才资源当作血防站的活力源泉,重视人才培养,给医护人员提供事业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以事业留人在她的率先带头下,全县血防工作者积极作为,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去年,上饶县顺利通过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全面考核验收 医生、科室主任、副站长、站长,伴随着曾建芳的扎实步伐,她所构建的上饶县血防站发展蓝图也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如今的上饶县血防站,单位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站容站貌焕然一新,干部职工精神抖擞,血防站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技术力量较强、医疗设备先进的综合性防治站 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曾建芳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是原来是某集团军军长的保健医生,转业后在当地长期从事医学工作,在当地名气很大;舅公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中医,曾建芳 7 岁那年患小儿麻痹症就是舅公给治好的。

      从小耳闻目染,让她坚定了理想:长大以后要做一名群众喜欢的医生 1983 年,曾建芳从上饶卫校毕业,被分配到上饶县血防站工作在为疫区百姓服务的日子里,她亲眼目睹了群众因感染血吸虫病所受的痛苦有时,因为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眼睁睁看到许多病人被血吸虫病夺去宝贵的生命而无奈活生生的事实使她坚定了一个信念:“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光有理想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过硬本领,才能及时解除病人痛苦 ”从那时起,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利用节假日和业余时间看书查资料,多次到北京、上海、南昌等大医院拜师求学 着意耕耘,必有收获通过不断的刻苦学习和实践,她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她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擅长诊治很多中医内科、妇科疑难疾病等,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痛苦,先后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带头开展课题科研 “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 ”这是曾建芳同志常说的话 “作为医生,人格品行不仅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形象,而且与人的健康、生命安危休戚相关” 在医疗服务上,她不但自己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还要求全站同志端正医德医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名气大了,慕名找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她从没有因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从不端起专家的架子她每天就诊的时间长达 12 个小时以上,除了出差、学习,所有的双休日都在为病人看病在她眼里,病人就是自己的亲人,她总是本着一个白衣天使的爱心去善待每一位病人能用普通药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她决不用昂贵药品以提高药品利润她常说:“病友身受病痛的折磨已经够痛苦了,她不能再往创口上撒上一把盐,要让病友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 XX 年,枫岭头镇村民何月英患了急性胰腺炎来到血防站求治因急性胰腺炎是急症中的重症,治疗风险非常大患者说:“我哪里也不去,就相信曾站长!”为了不让病人及家属失望,曾建芳带领医务人员不分昼夜地守在病房一个星期,近在几十米的家也顾不上回最后,这位病人经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终于转危为安看着她那熬得通红的眼睛,患者及家属感动的泪流满面,连说“谢谢,谢谢!” 心系群众,情暖病友 曾建芳同志不仅是一个医术高明的好医生,更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好人从医以来,她资助的患者将近百人,资助金额 5 万余元1998 年,田墩镇一村民在治疗血吸虫病时发现合并肺结核,需要马上转定点医院治疗但患者家境贫困,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转院,她马上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仅有的 400 元,并帮他联系好医院,使其及时转院。

      当时,她每月的工资不到 500 元XX 年 4 月,站里来了一位肾结核的患者这位患者 8 年前得了结核性脑膜炎致下肢瘫痪,此次因发热、尿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