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的问题和对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301434314
  • 上传时间:2022-05-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3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的问题和对策 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的问题和对策 邵阳县委组织部 党中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中民主质量这是选准用好干部的重要保证,是稳定党的执政根基的需要,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务必首先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近日,按照市委组织部的要求,我们特意组织人员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了解等形式,着重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中民主质量问题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干部推举提名环节中的民主缺乏广泛性一是在提名的主体上搞“一家言”《条例》规定,民主推举的结果要作为干部推举提名的重要依据,同时要防止简朴地以票取人这里,“得票数”不是提名的唯一依据,务必结合多方面的的处境综合考虑但问题在于,取消了标准的唯一性,往往就取消了标准确实定性,导致了提名的弹性和肆意性,使得领导干部履行提名权力时有了较大的伸缩余地和弹性空间,也就为选人用人上的“一个人说了算”供给了可乘之机据调查统计,我县66.32%的干部群众认为当前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环节模范化、民主化程度不够,缺乏“阳光作业”二是在提名的方式上搞“一窝蜂”。

      现行的提名推举方式多种多样、形态各异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有公开的,也有隐秘的;有的是组织行为,有的是个人行为;有的是正式的书面推举,有的是领导者的口头推举或授意;有的是出于公心、举贤荐能,有的那么是考虑一己私利,说情、打招呼,全力推举部下或身边的工作人员等等毋庸讳言,“暗箱操作”在干部提名中占有确定的比例三是在提名条件和任职资格上搞“一刀切”在推举提名的资格条件设定上,过于强调年龄和学历,缩小了选拔范围,使一片面有确定阅历和政绩的干部被划在圈外,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有时又对一些专业性 较强的岗位放的过宽,使个别没有专业工作阅历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2、考察考核环节中的民主缺乏真实性一是群众民主参与意识不够强,导致民意“失真”表现为:在后备干部推举中,存在“与己无关”思想,有交“白卷”现象;在竞争上岗中,存在“与世无争”思想,片面干部既不自身积极参与竞争,又不推举别人参与;在民主测评中,存在“无所谓”思想,缺乏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或应付了事,或不负责地投“关系票”、“感情票”这样就使一些“老好人”式的干部,办事四平八稳,工作才能一般,往往得到群众较好的评价和较高的得票率,相反一些事业心强、工作才能强的干部,往往得罪的人也多一些,群众的评价反而不如“老好人”。

      从我县近年来开展的几次民主测评处境看,对每个领导干部、每个测评工程全都在“最好”一栏中打钩的测评表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二是考察考核的方法、内容、程序不够模范和严密,导致民意“失效”主要表达为“四不”:一为考核指标不细不同部门、不同职务、不同级别领导干部的考察考核指标一个模式,指标大都对比笼统,细化、量化不够,使加入评议的群众不易把握二为考察不深考察干部时有的走马观花,来去匆促,没有充分听取各方面的观法就下结论,导致干部选用失察三为组织不严组织部门开展考察考核工作,一般都是召开会议,在短时间内集中举行参评人员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限制,缺乏一个免于干扰、充分斟酌酝酿的外部环境,难于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使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大大下降四为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够在过去旧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下,干部工作大多是“暗箱”操作,长期下来使群众产生错觉,认为干部考核只是“走形式”,在确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参与热心三是考察考核的对象和参与对象有限,导致民意“失控”目前干部选拔任用仍以等额考察为主,党员群众只能就考察对象举行有限选择即使举行差额选举,选择的范围一般也限制在组织上确定的候选人范围之内正 常处境下,由十人以上提名选中的寥寥无几;在干部推举、评议、谈话时,仅仅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以偏概全,忽略绝大多数人的观法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干部讨定抉择环节中的民主缺乏针对性概括表现为“两化”:一是干部任用方式单一化在长期以来的干部管理工作中,“任命制”、“选举制”一向是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手段,干部选拔任用历来是上级领导的事,这种“传统”也已为宏大基层群众所习惯、所采纳,宏大干部群众变更这种状况的动力缺乏,干部工作民主化的浓重空气一时难以形成二是干部管理权限集约化干部的选拔使用权最终掌管在极少数人手中从当前干部管理体制看,干部的提拔使用一般经过民主推举、干部考察、党委议论决策等环节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给群众以参与干部工作的机遇,也有酝酿议论、发扬民主集中制的要求但用人方案的酝酿、用人决策的形成那么是少数人的事,说毕竟,干部提拔任用的最终抉择权事实上仅仅集中在少数领导者手中如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每次的拟任人选、考察对象均由武保安预先圈定,然后再由组织部门履行程序对于常委会上提出的不同观法,武保安根本不采用 四、干部监视管理环节中的民主缺乏有效性一是民主监视不够到位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设计上还没有对选拔任用全过程的民主监视作出明确细致的规定,如抉择任用议题中缺乏民主监视,这是目前干部选拔工作中群众建议对比大的一个环节,这使群众对依据什么确定考察对象心存疑虑。

      二是监视责任不够到位干部工作监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组织部门内设的监视机构由于权力有限,无法监视;纪检部门那么由于干部工作参与不多,无力监视同时,由于监视职责不清,因而一旦出了问题往往很难分领会责任出在哪个环节和哪个监视责任主体身上,到结果往往“谁都有责任又谁都没有责任”,板子很难打到某个概括责任人头上三是对“一把手”的监视不够到位少数地方、少数部门也存在着 对“一把手”监视力度不够、措施不到位的处境,更加是在对少数党政“一把手”用人权的监视中还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对比严重 二、理由分析 1、思想观念上有误区从人民群众这方面来看,存在的错误熟悉主要是对我们党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上发扬民主的诚意不很相信,以为民主只是个形式而已,不成当真更加是一些群众看到自己推举的人选没有得到提拔重用,一些代表看到自己联名提出的候选人没有选中,便认为群众并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因而也就逐步失去了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一些群众切实不太关切有关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认为选谁不选谁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不很重视自己在这方面的权利片面党员由于自身学习不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了解,疏忽了宪法和党章赋予党员的权利,受一些落后思想的影响,认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事,与一般党员无关,对参与干部选拔民主提名工作表现出不关注或无动于衷,民方法识不强,政治参与意识淡薄,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挥,党员“四权”落不到实处。

      从领导层面上讲,一些领导干部对提高干部工作民主质量的思想熟悉还没有到位,少数领导干部的民方法识、民主作风对比低下,对干部工作民主化持消极、质疑甚至是否决态度,干部工作民主化尚缺乏自上而下的改革动力 2、制度设计上有陷阱目前,一些地方制定出台的制度文件好多,但不够模范、措施不够配套如在干部民主推举中,对群众参与面确实定、民主推举中承担所需职位最低得票率的界定等尚缺乏科学模范的标准;在民主测评中,测评的内容还对比简朴笼统,测评中群众不易把握,如何对测评内容举行科学分解、细化,以形成不同类型、层次干部的评价体系,如何按照不同职位的岗位要求明确 优秀、称职和不称职的概括标准,以更符合群众的要求,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在公示制中,对公示范围、内容、时间等都尚缺乏统一的模范 3、程序执行上有盲点近年来,一些地方尽管已采取了民主推举、民主测评等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按部就班,按老一套程序行事,一些地方对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理解偏面化,方法简朴化,只是在某些次要环节上图形式,没有从整个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更加是任用决策上去表达民主譬如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应当经过民主推举提出考察对象,也就是“先民主、后提名”。

      但是,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处境是“先提名、后民主”,也就是先提出建议人选,再去所在地区、单位就概括人选征求观法(这时大多是将民主推举、民意测评和考察一并举行)又如因“卖官”被查处的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原区委书记杨毓培在任用干部时,总是要求组织部门简化程序,甚至不走程序 三、对策和措施 1、落实好群众“四权”当前要分三个层次落实好群众“四权”:一是在决策层中落实“四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但是,在那些“县委就是县委书记”的地方,一般常委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党是一个组织,党的领导通过其各级委员会来实现,而不是通过某一个领导人来实现因此,没有民主就不是党管干部党委在研究干部任用的时候,每一个常委都具有同等的权利,都理应得到充分发表观法的机遇,在此根基上再按照少数按照多数的原那么举行集中党委主要领导者务必特别崇敬每一个常委的民主权利二是在党员中落实“四权”我们党有严格的党内生活规定,任何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在党的一个组织中生活因此,宏大党员对自己周边的党员干部要比普遍群众了解得多一些、深一些而且我们的党员都是社会中的优秀分子除极个别蜕化变质的党员以外,他们的觉悟比周边的群众要高,对党的事业要比一般群众更加关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