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32页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 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深林人不知,_ (王维竹里馆 ) _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马上相逢无纸笔,_ (岑参逢入京使 ) 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 _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 莫言下岭便无难,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2. 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 的战场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 之的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 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他是美国家喻户晓 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家喻户晓: 每家每户都知道 ) 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 2)题 (1)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 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 这段文字出自现代作家_的骆驼祥子 ,句中描写的“她”是_。
(2) 海底两万里是_(人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的 是一个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 ”,和生物学家阿龙纳斯 在海底做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4. 某校七年级( 1)班以“名人风采”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 【名人风采我宣传】邓稼先,安徽怀宁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 核物理学家 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 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 了重要贡献 现在, 安庆市五横乡“两弹元勋”邓稼先故居已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名录请你为该景区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 分) _ (2) 【名人品质我歌颂】活动中, 胡慧慧同学摘抄了有关安徽名人陶行知斗争风采的一 个文章片段,其中有两处句子存在问题,请你按提示帮助她修改4 分) 【A】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算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 的第三名陶行知一面做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B】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 如归,始终站在民主活动的最前列 【 A 】处画线句中有语病,应将“_”删去 【 B 】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 _” (3) 【探访名人提问题】学校将于4 月 18 日邀请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来学校和同 学们分享写作方面的心得。
你将代表全体文学社社员对许辉进行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呢? (写出两个即可) _ _ _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 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 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 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 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 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 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 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 零乱不堪, 众物腾怨, 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 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 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 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 ,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 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 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5. 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内容 _ _ 6. 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_ _ _ 7. 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_ _ _ 8. 说说开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_ _ _ 9. 闻一多先生前后期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么样 的人生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_ _ _ 二 大师治学 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 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
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 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不料, 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往讲台上一倒,只见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 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 先动手林语堂笑道: “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 生米愈有味道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 “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 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 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 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 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 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 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
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 一些老师的模仿 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 堂演讲,一班56 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 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 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 成大煞风景的“煮鹤”,说:“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令人称奇的是, 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 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 远超过一般 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早已对每一个学 生知根知底, 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极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做 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10. 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 _ _ 11. 本文第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哪两种描写? _ 12. 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_ _ _ 13. 文中第段画线句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它是如何表 达的。
_ _ _ 14. 阅读以下两则林语堂的经典名言,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有 怎样的品质 名言一: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 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名言二: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 充当着配角 _ _ 三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5.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蒙辞 以军中多务 _ (2)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_ (3)但 当涉猎 _ (4)见 往事耳 _ (5)即更 刮目相待 _ 16. 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 _ 17. 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_ _ 18. 有人认为文章写“鲁肃过寻阳”的情节是赘笔,你赞成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_ _ 三、写作 1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的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要钻牛角尖有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观 察去思考,也许你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并悟出一些不一样的道理 请以换个角度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 字 参考答案 1. 明月来相照此夜曲中闻折柳凭君传语报平安草树知春不久归商 女不知亡国恨赚得行人错喜欢 2.C 3. (1)老舍虎妞(2)儒勒凡尔纳诺第留斯号 4. (1)走进五横乡,走近邓稼先( 2)暗算活动运动(3)示例:在写 作方面,您有什么心得可以与我们青少年朋友分享呢?您对我们文学社发展有什么好的建 议呢? 5. 写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特点用文中原句答不给分) 6. 前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干什么;后一个“说”意为向别人告白自己干了 什么 7.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 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8. 开门见山, 照应题目, 通过对比, 突出闻一多先生 “说” 和“做” 的特点, 引起下文 9. 第一问:他的卓越、伟大、言行一致,是始终如一的第二问:闻一多先生面对强大 的敌人英勇无畏,他用行动感染了后人,他用言行一致教育了后人,他虽然死了,但他的精 神永远感动着后人,教育着后人 10. 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上课吃花生”和“相面打分”的内 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 11.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12. 林语堂记忆力超群, 他平时上课时早已对每个学生知根知底相面打分”看似随意, 实际上是合理决断 13.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恶性考试” 形象比作 “煮鹤艺术”,极富讽刺意味, 饱含了林语堂对刻板考试制度的厌恶,表达了对学生遭遇的惋惜 14. 尊重学生、公平公正、热爱生活、深厚广博、诙谐幽默、卓然独立等 15. (1)推托(2)研究儒家经典(3)只,只是(4)了解(5)重新 16. (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啊! 17. 用自己的学习体会现身说法,既可以增强说服力,又显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使 人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
18. 不赞成 写鲁肃与吕蒙论议、结友的情节, 可以表现出吕蒙学习取得了惊人的进展, 侧面烘托了孙权的善劝 19. 略 第二单元测试题 (100 分钟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 1. 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美观、流利3 分)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