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doc
5页《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65页内容,练习十四第1——5题教学目标:1、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3、初步感知连加、连减式题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会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教学难点: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同时学会倾听、交往与合作2、理解连减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演示情境图(聪明屋)师:今天,我们要去数学聪明屋里去玩玩在聪明屋里有很多聪明题,看看我们班上谁最聪明看,四位小动物先出来欢迎我们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题目课件)长颈鹿 小狗 小乌龟 小猫2+3 4+0 9-3 8-15+4 4+3 6-2 9-0师:你想和谁交朋友,就算算它带给你的题目吧!2、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3、小结师: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为小动物解答了难题,你们可真了不起,希望你们在聪明屋里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聪明屋小动物的情境,相机进行口算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一)探究连加导入:小明小朋友觉得我们小朋友很聪明,想请小朋友帮他解决一个难题,愿意吗?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1)先出现5只小鸡,数一数有几只小鸡在吃米?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师:你们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跑来两只小鸡)(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两只.)有多少只小鸡?生列式:5+2再看,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跑来一只小鸡)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2、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指名学生口头列式5+2+1=(一边列算式一边指名口述算式的含义.)(2)读算式你会读吗?试试看.(5加2再加1)(3)比较不同请小朋友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有三个数,两个加号)(4)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或更多的数加在一起,就叫连加板:连加)3、说算理师:这个算式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说:先算5+2等于7,再算7+1等于8)第2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指名说,同桌说,齐说.完成做一做的加法练习.师说让学生摆小棒。
同桌边摆边说二)探究连减1、说图意师:小鸡吃饱了,要去玩,跟小明说再见了,先跑了几只?剩下几只?列式:8-2师:你看,又看见了什么?(两只小鸡又跑了,还剩下几只?)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2、写算式1)师: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减法,为什么?学生列式板书:8-3-2=)齐读算式2)师:这道算式和以前的减法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板书:连减)(3)小结: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几个数,用连减3、说算理师:你会算吗?(同桌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在练习本上学老师黑板完成)说算理:指名说,齐说.完成做一做的减法练习,师说学生摆三角形,同桌说设计意图】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创设情境是现实生活与计算教学沟通的桥梁在新授部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芳芳给奶奶喂鸡的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情景,既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又让学生直观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其间,采用由扶到放、小组或同桌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你们观察一下两道算式, 你发现在计算时,是从哪边到哪边的顺序来计算的?(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先算前面两个数,得出得数,再与第三个数计算,得出最后的答案.)三、练习巩固师:聪明屋里还有很多聪明题, 需要我们小朋友来解答,请你们帮帮这些小动物的忙。
1、课件出示燕子图、猪八戒吃西瓜图请学生复述图意,再在课本上列式计算,并说算理)2、算式软件出示)——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3+4+1 6+4+0 4+3+2 2+2+48-5-3 9-5-4 10-6-2 8-0-63、应用聪明屋里的商店里也有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去看看吧课件出示表格食品雪糕蛋糕矿泉水可乐饼干薯片单价2元4元1元3元1元5元(1)你选择几种食品,算一算需要多少钱?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连加)自己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再全班交流)(2)如果,妈妈给你10元,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连减)4人小组讨论,并把算式记下来4、给小鸭子找家 师:小鸭子们在河里游玩了一会都上岸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出示图,小鸭子身上写着得数,小房子上写着相应的算式) 学生上来给小鸭子找家,个别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师:还有谁找不到家啊?哦,老师帮得数是1的小鸭子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们能帮它造完吗?(学生交流方框中应填几) 师:你们真棒!咦?这里还有一只小鸭子,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啊?那怎么办呢?谁愿意给它造房子?(学生给得数是4的小鸭子造房子,指名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连加或连减算式板书)【设计意图】给小鸭子找家的游戏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其间渗透一些需逆思考的题目,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体验到学知识,用知识的快乐。
5、想想做做第5题 师:夕阳西下,芳芳跟着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也一起学会了许多的新知识现在啊,有一群小动物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愿意接受小动物们的挑战吗?好,我们来看图,请你看图后把算式写完整,看谁写出的算式多!(出示图片) 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并说说分别是怎么想的?(进行相应的反馈)【设计意图】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不同,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既关注学生思维的个性化,又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实现了“思维共享”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 布置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后让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连加与连减故事,让学生体验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10以内的连加连减5 + 2 + 1 = 8 8 - 2 – 2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