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坡羊骊山怀古.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山坡羊骊山怀古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代: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靡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站在骊山上我四处张望,(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靡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只见衰草萧疏,水波旋绕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散在烟雾迷漫的树林中了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那些战胜了的国家,都化作为了土;(那些)战败了的国家,(也)都化作为了土 赏析 骊山(今西安市的东边),阿房宫开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咸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这首“骊山怀古”小令开头三句“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靡今何处?”回想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点燃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诗人用“今何处”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再不见过去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
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第六七句说:“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到如今,秦王朝因奢靡、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散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讥讽,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靡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靡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旁宫“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赢, 都 变 做 了 土;输,都变做了土这句结尾句式一致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靡的宫殿结果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切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那么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潼关切古”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对比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