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doc
4页第 1 页 共 4 页2009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的行为特点是( )A.适应性 B.系统性C.静态性 D.不可控性2.下列选项中不是组织行为学学科性质的是( )A.边缘性 B.系统性C.两重性 D.应用性3.离中趋势分析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常用指标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A. B.n)x(d2 n)x(d2C. D.)(2 )(24.人的知觉过程一般经历的阶段是( )A.三个 B.四个C.五个 D.六个5. “时间就是金钱”是一种( )A.理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C.集体价值观 D.社会价值观6.任何创造性行为都必须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成果,这体现的是创造性行为的( )A.首创性 B.主动性C.适应性 D.独特性7.事业生涯是一种过程,是一种与( )A.家庭生活有关的连续经历 B.学习有关的连续经历C.社会交往有关的连续经历 D.工作有关的连续经历8.下列选项中不是个人加入群体的原因的是( )A.地位需要 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 D.人为需要9.小群体与大群体相比,其优势主要在于( )A.完成任务速度快 B.易解决复杂问题C.绩效水平高 D.凝聚力强10.下列沟通形式中属于正式沟通的是( )A.偶然式 B.全方位式C.集束式 D.流言式11.一个包容动机很强而又主动表现者,一般是一个( )A.性格外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B.性格外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C.性格内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 D.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12.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能更加让他人喜欢的人,其个性品质是( )第 2 页 共 4 页A.十全十美 B.平庸又犯小错C.能力超群略有小错 D.平庸但很守规矩13.下列四种形式中,不属于相互依赖性的类型的是( )A.联营式 B.顺序式C.互惠式 D.协作式14.一般认为冲突大约要经历的阶段是( )A.三个 B.四个C.五个 D.六个15.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 )A.影响力 B.号召力C.指挥力 D.领导力16.领导者的素质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务实的结合,是可能学来的。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 )A.菲德勒 B.杜拉克C.斯多基尔 D.莱克特17.决策程序中的最后阶段是( )A.决定决策方案 B.实验决策方案C.评估决策方案 D.实施决策方案18.组织行为学中,把胜任工作、好奇、对客观事物的操纵掌握、爱好活动及情感这类动机称为( )A.原始动机 B.优势动机C.一般动机 D.习得动机19.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工业管理中出现的“工作丰富化”和“弹性工作时间”等劳动组织形式,其理论来源是( )A.需要层次理论 B.ERG 理论C.成就需要理论 D.双因素理论20.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弗鲁姆 B.亚当斯C.斯金纳 D.奥德弗21.综合型激励理论属于( )A.过程型激励理论 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D.公平型激励理论22.组织的高层管理层负责制定总目标及方针政策,因此高层管理层也称为( )A.执行层 B.业务层C.战略层 D.作业层23.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其《论企业改革》一书中提出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是( )A.变革的环境更复杂,竞争更激烈 B.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长C.变革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D.变革的内容更彻底,效果更显著24.根据组织变革的力场分析方法,为了开创变革的局面,管理者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变革压力的强度 B.降低变革阻力的强度或稳定性C.增大变革阻力的强度 D.变变革的压力为变革的阻力25.组织文化理论兴起于(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C.20 世纪 80 年代 D.21 世纪初期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第 3 页 共 4 页26.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包括( )A.公开性 B.可控性C.系统性 D.再现性E.预见性27.态度的特性有( )A.社会性 B.广泛性C.协调性 D.稳定性E.两极性28.群体可能达到的绩效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个人给群体带来的资源在群体成员资源变量中,最重要的有( )A.能力 B.关系C.性格特点 D.服从程度E.规模29.菲德勒强调领导者对情景的适应能力,提出决定领导效果好坏的条件有( )A.情景的好坏程度 B.情景的繁简程度C.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 D.被领导者对工作任务的了解程度E.职位权力所取得的支持程度 30.组织运行要素主要包括( )A.领导 B.决策C.激励 D.创新E.控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案例研究法32.社会交换理论33.非正式领导34.组织成员的认同感35.组织文化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简述组织科学的组成部分37.简述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作用38.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
39.群体间互动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40.简述需要的主要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试述群体行为的模型42.试述优势动机理论及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第 4 页 共 4 页2009 年 4 月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1—25 题:ABBCA ADDAB ACDCA BDCDB ACCBC二、多项选择:26.ABCE 27.ACDE 28.AC 29.CDE 30.ABC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案例研究法答案:最组织内的个体、群体或组织的一个或几个以至更多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描述和说明的方法32.社会交换理论答案: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报酬及相应的成本,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33.非正式领导答案:所谓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34.组织成员的认同感答案: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是组织成员群体意识和群体态度的总和35.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通常是指在狭义的组织管理领域内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实质上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吧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简述组织科学的组成部分答案:组织结构合理化;组织运行有效化;组织行为心理和谐化37.简述控制方位论在管理中的作用答案: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哪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P76 有详细内容,自己归纳38.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答案:从众行为是指在群里压力的作用下,个体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一)个人因素:智力因素,情绪的稳定性,自信心,个性特点,人际关系二)环境因素:群体的气氛,群体的竞争性,群体凝聚力,群体目标,群体规模39.群体间互动行为的主要表现方式有哪些?答案:群体间的互动行为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互动行为的结果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当群体之间呈现合作状态时,就表现为建设性的;当群体间彼此面临利益冲突时,就会产生破坏性的互动40.简述需要的主要特征答案:指向性;再生性;交替性;发展性;转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