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易县基本情况.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0384634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易县基本情况 易县根本处境 易县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总面积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人 一、区位地理 区位特点:易县地处河北省中西部、太行山北端东麓,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冀中平原,东西跨越67.7公里、南北跨越61.7公里,地处京、津、保三角地带,距北京 120 公里、天津190公里、保定60公里 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00米左右,最高海拔1813米,最低海拔35米,山地、丘陵、湖泊皆有,西北部群山起伏,东部地势平坦,中部丘陵相连,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资源物产:现已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多种,尤其是铁矿、金矿、花岗岩、玄武岩、建筑砂等储量丰富,被誉为“中国石材之乡”、“万两黄金县”,出产的“易水砚”为全国八大名砚之一,绞胎瓷享誉全国,作为国礼赠送国内外贵宾易县是旅游大县,可供开发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多达200余处,尤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清西陵,国家红色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狼牙山,太行明珠易水湖最为出名境内有5条较大河流、17座大中小型水库,有林面积达成187.5万亩,林木笼罩率达成49.3%,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 1 方”。

      交通状况:京原铁路从北部穿过,京易铁路与京广铁路相连京昆、张石和正在规划创办的荣乌高速马路穿越县境,规划创办7个出口,现已开通3个国道112线、京赞线、保平线、良顺线与其他县道纵横全境,形成一个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大交通网络 二、历史沿革 历史由来:易县因虞舜时期有易氏居于易水而得名,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311年,燕国在这里建下都以为都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设易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202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命名为“千年古县” 历史人物: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等一批贤士齐聚燕国,实现燕国中兴;义士荆轲刺秦王,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千古绝唱;五代时奚庭圭创出易水制墨法,后人大多效仿;金代医学家张元素,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成为一代名医;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勇士在狼牙山浴血奋战抗击日寇,舍身跳崖;建国后制砚名家崔凤桐被评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 历史文化:既有以北福地遗址、曲城新村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燕下都、古长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又有以洪崖山、龙泉大历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清西陵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以狼 2 牙山、黄土岭为代表的革命文化。

      鹬蚌相争、荆轲刺秦、白虹贯日等历史典故世代流传;清西陵摆字龙灯、易水砚制作技艺、东韩村拾幡古乐、绞胎瓷制作技艺、后山文化、燕子古乐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养护名录,其中,清西陵摆字龙灯、易水砚制作技艺、东韩村拾幡古乐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文物古迹: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清西陵),全国重点文物养护单位6处(清西陵、燕下都、老子道德经幢、紫荆关、荆轲塔、北福地遗址),省保单位9处(燕子塔、云蒙双塔、塔峪千佛塔、城内清真寺、塘湖燕南长城、解村丛葬墓群、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解村镇国寺石佛、七里庄遗址),共有国家、省、县三级重点文物养护单位40处 三、经济进展 主导产业:林果业、畜牧业、矿产建材业、生态文化旅游业构成县域经济的四大主导产业林果业:林果面积达成36.5万亩,果品产量达成3.6亿斤,林业产值达成6.19亿元,被授予“全国磨盘柿之乡”畜牧业:全县畜牧总产值达成10.5亿元,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一半,生猪、肉牛、家禽饲养量分别达成88万头、12.2万头、39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成7.6万吨,禽蛋总产量达成2.45万吨,是北京重要的生猪活储基地和牛肉供给基地、“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省黄牛革新重点县”、“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和“无规定疫病区出口创汇县”。

      矿产建材业:全县共有采 3 矿企业84家,三类建材企业73家,年产值13亿元,上缴税金7000亿元,毛主席纪念堂用的砂子、天安门铺地石、“鸟巢”贴面石等都产自易县,易县的151#花岗岩被誉为“中华第一石”,易县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自然石板生产基地”,有着“中国石材之乡”的美誉生态文化旅游业:景区景点众多,可供开发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多大200余处,既有云蒙叠翠、郎山竞秀、洪崖积雪、奇峰夕照、拒马奔涛、峨嵋晚钟、福山捧日、华盖烟岚、易水寒流、荆关紫气“易州十景”美不胜收,又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景区清西陵,国家红色经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导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狼牙山,太行明珠易水湖成熟景区享誉中外2022年共接待游客25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989万元,旅游总收入6.34亿元 主要企业:全县共有重点企业116家其中,京兰水泥有限公司、宇圣木胶板厂、龙山石材、天泽林板业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 重点工程:全年谋划储蓄千万元以上工程61个,列入省市重点18项,总投资达292亿元,全年完成投资26亿元,占年度筹划的172%太行和益活性灰生产线工程开工创办,京兰水泥、美律电子开头试产,知感泵阀、天成纸业、天泽林板业扩建等6个工程相继竣工。

      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引进省外资金1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8万美元 园区创办: “工业西进”战略深入实施,占地1.9万亩的中 4 易水工业产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道路交通、河道治理、污水处理等根基设施不断完善,2022年累计新建续建工程7个,完成投资10亿元,逐步成为县域经济进展新的增长极 特色经济:全县生产销售易水砚的企业共有60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值达6亿多元,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城乡面貌:围绕“创办中等城市”进展目标,完成了城区总规修编25平方公里的补测任务,使城区规划面积达成了40平方公里北易水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投资1800万元的朝阳东路改造圆满完成,投资500万元的文化广场改造投入使用,投资1500万元完成“迎宾大道”征迁工作,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荆轲公园以御景蓝湾、时代新区为重点的商住小区加快创办,完成拆迁面积20万平米,开工面积20.2万平米,竣工面积16.49万平米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6.65亿元,增长55%按照“洗脸、美容、靓妆”三步走工作部署,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歼灭了国省干道、旅游景区的“白色垃圾”,城乡环境有了较大改善。

      扎实推进新民居创办,易水新村完成19栋样板房主体工程总投资8626万元的石家统生态文明旅游村创办全部完成,面貌焕然一新 经济指标: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76.04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例为25:41:34;全部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增长2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亿元,增长22.1%;固定 5 — 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