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新高考世界史概要及复习策略.pptx
39页新高考世界史概要及复习策略,学习任务,1.明确课程标准要求,熟悉世界史部分复习备考内容; 2.依据历史时代特征,梳理知识,构建宏观知识框架; 3.把握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典型试题归纳思路、方法; 4.巩固练习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及世界史复习内容梳理,知识框架,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地理环境 城邦特点 奴隶制民主政治出现的原因,雅典民主政治及影响,人文思想的起源和苏格拉底,,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扩张和罗马法的发展,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知识框架,2. 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英国议会的起源,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日本、朝鲜,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国儒家文化和词章之学广为传播。
13、14世纪英国议会逐渐形成,分上下两院, 成为中古英国的重要机关知识框架,3.全球联系的建立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全球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葡萄牙、西班牙支持的新航路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世界各地日益连为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欧洲社会变革: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早期殖民扩张对各大洲的影响,知识框架,4.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的兴起,,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人文主义,意大利:文学三杰、美术三杰,扩展:15世纪后期、16世纪,文艺复兴扩展到欧洲各地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科学世界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古典文化遗存、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知识框架,4.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质疑天主教会的权威;反对天主教会控制和掠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兴起:1517年,马丁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影响:宗教改革开始打破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解放 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 的思想束缚历程:17世纪在英国兴起,18世纪在法国形成高潮核心:理性主义,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的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也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知识框架,4.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16-17世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挑战专制王权1640年,爆发革命,经历了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克伦威尔)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获得巩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责任内阁制:18世纪中叶形成,代议制的发展: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知识框架,4.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美 国 独立战争,,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激起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过程:1775年,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1781年打败英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影响: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独立后的严峻形势:邦联制的弊端,社会动荡,分裂危险华盛顿等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1789年,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选举产生第一届国会,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起来两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交替执政知识框架,4.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法国大革命 共和制确立,,德意志帝国建立,,18世纪,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对民众的深刻影响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爆发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15年,在欧洲各国的联合进攻下,拿破仑帝国覆灭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普鲁士1864-1871年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成立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英国开创政党政治,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交替执政。
知识框架,5.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 革命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第一次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第二次 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政治前提 资本 劳动力 技术 市场需求,进程:棉纺织业动力交通 “蒸汽时代” 机器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扩展: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 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影响:生产组织形式 城市化 社会关系 经济政策,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主要成就:电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显著特点:科学先导,科技紧密结合;多领域多国同时进行,美国和德国最为突出影响:新兴工业 重化工业主导 垄断组织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工业革命推动欧美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知识框架,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通过了解马克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马克思主义诞生,,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显现,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成果,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内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理论探索:资本论法兰西内战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革命实践: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第一国际、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成为无产阶级斗争的科学理论指导,影响日益扩大,是很多地区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重要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知识框架,7.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世界殖民 体系的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 独立运动,早期殖民:非洲、美洲、亚洲,占领殖民据点,建立商战,进行殖民掠夺。
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活动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洲的觉醒 印度的反英斗争,中国的辛亥革命知识框架,8.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第一次 世界大战 (1914-1918),,背景:世界的整体性加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物质、技术基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过程 1914年:爆发;马恩河战役战争旷日持久 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917年:美国、中国参战;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1918年:苏俄退出战争;同盟国集团失败,战争结束后果,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美、日迅速崛起;,客观推动新技术发展,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和平主义盛行一时,社会主义思想影响扩大。
知识框架,8.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 国际秩序,,凡尔赛体系:巴黎和会 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 暂时协调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协调列强矛盾国际联盟:第一个主权国家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以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为宗旨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 试图维护战后和平,但由于战胜国集团的矛盾,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列强借助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建立在战胜国帝国主义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但由于体系下的新的矛盾,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知识框架,8.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