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听课反思6和7的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docx
2页一年级上数学听课反思6和7的加减法_人教新课标10月15日区教研室领导到我们学校进行了视导工作检查,数学组由高敏敏老师讲了一节课——《6和7的加减法》倾听后感触颇深,现将我的方法小结如下: 由于《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确实是学生把握了依照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依照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把握6、7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算理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认为高老师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依照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高老师对本课进行了认确实设计现回忆本课堂,有以下几点值得回味、学习 1、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在教学6.7加减法时,高老师第一用学生喜爱的开火车、抢答游戏复习1—5的加减法和6、7组成,目的是为后续学习6.7的加减法做铺垫,利用儿童画的语言把学生专门快引入课堂学习中来结合聪聪和明明过生日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白得图意,充分感受“一图两式”。
感知依照一幅图能够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结合“争做月雅之星投票”的情境图,让学生先摆红花再写算式独立地解决得数是7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如此进一步巩固和明白得“一图两式”的意思并让同学进行讲解如何样看图列式的,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看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从感知中树立“一图两式”的概念如此处理,既给学生提供了观看的时刻又有充足的摸索余地,而且还有意识地渗透有序、全面地摸索问题的数学思想有创新、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把数学生活化,教学环节设计清晰,这要紧表达在第2、3环节上高老师将主题图改为生日图,并充分解读教材,还设计了充分的活动,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摆花改为“争做月雅之星投票”,如此设计,学生的参与面广,课堂专门有活力,学生的学习氛围特浓商榷之处:1、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如此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赶忙能够想到5+1=6还能够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如此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呢2、设计操作活动的目的要明确,预备要充分有效,如:学生为月雅之星投票的图能够设计成条形统计图或横式统计图,让学生涂色或摆。
3、老师提问的语言要精简到位,对学生夸奖的形式要多样,专门是口头夸奖(多给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如:你的方法还真与众不同,太了不得了!真是个“数学小博士”等 一点体会: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那句话——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假如对数学有浓厚的爱好,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专门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确实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因此,我想今后在进行我的教学设计时应更注重从学生的爱好入手,运用多种方法,灵活的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欢乐中扎实的学习数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