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12 袁隆平的“寻梦园”3.doc
4页12、袁隆平的“寻梦园”一、学——目标自学、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 1. 理解文中袁隆平的“美丽”和他的“寻梦园” 2. 体会文章独到的构思及精巧的取材 3. 体会人物语言在文中的作用 4、学习袁隆平为造福祖国人民乃至全人类而献身科学的精神二)作者简介1、关于作者:曲志红,《中国青年报》记者2、相关知识: ⑴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还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⑵袁隆平的精神和品质: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淡薄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6.热爱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三)基础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睿智( ) 憧憬 ( ) 淳美( ) 蕴藏( ) 贫瘠( ) 稻穗( ) 浩瀚( ) 翱翔( ) 伊始( ) 功勋( ) zhǔn ( )目 jīng( )干 神采huàn( )发 liàng( )丽 不懈( ) 卓著( ) 闪shuò( ) 2、根据课文内容把下列词语填充完整( )智( )默 活力充( ) 功( )卓( ) 风华正( ) 神( )( )发 ( )无反( )( )成( )就 如( )如真(四)内容把握:1、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报道科学家先进事迹和科学成就的人物通讯。
文章由“美丽”一词作为引子以“寻梦”作为线索,写出“当代神农氏”袁隆平的童年憧憬、科研实践、辉煌成果、崇高声誉和美好心愿全文16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分两层第1层(第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层(第4-6):倒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第7—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分三层第1层(第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层(第9—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层(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第13—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课文中与袁隆平的“梦”有关的语句,说一说,袁隆平的梦想是怎样形成的,可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他又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哪些努力?3、袁隆平的 “寻梦园”指的是什么?4、读了文章以后,你认为袁隆平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五)经典赏析: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⑴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⑵难道这就是自己多年来向往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他的杂交水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40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二、练——巩固提高、拓展延伸1. 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活力充沛 义无反顾 睿智幽默 艰苦陌生 B. 神采换发 五彩缤纷 享誉世界 令人瞩目 C. 新年伊始 依依相随 古稀之年 功成名就 D. 亮丽登场 浩汉宇宙 蕴藏心底 憧憬未来 2. 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词语是( )这片美丽的______,成了他心目中永远的________,袁隆平从此与“农”结下了_______A. 回忆 梦想 不解之缘 B.记忆 梦想 不解之缘C. 回忆 梦幻 不解之缘 D. 记忆 梦幻 不解之缘 3.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3月27日8:30-9:30,“地球一小时活动”第五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环保热潮。
B.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解决 C.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表示:近期将首先在高铁全面实行车票实名制D.正在荆楚大地展开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高度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4.下面语句还原到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我国历朝历代的有识之士,都以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语言来规劝青少年刻苦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A]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季节[B]早在汉代乐府民歌中,民间诗人就总结出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格言[C]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诗勉励后辈要抓紧时间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也语重心长地指出:“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D]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人生旅途中随时都应该进行的必修之课,让生命闪烁着睿智之光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作为武汉学子,我们更有责任了解和宣传辛亥革命的意义为此,请你参与到以“百年辛亥,百年武汉”为主题的活动中去①.请你从中学生的研究实际出发为活动拟一个选题②.下面是以“武昌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吗?”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调查对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中年人老年人答对比例17.9%34.5%56.8%79.8%81.2%87.7%① 你从表中发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针对以上结果,如果你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年组委会”一员,你会怎么做?说说理由③.面对轰轰烈烈的辛亥百年纪念活动,有同学说:“百年前的事了,没什么意义,与我无关对于这个同学的看法,你想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