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经典诗文诵读校本教材.doc

28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45184300
  • 上传时间:2023-06-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51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年级经典诗词诵读目标1、喜欢经典诗文,乐于参加诵读经典诗文活动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经典诗文,能背诵经典诗词22首3、能借助读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经典诗词4、能初步把握经典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经典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初步感受经典诗词优美的语言,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诵读感受6、掌握2—3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在诵读过程中运用7、发展学生想象力,能将经典诗词通过诗(词)配画、情境剧、歌舞等形式表达出来8、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三年级经典古诗诵读篇目序号篇目作者序号篇目作者1《山行》杜牧(唐)12《望庐山瀑布》李白(唐)2《清明》杜牧(唐)13《绝句》杜甫(唐)3《夜书所见》叶绍翁(唐)14《绝句》杜甫(唐)4《枫桥夜泊》张继(唐)15《乌衣巷》刘禹锡(唐)5《竹石》郑燮(清)16《滁州西涧》韦应物(唐)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17《游子呤》孟郊(唐)7《山居秋冥》王维(唐)18《小池》杨万里(宋)8《梅花》王安石(宋)19《乡村四月》翁卷(宋)9《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20《墨梅》王冕(元)10《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宋)21《石灰呤》于谦(明)11《塞下曲》卢纶(唐)2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山 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注释】 1、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2、斜: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á3、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4、坐:因为5、红于:比……还要红 【今译】   石路蜿蜒远远地伸向山崖,白云升腾处依稀有些人家停车只因喜爱傍晚的枫林,经霜枫叶竟红过二月的鲜花 【赏析】深秋时节,山林之中,寒山、石径、人家、枫叶,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色彩丰富的山水画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把枫叶与二月的鲜花相比,而枫叶的品格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鲜艳,而且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百花争艳的春色固然可爱,艳丽丰富的秋色更加迷人这首诗不只是写景抒情,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也是诗人内在精神的流露,给读者以启迪和鼓舞拓展】描写秋景的诗还有很多,比如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王维的《秋夜曲》、李白的《子夜秋歌》,找一找,读一读,开个秋天的诗会清 明 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2、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今译】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但这日却细雨纷纷,这“纷纷”在此自然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镜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诗人捕捉到这一情景,而且描写得格外生动借问酒家何处有”,是问谁?从下一句得知是问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告诉人们什么?从上句得知是指酒家这种两句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写法叫作“互文见意”它节省了字句,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一问一答,情景十分生动拓展】 同学们知道清明节的来由吗?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今浙江龙泉),生卒年不详,南宋江湖派诗人,曾长期隐居在钱塘一带注释】1、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4、篱落:篱笆 【今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赏析】 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写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枫桥夜泊 唐 张 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襄州(今河南南阳人)他的诗多为登临记行之作,诗风自然质朴,不事雕琢注释】1、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一作《夜泊枫桥》2、江枫:水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3、愁眠:因愁而未能入睡之人后人因此诗而将当地一山名为"愁眠"4、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今译】 月已落下乌鸦啼叫秋霜满天, 江边枫树渔火点点对愁而眠 姑苏城外寂寞清静寒山古寺, 半夜里钟声悠扬传到了客船 【赏析】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但此诗更具神韵的却是后两句,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

      【拓展】苏州不光有枫桥,还有很多桥苏州有桥300多 座,现存293  座其中有以食物命名的,如:水泼粉桥、鸭蛋桥等;有以动物命名的,如:狮子桥、麒麟桥等、有以植物命名的,如:花桥、草桥等;有以建筑物命名的:如:城桥、板桥等,特别有意思其中,枫桥是最著名的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以书画闻名,擅写兰竹诗,作品多反映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个人心胸磊落的高尚情操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今译】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赏析】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作者借歌咏立根破岩、经受磨难风吹的山间竹石,来寄托诗人自己的生活和道德理想全诗把竹子拟人化,前两句写扎根于岩石的竹子“咬定”青山的根基不放,来歌颂竹子的坚定意志后两句写竹子经得起各种磨练,实际上是用竹子的耐风耐寒来比喻自己的志趣和品质拓展】你见过竹子吗?它们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你觉得它们的环境同诗人描述的情况一样吗?它让你想到了什么?把这些写下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王维(701—761),唐朝诗人,字摩诘,河东(今山西祁县)人,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擅长诗文、书画、音乐,诗多写山水田园风光,大自然娴静之美主要作品是山水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诗描写细腻传神,清新自然苏轼曾赞赏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注释】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2、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作者的家乡3、异乡:他乡4、倍:加倍,更加5、遥知:远远推想6、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据说可以祛邪、避灾 【今译】独居他乡是外来的客,每逢佳节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遥想弟兄们在登高的地方,都插上茱萸只少了我一个人 【赏析】这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前两句写自己独自漂泊在遥远的他乡,日夜思念着故乡和亲人,每逢佳节来临,孤独的感觉更加深刻,思乡怀亲之情也会倍加铭心刻骨这里所说的“佳节”,虽然泛指一般的美好节日,但更是为本诗所写的“九月九日”(即“重阳节”)作铺垫后两句写重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古来就有登高饮酒、佩插茱萸的风俗而今,诗人想象着兄弟们成群结伴、登高饮酒的情景,同时他也设想因为自己无法亲临盛会,共享欢乐,兄弟们也会感到一种无法团聚的缺憾这首诗从对方着笔,展开想象,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拓展】重阳节对我们每个来来说并不陌生,小朋友们能不能试着叙述一下重阳节的来历和它的内涵?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1、暝:夜,晚此指傍晚 2、随意:任凭 【今译】一阵秋雨刚过,寂静的山中空气更加清新,天色渐晚一轮明月在松林间照耀,清泉从山石上淙淙流过竹林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洗衣服的姑娘媳妇们踏着月色回来了;荷叶颤动着向两旁披分,那是打鱼的船儿正在顺流而下。

      春草就任由它凋谢吧,这眼前的秋景是多么美好,王孙自可留居山中赏析】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