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朝的玻璃制造.docx
2页论清朝的玻璃制造 【摘 要】我国的玻璃制造源自于西周,并在历史中逐步发展,但在清朝时期达到发展顶峰清朝的玻璃制品无论是款式还是工艺水平上,都达到空前水平,这与清朝几位皇帝创造的太平盛世对工艺促进以及西方外来工艺的引入息息相关,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关键词】清朝;玻璃;制造;欧洲 一、引言 我国的玻璃制造工艺源于西周,并随着朝代变迁而逐步发展但发展至清朝前期,我国玻璃制品的色彩和种类都相对单调,玻璃厚度较高、透明度不足、颜色花纹及款式都较为暗沉以明朝为例,皇室的饰品及摆件仍以陶瓷为主,罕见玻璃制品,但这种情况到清朝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执政中,玻璃制品得到了空前丰富雍正时期下令玻璃厂制作的60个赏赐鼻烟壶之中,就具有十几种花色,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具备的制作于乾隆时期的文物,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各式烟壶、花瓶中出现了缠、吹、搅等多种制作工艺,颜色也绚丽多彩这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及外来文化影响密不可分,本文着重对此进行分析和介绍 二、清朝的玻璃制品介绍 清朝时期的玻璃制品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工艺多样,但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 (1)康熙时期的玻璃制品 在康熙王朝之前,我国玻璃制品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但是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平面、单色玻璃制作水平阶段上,玻璃制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都不高。
而康熙年间,玻璃制品大受欢迎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带来欧洲珐琅制品并进献给康熙皇帝后,康熙皇帝大为赞赏,视如珍宝,并在此基础上邀请纪里安担任建造,于康熙三十二年设立造办处珐琅作珐琅作最早是制作小件镶嵌珐琅,随后在纪里安的技术传授和促进下,开始烧制玻璃珐琅器皿专门的玻璃制造厂始于康熙三十五年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康熙三十五年奉旨建立玻璃厂,直接隶属于养心殿(康熙皇帝书房)造办处,直接按照皇帝吩咐制作皇室玻璃制品在康熙时期,玻璃厂产品已经比较丰富,如单色玻璃、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等,其中珐琅玻璃是这个时期的玻璃制品亮点但可惜的是这时期的大部分玻璃制品被毁于圆明园之乱中,传世品较少 1 (2)雍正时期玻璃制品 雍正时期,玻璃制品的品种、颜色和工艺进一步丰富同时,这个时期的玻璃制品数量也进一步丰富,并成为皇帝赏赐的重要物品从雍正王朝造办处的记录中可见,雍正五年,雍正帝命珐琅作制作玻璃珐琅鼻烟壶十六个,用以赏赐同年命珐琅作制作雨过天晴玻璃花瓶两件雍正六年,又命玻璃厂制作玻璃小件,十五色每色各两件 2雍正时期,清朝的玻璃制品开始出现了新工艺,如套玻璃(指两种以上不同玻璃融合而成的制品)、刻花玻璃、描金玻璃等。
雍正时期的玻璃制作重点主要在颜色的丰富上,而雍正皇帝自身喜爱色彩繁复的玻璃小件,从多次下令玻璃厂、珐琅作制作的五彩缤纷的鼻烟壶和玻璃小件中就可以看出同时,在雍正时期,玻璃制品的款式有了进一步拓展,许多传统非玻璃质地的陈设,也开始采用了玻璃制品,如托盘、耳炉、把杯等,多以陈设品为主,实用品较少如清雍正黄玻璃桔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