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艺术概论(最全).pdf

37页
  • 卖家[上传人]:geb****qin
  • 文档编号:291296013
  • 上传时间:2022-05-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7M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篇第一篇 艺术本质、特征、与功能艺术本质、特征、与功能一、艺术的本质一、艺术的本质1.1.关于艺术本质的传统观点关于艺术本质的传统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艺术观: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客观唯心主义艺术观: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人天生有本能的模仿欲望,人对模仿的事物感到天生的愉悦旧唯物主义艺术观:艺术是用感性形象来显现“绝对精神” ,艺术必须蕴含某种真理或深层的精神内涵形式主义艺术观:艺术的价值仅在于作品的形式构成、 艺术语言和物质媒介,同现实的内容无关2.2.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观马克思主义的艺术本质观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 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它通过感性的形象来反映世界; 艺术为着审美的目的,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审美创造,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艺术的特征二、艺术的特征1.1.形象性:形象性:艺术必须借助形象来完成;艺术形象是感性的、直观的或可感知的;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2.主体性:主体性: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欣赏具有主体性-可编辑修改-3.3.情感性情感性: :艺术创造、艺术欣赏都具有冥想的情感性;艺术中的情感的几种表达方式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造的基本元素 情感性是艺术的又一基本特征 在艺术活动中, 情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情感始终起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其情感与认识的比重也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在侧重叙事和再现的艺术样式中,其认识性特征较突出,而常常讲感情性因素潜沉在叙事的过程之中, 在侧重抒情和表现的艺术样式中,则往往更加突出情感的外在表现, 反而是作品的认识性任务潜隐深处,呈现为模糊地和多义的状态4.4.审美性:审美性:艺术能够激发人的审美愉悦;传统美学的两种范畴; 优美与崇高;现代美学对美的扩展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是真 (反映客观现实,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所不同 ) 、 善 (道德价值) 、美(审美价值)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生活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其意识形态性是隐含在审美特性之中的三、艺术的功能三、艺术的功能1.1.审美功能审美功能-可编辑修改-艺术的审美功能, 是指通过艺术鉴赏, 得到精神享受, 满足审美需要审美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前提和基础2.2.教育功能教育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 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 在洞察真与美的同时,得到善的启迪, 进而潜移默化的引起思想、 情操、 理想和追求的变化,从伦理意义上提高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次,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三个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席勒: “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德教育” 而美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美育书简论证人类社会只有通过美育的途径, 才能从自然国家假道审美王国走向伦理国家 需要从审美教育入手,来完善人的道德,实现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协调,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从而使当前的自然王国经由审美王国达到人类理想的伦理王国, 也就是自由王国3.3.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艺术的认识功能,是指人们以艺术鉴赏为途径,去了解自然,认识社会,把握历史,感悟人生;起到扩大生活的视野,增进知识信息,获得智慧启迪和指导生活的作用。

      艺术的认识功能的特点是以美启真, 通过美来认识真其根据在于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性 但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是, 而是符合自然节奏和生活内在逻辑的想象的真实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可编辑修改-具体而微妙的区别在其所追求的直接性的真实上,艺术之真并不等于科学之真科学舍弃现象,探求本质,舍弃具体,寻求规律艺术则从现象出发深入本质,又将本质还原为现象,追求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普遍性的统一4.4.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欣赏艺术作品的直接目的,不是获取知识,也不是为了接受教育,而是为了身心愉悦或者说得到积极的休息艺术作品给人一个虚构的,因而不与生活现实发生利害瓜葛的世界; 可以使人暂时摆脱生活的烦恼,体验不能实现的梦想,不能经历的冒险、不能得到的慰藉第二篇第二篇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一、艺术起源的不同观点一、艺术起源的不同观点1.1.模仿模仿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模仿乃是人类的属性,他们以此与动物相区别强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是非被动地三种模仿方式:a.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b.按照事物为人们所说和所想的样子去模仿c.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模仿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模仿说”开创了艺术本质论的讨论,其合理之处在于,指出了自然世界和现实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

      但如果以此解释艺术的起源,却显得太简单化因为不论深入到何种层-可编辑修改-次,模仿都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动机同时,把模仿归结为所谓的天性,是经不起追问的2.2.游戏游戏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冲突包括三个理论要点:a.人类具有过剩精力b.将过剩精力运用到非功利的生活中c.艺术是发挥过剩精力的自由游戏 席勒的观点:人在现实生活中,既要受自然力量和物质需要的驱迫,又要受理性法则的约束,是不自由的因此,一旦面临现实,理性和感性总是处于矛盾状态之中感性使人冲动,理性使人裹足不前,二者的分裂让人备感痛苦但在做游戏时,人却摆脱了全部的强迫和束缚,感性和理性变得和谐统一,升华为一种内在需要所以,游戏冲动是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有机结合时所唤起的第三种冲动, 是人性的最高状态游戏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游戏说解释了艺术的发生在生理学、生物学以及心理学上的必要条件, 指出了谨慎的自由与艺术创造的关系,对解释艺术的起源和帮助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意义均有启发价值但他依然未能脱离本能论的窠臼, 他一方面说游戏是动物和人共同具有的本能,一方面又说游戏是艺术活动的源头, 而艺术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社会属性,从而不能认识艺术作为符号的文化活动的基本性质。

      可编辑修改-3.3.表现表现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的需要克罗齐:直觉表现抒情的表现成功的表现所谓直觉,就是用心中的意向对情感加以组合,使其明晰,从而表现自我的功能完全轻视艺术传达的物质媒介的价值, 认为只要心中出现了幻象, 艺术表现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克林伍德:看到了巫术在原始艺术中的作用, 注意到巫术的目的总是而且仅仅是激发某种情感, 从而在原始人的情感现实中寻找艺术发生的动力表现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从直接方面说,艺术活动肯定出与情感表现的需要因为只有情感,才有冲动的性质,才会促使艺术变成活动的现实,因此,不论什么种类的艺术动机最终都是以情感的方式表现不过探讨艺术起源而论,就太空洞了,只是描述而不是探本溯源4.4.巫术巫术巫术说是近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起源论, 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a.万物有另论 b.巫术是人与动物沟通灵魂的方式c.巫术仪式本生就是艺术活动 爱德华泰勒提出巫术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巫术说有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学的证据支持,从而把艺术发生学从自上而下的哲学思辨中解脱出来, 自-可编辑修改-下而上地使之带上了科学的性质原始艺术的确与巫术有若干联系,不过,巫术心里的原因并不存在于巫术内部, 而存在于原始人的生存愿望以及对劳动成果的愿望之中。

      巫术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满足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力的愿望 巫术说的意义在于,把艺术起源的探究引向原始人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提供了依据, 然而其本身毕竟不是艺术起源的最终解释5.5.劳动劳动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实践, 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普列汉诺夫“劳动先于艺术”观点,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歌唱,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 主要是节奏 歌的节奏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劳动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劳动说起源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指出了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与早期艺术活动的紧密联系, 指出了功利先于审美的艺术发生秩序, 以及艺术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观点但劳动产生艺术,毕竟不是直接的,还需有中间环节的转换6.6.多元复合结论多元复合结论艺术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他以劳动为前提,以情感为动力,以巫术为中介,以模仿为手段,以集体为纽带;其基本发展线索是从实用到审美,作为其推动力的情感模仿为手段,以集体为纽带,其基本发展线索是从实用到审美 作为其推动力的情感的性质是原始人的-可编辑修改-生存愿望不论是劳动、巫术、还是原始艺术,都是原始人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间性。

      从劳动到艺术的诞生,曾经过了巫术礼仪、图腾歌舞等等中介形式,巫术、原始宗教和艺术长期混合不分艺术是原始文化、原始劳动、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长期融合的产物,艺术起源是多种因素符合作用的结果二、艺术的发展二、艺术的发展1.1.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自律性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对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起着某种影响与作用的内在的自身因素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同样有其外部和内部的原因外因是社会生活,内因是艺术自身发展规律,在二者之间起着联系作用的是人类的审美意识 继承性既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 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取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没有创新,艺术继承就失去了意义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两个方面内容的创新包括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情感,创造新形象形式的创新意味着创造不同于历史上既有的表达方式2.2.艺术发展的他律性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他律性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对其形成、发展和成熟起着某种影响与作用的外在的他者因素艺术与经济-可编辑修改-经济基础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决定艺术的发展 前者决定了艺术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后者决定了艺术生产的主体和艺术性质。

      经济是一切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物质生产水平制约和影响了艺术生产所直接需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经济基础固然决定了艺术的发展,但这种决定作用却不是直接发生的 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各自不同的特殊性,从而使他们之间呈现出与经济基础的非等距离关系艺术与经济基础联系的间接性,还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历史关系,一个时代经济的繁荣并不必然的造成艺术的繁荣艺术与哲学艺术是绝对理念得以对客观事物形式的直观来认识、实现和回复自己,而哲学则是绝对理念得以思想形式认识、实现和回复自己哲学对艺术有重大影响,艺术对哲学也有促进和丰富作用艺术与宗教艺术与宗教是人类的两种基本文化形态, 他们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都有着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 艺术与宗教的活动表现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之间的基本一致与对话 一方面,它们使审美和道德感情客观化,向人们提供借此走出自我和进入世界的样本另一方面, 他们又努力唤起人们受其影响的审美感情和道德,使它们成为他们的真理性的经验证明和阐扬艺术和宗教,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和不同的文化心理形式,是相同又相驳斥的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种同源同质的存在,艺术在宗教中会得到更深的基础,而宗教也借助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 为人-可编辑修改-。

      类最深的渴望,寻求相互寓居的精神路向艺术与科学科学是理性的思维,他诉诸概念、强调逻辑,要求主观符合客观,追求真理,对人们是规律性知识的给予而艺术是感性的体验,它诉诸形象重视感受,要求客观符合主观,追求审美,给予人们的是审美和情感的满足和享受虽然二者都追求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