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3课时).pdf
8页单元课题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 会写 25 个生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哄、奔、禁”等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记叙方式和说明方法3. 学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4.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5. 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启迪学生对自己平时生活进行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 会写 25 个生字;学会本单元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掌握多音字“哄、奔、禁”等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记叙方式和说明方法3. 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教学难点 : 1.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2. 启迪学生对自己平时生活进行联想,感悟身边事物的乐趣核心素养启发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点和难点上进行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让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各自的童年趣事,抒发对神秘宇宙的好奇,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培优辅差,整体提高学生学习水平课时安排竹节人2 课时宇宙生命之谜2 课时故宫博物院2 课时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 1 课时习作: “_让生活更美好”。
2 课时语文园地2 课时课题9.竹节人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2.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3. 体会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教学过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课件出示竹节 人的图片)这就是竹节人,你们玩过吗?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范锡林和小伙伴们是怎么玩的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2. 指名读生字重点指导:风靡( m )叉( ch)腿金箍(g)棒 窦(d u)尔敦( d n)俨( y n)然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豁、凛、雕、磕、跺、颓”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4.出示词语:威风凛凛叱咤风云弄巧成拙虎视眈眈赫赫伟绩津津有味全神贯注(2)指名读,正音3)开火车,练读4)做游戏巩固字词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指导学生感情饱满的朗读课文如“把穿着 / 九个竹节的鞋线 / 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课件播放 童 年音频。
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一个美好的童 年,你的童年都玩过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豁”是左右 结 构 , 注 意“害” “谷”,相互要结合紧凑温馨提示: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长句子注意停顿裂缝上的竹节们 / 就站成一个 / 壮士模样2.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同学们,全文围绕“我们都迷上了斗竹节人”展开了描写,仔细阅读全文,标注段落,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请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交流分享,概括为: (板书)3. 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师总结:竹节人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迷上竹节人和老师没收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心满意足板书设计9. 竹节人第一部分( 1-2 自然段) :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 “我们”全都迷上了玩竹节人第二部分( 3-19 自然段) :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打童年带来的快乐第三部分( 20-29 自然段) :叙述了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偷偷玩竹节人,“我”和同桌在办公室外看到,从沮丧到心满意足的情感变化。
课后反思课题 9. 竹节人课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 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 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介绍游戏的方法3.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重点: 从描述中,体会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难点: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教学过程复 备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 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生:忆课文内容并复述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 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关注内容学“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学“斗竹节人”游戏描写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1)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师点拨: (巡视指导引领思路)三研读课文,分析内容:1.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 自然段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开篇直接点题“我”小的时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时间我们迷上“斗竹节人”的游戏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学生交流:这样开篇直接点出主题来写,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2.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19 自然段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师:引导学生用原文来回答问题学生找:第 3 自然段,用毛笔竿锯成寸把长一截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2)仔细阅读课文第5 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引导学生找 “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 学 习 这 篇 课文,根据不 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 当 的 阅 读 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师:采用分组读、齐读、师生合作读,来反复朗读,读出 “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声音表现出我们的入迷,体会传统玩具给人 们 带 来 的 乐趣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 自然段思 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找: “黑虎掏心!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咚锵咚锵咚咚锵! 咚咚锵! ”生交流:作者运用五个感叹号4)反复阅读课文第19 自然段。
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攒着” “跺脚拍手”“咋咋呼呼”来分析写作方法学生通过引导谈出方法: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和侧面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烘托出我们“斗竹节人”的入迷,表现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 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学生畅所欲言:(意思对即可)四、全课总结,巩固延伸:小练笔:写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学 生 通 过“像”“黄河长江”两个关键词说出: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考张的修辞这样写的好处是:把桌子上的裂缝比喻成“黄河长江”生动形象的写出豁口很大,也表现出课桌的破旧,语言幽默诙谐,为文章增添了色彩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手写课题 10. 宇宙生命之谜课 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酶、碳、析、揭”等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阅读科普文的方法3.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课前准备课件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讲的?难点:通过阅读,感悟出写这类文章的法。
教学过程复 备一、导入激趣1. 同学们,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2. 默读;阅读提示(1) 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2)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3) 结论是什么?(4) 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1.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2. 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渊源?3. 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4.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第 1 自然段写: 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最后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5. 现在你知道了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探求结论 ) 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 29自然段学生自学课6. 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进行自学后,请你把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三、小组间进行汇报第一小组:分析第二,三自然段作者从理论和分析两个方面说明了;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
从理论上讲,第一,宇宙无限,第二,有许多类似太阳系的星球;与地球类似的星球肯定存在由这两点证明了: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一定还会有其它星球也有生命从分析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上说,肯定在茫茫的宇宙中有符合这四点的星球:一是保证一定的温度,二是有水分及生命物质,三是有适当的大气成分,四是有足够的光和热因为这四点是人类和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而宇宙之大,还有我们不可知的星球,所以一定会有保证这四个条件的星球第二组:分析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根据四点生命存活的条件,科学家先用了排除法,把不符合条件的星球: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排除了出去作者运用列举法,把这几个星球不符合的原因给我们一一进行了列举,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这六个星球的特点作者根据四个条件证明,认为火星唯一符合这些条件,但却一直被科学家们所争论第三组:分析第六九自然段为了揭开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的奥秘,作者先用了比较法证明他把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找到了两个相似点:1. 自转时间相似; 2. 有昼夜,有四季,两极也都寒冷由这两种比较出的相似点,又引出了科学家的两种猜测:1. 火星表面的黑色线条是运河;2. 火星表面颜色随季节变化,认为那是植物在变色。
一环扣一环,作者就两种猜测进行了揭秘,并且过程很真实,一是拍照,二是近距离观测这两种结果证实了火星上有人类,火星上有植物的两种说法是错误的作者为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没有生命,阐述了宇宙飞船的发现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这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文第二部分 围绕问题学习 ) 作者为使读者更加心服口服,通过到火星进行实地考察,列举了两个结果:1. 土壤无有机分子,没有有机分子植物就不可能生长;2. 是未发现微生物存在,也就是火星连微小的生命都没有存在这样又否定了火星上有生命的说法第四组:分析第十、十一自然段虽然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在太阳系之外,还有许多人类不可知的星系人们确信: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会解开这个;宇宙生命之谜四、学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采用摆实事,列数字的方法,证明了火星上水分少,大气稀薄,温度低,无磁场说明: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