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ta****ny
  • 文档编号:101897625
  • 上传时间:2019-09-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68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 报告书主要内容  1.1 规划背景随着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在县级开发区总处于领跑地位同时开发区已经来到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带来的产业机构、生态保护、城市功能等方面的问题亟需解决,在2012年开发区工作动员大会上,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千亿级工业园区”的发展目标,由此,大冶经济开发区冲刺国家高新区正式起跑2013年12月黄石市决定将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把高新区打造为黄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省级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审查认定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2014]47号)文件精神,申报工作于2014年启动,开发区总体规划作为申报材料之一同步进行,并要求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作用2014年5月《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正式启动,规划承上启下,充分研究区域发展环境、资源条件,进一步明确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建设规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重大问题。

       1.2 规划概述 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4年6月,是湖北省成立最早的县级开发区2005年12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湖北省首批17家省管开发区之一2013年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居黄石市各大园区第二位,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33.88%,占据大冶市经济半壁江山,经济基础夯实、是大冶市经济建设绝对的支撑点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大冶中心城区北部,属于大冶城乡总规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东与黄石市黄金山工业园相接,南以东风路和长硫港为界,西与还地桥、金山店接壤,北至大冶市界,与下陆、铁山为邻,总用地面积约88.77平方公里规划期限:基期年为2014年,规划期限至2030年规划人口:近期(2020年)为26万人,远期(2030年)为35万人 开发区以建设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总目标,打造在中部地区具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产业园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先导区和滨湖特色生态宜居产业新城开发区职能定位:湖北省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冶市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武鄂黄黄城市带、武汉城市圈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滨湖特色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根据用地的规模、现状、周边建设的情况,及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坚持整体协调、规划延续性、可持续发展和分期实施原则,规划形成“一廊三轴、四心四片”的空间结构。

      一廊:依托水系和绿地形成的生态廊道三轴:新冶大道城市发展主轴、铜都大道城市发展次轴与罗金大道城市发展次轴四心:主城区综合服务中心、城西北综合服务中心、罗桥商贸服务副中心、扩园区综合服务副中心四片:分别为主城综合服务区、城西北综合产业园区、火车站商贸物流区及西部扩园综合产业园区规划以“西拓、东联”(开发区规划期内主要向西、向西北拓展,向东适度延伸与黄金山开发区对接)为发展方向,采用“多组团”的布局模式,避免了工业园区“钟摆交通”的弊端,缓解了老城区居住压力,体现了产城融合中产居平衡理念 1.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等文件要求,《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应当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预防或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冶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7月委托中环联(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承担《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全面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小组,多次深入园区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走访了当地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听取了多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我公司工作小组对开发区规划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在对开发区及其周围区域环境状况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技术规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相关要求,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确定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等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我公司于2015年8月制定了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现状调查及监测方案,并委托大冶市环保局监测站开展了监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开发区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分析、环境容量分析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等研究工作,全面系统分析了开发区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及开发区建设规划调整建议2016年2月,工作小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正式开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2016年6月,结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等内容,我公司整理完成了《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就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向公众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公示发布后,我单位将通过调查问卷及咨询规划所在区域相关政府部门、专家的方式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工作最终我单位完成《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的编制工作后,提交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呈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审查  1.4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项目所在区域各监测点的SO2、NO2、CO的小时平均浓度和日均值浓度、TSP、铅、氟化物日均浓度、O3日最大8小时均值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的要求;开元大道与三十一号路交叉路口南侧监测点的PM10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最大超标倍数为0.71说明开发区及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开元大道与三十一号路交叉口PM10超标原因主要是检测时车流量较大,车辆行驶扬尘造成地表水环境质量:规划区地表水有大冶湖、三里七湖、红星湖、尹家湖、铁金港、长硫港和东港,根据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规划区域内各水系监测断面的水质均未能达标,其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污染物主要为COD、BOD5、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石油类、粪大肠菌群,多是由于规划区域内排水管网不完善导致生活污水入湖(港)、工业污水排放及农业面源污染造成。

      地下水环境质量:根据地下水监测数据,规划区地下水水质除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之外,其它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要求本次评价地下水取样井多为居民取水井,硝酸盐、总大肠菌群及细菌总数超标原因应是由于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和农业排水下渗造成声环境质量:居住区、商业区、工业混杂区监测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工业企业监测点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3类标准要求,金湖大道与观山路交叉口、东风路夜间噪声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超标原因是因为监测时车流量较大导致土壤环境质量:规划所在区域内双港村(规划攀宇工业园内)和榨桥村土壤环境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城西北工业区内和城北新区铜含量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根据湖北省环境质量状况(2014年),黄石为土壤污染轻度污染区,城西北工业区内和城北新区铜含量超标原因可能与区域超标有关  1.5 规划区域的制约因素(1)开发区的基础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根据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大冶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虽已取得较好成绩,但尚不完善,区内用地比例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布局不均衡,道路、给排水、燃气、电力、热力管网、垃圾处理、环卫设施等仍有较大盲区与不足。

      2)开发区水环境容量制约目前开发区污水收集管网等设施的建设不齐全,导致开发区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大冶湖中,造成了大冶湖水质污染大冶湖流域种植业、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大冶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3)区域内居民搬迁安置开发区规划范围内村庄较多,园区规划建设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搬迁安置、征地补偿和劳动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圆满解决,不仅关系到开发区的建设进度,而且影响到区域性的社会稳定因此,开发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补偿,最大限度地减小由于对拆迁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1.6 环境影响概述(1)大气环境影响开发区及周边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且根据规划文本中开发区企业入驻标准,规划实施后,开发区不会新增重污染型企业,工业大气污染因子主要为粉尘,只要严格控制其符合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则工艺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及环境的影响会较小2)地表水环境影响规划实施后,水环境影响源主要有两大部分: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其中工业污染源主要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企业和污染较少的二类工业企业为主开发区工业废水经企业自行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A等级标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应配套建设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废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后回用;开发区内新建或扩建污水处理厂都要提高脱氮除磷能力,同时加快污水处理管网等排水设施的建设进度,扩大排水管网的辐射范围。

      3)地下水环境影响开发区水源来自城市供水管网,不使用地下水,同时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大冶湖,开发区实行雨污分流等措施都避免了污染物进入地下而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因此,开发区的发展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不明显4)声环境影响开发区噪声污染源分为工业噪声源、交通噪声源、建筑施工噪声源和社会生活噪声源交通噪声是工业园区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规划已在开发区干道两侧分别设置防护绿化带,经绿化及墙体阻隔,不会对居民区正常生活产生干扰随着入园企业增加,工业用地区域环境声级将有所增高,新、扩、改建企业必须对声源采取降噪措施,设置围墙、绿化隔离带,通过隔离带的吸、隔声作用进一步减弱和消除噪声,确保厂界噪声达标,预计区域环境噪声整体水平会控制在各功能区要求的标准范围内5)固体废物开发区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对入区企业严格要求,坚持和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加强环境管理,开发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通过妥善处理处置和利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同时加强建筑垃圾管理,分渠道、分类回收,进行综合利用,或运至周边其他区域进行填方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0%,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近期为90%、远期为95%。

      各类固体废物经合理的处置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6)生态影响规划的实施必定会对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规划实施后,开发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彻底变化,农田、菜地、林地等植被将基本消失,转变为工厂厂房、柏油路、人工绿地、生态隔离带、绿化带、楼宇等人工环境,但开发区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将得到加强,结合道路交通网络和生态廊道,开发区将形成“两轴三心、一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